二级金融与会计专业名称财务管理(附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这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此对大学生消费进行研究。本论文主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为主体来研究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及特点,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消费观,并且掌握正确的消费方法。通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大学生个人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把握正确的消费方式提出宝贵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大学生个人消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现状及特点 4
2.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现状 4
2.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的特点 5
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7
3.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7
3.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 8
4正确的消费观念及消费的正确途径 10
4.1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10
4.2 大学生消费的正确途径 10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7
1绪论
1.1大学生个人消费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大学生个人消费研究背景
大学生个人消费是社会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每年大学生消费达800多亿,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提升,大学生数量逐年不断增加,大学生个人消费群体在消费领域的主体日益明显,作用越来越突出,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个人消费行为更加受到关注,使得青年学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以及各学科都无法无视他们的客观存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繁荣的今天,由于生活方式的多变和多种消费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在消费领域的主体日益明显,作用越来越突出,一系列试验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个人消费行为更加受到关注,使得青年学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以及各学科都无法无视他们的客观存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繁荣的今天,由于生活方式的多变和多种消费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受到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超前消费,享乐主义等都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趋势,目前大学校园中的消费结构复杂,名目繁多,主要有日常消费、人情消费,娱乐消费、通讯消费、以及各种考证等,而且在消费中具有追求标新立异、争强好胜、表现自我的心理,大学生希望以标新立异的形象,向周围的人展示自身的魅力和树立区别于周围同学和朋友的形象,来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于自己的家庭,所在的学校,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影响。而且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消费时非常注重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反应了现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健康状况和校园消费文化。
1.1.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研究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在不断的被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甚至是零收入的大学生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无疑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在此我们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在校生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①调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②调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③调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消费类型及消费心理等消费状况。
1.1.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研究意义
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消费时非常注重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现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健康状况和校园消费文化。
通过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以此来反映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真实的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倡导“理性文明消费”,同时作为调查人员的我门也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倡导周围同学理性的消费。希望能令当代大学生意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以及正确的消费方法,为相关人士的研究需要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消费行为的研究始于十八世纪。1899年凡勃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有闲阶级的消费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炫耀性消费具有典型的符号消费性质,它象征着与经济资本相关联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1]。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从符号学的意义上对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消费价值观是以消费为基本准则,人们在消费领域处处体现着消费原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均是消费品[2]。
默顿认为,人们购买贵的商品,不单因为这些物品的品质较好,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比较昂贵,消费具有对个体地位象征的作用,这种地位对于使用阶级是一种隐性功能。在这里,这种功能分析选取的是隐性方式(“昂贵=较高地位的象征”)而不是显性方式(“昂贵=品质优良”)。这里并不否认显性功能对炫耀性消费的重要性[3]。
虽然在国外并没有完全针对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研究,但国外作者提出的有关阶级消费、群体消费的研究仍对我们研究当代大学生个人消费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2.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也对此作了研究。王英民撰文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大学校园已不再对外封闭,因此大学生的消费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都息息相关[4]。
秦云、祝志杰等认为家庭、集体和社会文化、个性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与传统的消费行为有了明显的不同[5]。
施英玲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需求、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的因素有:周围环境、所受教育及与他们交往的周遭群体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成为众多消费群体中尤为特殊的一个消费群体[6]。
大学生消费不仅是个人意识的问题,更是受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社会价值、文化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