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1
2.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1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涵义2
2.3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2
3 中国交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4
3.1 交通银行发展概况4
3.2 交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5
3.3 交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6
4 交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7
4.1 风险管理难度较大8
4.2 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落后9
4.3 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9
4.4 风险管理队伍水平不高9
5 完善交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10
5.1 加强各风险管理的力度10
5.2 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11
5.3 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12
5.4 健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际金融秩序,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协调。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也未能幸免,影响着中国金融银行业的秩序。这场金融风暴给我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后,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13年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即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人民币实现单边利率市场化。今年的两会上,总理李克强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改革方面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存款保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同时,应在两年内完成利率改革的最后一步——放开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得以进一步推进。行长周小川表示,其他很多利率都已经放开,存款利率放开也应该在计划之中,应该作为利率市场化中的最后一步。社会上推进利率市场化多是希望减少利差、减少银行过高的息差收入,这样的愿望央行完全支持。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会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管理和适应能力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利率波动的风险加大。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
2.1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发放贷款,从存贷款之间的利差获得利润。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比较广泛,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所谓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经济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有些学者认为,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遭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涵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处理等方法,预防、规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安全的行为。它有两方面涵义:一是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二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收益目标和安全目标与其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和监测等四个环节,是全程的、动态的风险控制,是建立在丰富的业务数据、科学的模型以及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专家队伍基础上的风险控制。[1]
由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不可预测性,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本身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比一般的风险管理难度更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到银行的各项业务。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控制风险的具体做法及重点不同,但是从整个银行的总体来看,其目标是一致的,即寻求最优的风险——收益组合的过程。换句话说,其目标归根到底是保证商业银行“三性”(即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实施,以相对较小的风险获取较大的盈利。
2.3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商业银行经营内部因素划分,可以分为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盈亏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经营风险及决策风险等。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可以分为负债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汇兑风险、外汇交易风险等。按照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把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标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八大类。其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是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别,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由于较强的盈利能力使得总体违约率降低,信用风险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盈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按照既定的会计准则,这类风险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最明显,不管它们是与债务和股本工具有关,还是与外汇或商品头寸有关。
市场风险的主要内容是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在汇率波动剧烈时,外汇业务内在的风险特别是外汇敞口头寸的风险会增大。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会因利率水平的波动而增加收入及成本,因此,利率的波动导致收益的变化,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人们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地管理利率风险,管理这一风险也显得更加重要。在我国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对该风险应予以特别注意。[1]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2]流动性风险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由于公众信心危机引发的挤兑现象。流动性风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它通常有几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严重的流动性缺乏,流动性资产的多元化组合所提供的安全性保障,或者正常成本筹资的能力。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发钞行之一。1987年4月重新组建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分别于2005年、2007年先后在香港、上海上市,是第一家在外上市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交通银行前三大股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如表1所示),他们持有交行股份共65.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