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存在(附件)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企业因财务问题引发经营危机甚至倒闭的现象层出不穷。会计监督不力引起的财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逐渐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如何加强会计监督也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北京东方红公司的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运用会计监督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企业会计监督管理水平,在为北京东方红公司提出建议的同时,也希望能对我国其他企业有所帮助。目 录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 会计监督理论概述
2.1会计监督的定义和要素 4
2.1.1会计监督的定义 4
2.1.2会计监督的要素 4
2.2会计监督的特点和原则 5
2.2.1会计监督的特点 5
2.2.2会计监督的原则 6
3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的现状 7
3.2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7
3.2.1会计人员不能按规定进行操作 7
3.2.2公司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 7
3.2.3管理者权利过于集中 8
3.2.4盲目的扩张,投资失败 8
3.2.5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8
4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的对策
4.1加强会计人员的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9
4.1.1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9
4.1.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9
4.1.4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 10
4.2营造会计监督良好的内部环境 10
4.2.1加强资金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0
4.2.2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 10
4.3建立会计监督控制制度 10
4.3.1分离会计控制权 10
4.3.2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奖惩制度 10
4.3.3建立有效的对资产和负债的约束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员的创新能力 10
4.2营造会计监督良好的内部环境 10
4.2.1加强资金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0
4.2.2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 10
4.3建立会计监督控制制度 10
4.3.1分离会计控制权 10
4.3.2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奖惩制度 10
4.3.3建立有效的对资产和负债的约束制度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我国已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有部分企业公司因财务危机导致公司运作失灵甚至倒闭,如红光实业和银广厦等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危机都与会计监督工作不力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些案例一方面反映出会计监督工作对公司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怎样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鉴于此,我国也开展了对现行会计法与审计法的整顿治理工作,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会计审计准则。在新的形势下,单靠会计行业的自律显然已是十分单薄无力。因此,探讨如何建立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刻不容缓。
1.2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会计监督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焦点。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理论研究一度将焦点转向了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以至于一些公司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下,会计监督才又一次走向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沿。1999年版的《会计法》,虽然对会计监督的理论有较大的突破,但也给会计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也尤为重要。第一,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虚假信息、不合法、不合理、不完整的信息将会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导致经济损失。第二,是企业发展经营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济,所以企业的会计监督也必须要法制化、合理化,只有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企业才能健康良好的发展。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中必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该公司的会计监督研究有重要意义。1.3国内外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93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审计程序的扩展》的报告, 1992年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3年又进行了补充。1994年,威廉H比弗提出因财务呈报涉及到的市场失灵,市场力量将导致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均衡拥有,公司管理当局有动机隐瞒不利的信息[1]。
2001年,安然公司财务舞弊东窗事发,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巨大恐慌。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1.3.2国内研究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整体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也较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于一身,经济成分单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在国家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个时期,政府与企业的权责不清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企业管理仍属于行政管理,会计监督有着浓厚的政府行政管理色彩。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式诞生。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成为会计监督关注的核心问题。专家学者们对如何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做了大量研究探讨。伍中信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认为,会计的职能是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而会计监督的职能则是对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再次认定[2]。王竹泉(2000)认为,企业委托人应通过完善监督体系来降低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会计监督体系应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田昆儒(2010)认为会计监督是一项合法的经济权利,它来自于国家法律、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会计工作自身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4]。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构造了由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组成的会计监督体系,这次修订的《会计法》使会计监督的理论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曹冈教授分析研究《会计法》,他认为会计监督应该有个全新的定义,它应包括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和政府监督。新的定义应该包括这三者,并且可以描述三者的共同本质[5]。王竹泉通过对会计法的分析,认为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实施的各种监督,它的本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田昆儒等对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第一,要加强会计行业的自律,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要改善会计监督制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 会计监督理论概述
2.1会计监督的定义和要素 4
2.1.1会计监督的定义 4
2.1.2会计监督的要素 4
2.2会计监督的特点和原则 5
2.2.1会计监督的特点 5
2.2.2会计监督的原则 6
3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的现状 7
3.2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7
3.2.1会计人员不能按规定进行操作 7
3.2.2公司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 7
3.2.3管理者权利过于集中 8
3.2.4盲目的扩张,投资失败 8
3.2.5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8
4 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的对策
4.1加强会计人员的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9
4.1.1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9
4.1.2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9
4.1.4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 10
4.2营造会计监督良好的内部环境 10
4.2.1加强资金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0
4.2.2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 10
4.3建立会计监督控制制度 10
4.3.1分离会计控制权 10
4.3.2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奖惩制度 10
4.3.3建立有效的对资产和负债的约束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员的创新能力 10
4.2营造会计监督良好的内部环境 10
4.2.1加强资金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0
4.2.2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 10
4.3建立会计监督控制制度 10
4.3.1分离会计控制权 10
4.3.2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估和奖惩制度 10
4.3.3建立有效的对资产和负债的约束制度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我国已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有部分企业公司因财务危机导致公司运作失灵甚至倒闭,如红光实业和银广厦等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危机都与会计监督工作不力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些案例一方面反映出会计监督工作对公司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怎样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鉴于此,我国也开展了对现行会计法与审计法的整顿治理工作,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会计审计准则。在新的形势下,单靠会计行业的自律显然已是十分单薄无力。因此,探讨如何建立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刻不容缓。
1.2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会计监督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焦点。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理论研究一度将焦点转向了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以至于一些公司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下,会计监督才又一次走向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沿。1999年版的《会计法》,虽然对会计监督的理论有较大的突破,但也给会计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会计监督理论研究也尤为重要。第一,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所以虚假信息、不合法、不合理、不完整的信息将会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导致经济损失。第二,是企业发展经营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济,所以企业的会计监督也必须要法制化、合理化,只有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企业才能健康良好的发展。北京东方红公司会计监督中必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该公司的会计监督研究有重要意义。1.3国内外会计监督的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93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审计程序的扩展》的报告, 1992年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3年又进行了补充。1994年,威廉H比弗提出因财务呈报涉及到的市场失灵,市场力量将导致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均衡拥有,公司管理当局有动机隐瞒不利的信息[1]。
2001年,安然公司财务舞弊东窗事发,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巨大恐慌。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1.3.2国内研究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整体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也较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于一身,经济成分单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在国家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个时期,政府与企业的权责不清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企业管理仍属于行政管理,会计监督有着浓厚的政府行政管理色彩。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式诞生。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成为会计监督关注的核心问题。专家学者们对如何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做了大量研究探讨。伍中信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认为,会计的职能是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而会计监督的职能则是对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再次认定[2]。王竹泉(2000)认为,企业委托人应通过完善监督体系来降低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会计监督体系应是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田昆儒(2010)认为会计监督是一项合法的经济权利,它来自于国家法律、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会计工作自身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4]。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构造了由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组成的会计监督体系,这次修订的《会计法》使会计监督的理论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曹冈教授分析研究《会计法》,他认为会计监督应该有个全新的定义,它应包括内部控制、独立审计和政府监督。新的定义应该包括这三者,并且可以描述三者的共同本质[5]。王竹泉通过对会计法的分析,认为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实施的各种监督,它的本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田昆儒等对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第一,要加强会计行业的自律,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二,要改善会计监督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