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杜邦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以华为科技为例
近些年,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发展态势迅猛,但是大部分独角兽企业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杜邦分析法作为评判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更加合理地应用杜邦分析法,使得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查阅文献,进行田野调查等手段,选取华为科技公司为本次论文的研究案例,通过对华为科技公司近三年来的杜邦分析模型中的核心指标即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权益报酬率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研究、对比分析,找到企业在运用杜邦分析法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来分析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建议来推动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合理的应用。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思路 2
1.3研究方法 3
1.4文献综述 3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5
2.1概念界定 5
2.1.1科技型企业 5
2.1.2独角兽企业 5
2.1.3杜邦分析法 5
2.2理论基础 6
2.2.1杜邦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6
3.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研究 9
3.1华为科技公司简介 9
3.2应用案例研究 9
4. 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4.1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14
4.2无法反映现金流量的信息 14
4.3无法解决无形资产估值的问题 14
4.4无法区别金融活动与经营活动 15
5. 推动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合理应用的建议 16
5.1增加可持续增长率指标 16
5.2结合现金流量指标 16
5.3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 16
5.4区分研究金融活动与经营活动的获利性 17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感谢 20
1.绪论
1.1选题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早在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Aileen Lee就把私募市场和公开市场上,那些估值大于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同时将这类公司称作“独角兽”。在我国,2018年7月30日,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第二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来看,我国独角兽企业总和已经达到了162家。在2018年上半年,独角兽企业以平均每3.5天就产生一个新的“独角兽”这样的速度迅速成长。但是,在2015年,我国的独角兽仅仅只有70家。大量诞生的“独角兽”企业,得益于新经济发展形成的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把握机遇、优化自身资源,迅速成长为“独角兽”。
近几年来,独角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如雨后春笋,极其迅猛。虽然国内的经济增速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以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这些独角兽企业们却是代表着新经济的增长动力,对于用来指导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升级新技术和调整经济结构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本质上是处于起始阶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它们仍旧面临许多残酷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明显都有些虚高,结果当政府政策一收紧、资本一冷却,这些企业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明明没有达到预期的盈亏平衡,但是却不愿意降低估值去进行对外融资;更不想被收购,它们想上市却又达不到资格,最终导致企业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而杜邦分析法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体系,如何通过更好地应用杜邦分析法来实现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的权益价值增加,这就是这些企业现在面临的较大的问题之一。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本文认为需要从杜邦分析体系的几个核心指标——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这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找到具体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1.2研究思路
/
图11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第二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概念。第三部分是以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近几年公司相关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结合华为科技公司的实际应用结果,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权益报酬率等指标出发,发现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发现的问题,对推动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合理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1.3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借助国内外丰富的相关资料,充分考虑了理论情况,全面研究了杜邦分析法的实际现状与特点,并通过实证进行验证。
(2)田野调查法
以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为研究案例,通过网上调查,对华为科技公司近四年的有关财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
(3)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华为科技公司近四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其实际经历的成功与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发现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在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应用杜邦分析法时存在的问题。
(4)理论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根据几种具体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
1.4文献综述
关于杜邦分析法,侯明珠(2014)提出杜邦体系在企业运作资本,实践管理,决策投资等方面,使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更透彻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张鑫琳,刘银玲(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与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相对比,前者可以更加全面展现公司的经营水平,能够系统完整地帮助财务人员发现财务规律。方婷,于靖(2018)提出在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分析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郭欣欣(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权益报酬率,以权益乘数与总资产报酬率为分支,运用公司财务杠杆水平及盈利水平对权益报酬率的作用和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财务信息的体系。程玲(2018)提出杜邦分析体系是以财务角度出发,客观衡量公司财务绩效的一种实用工具,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三者的乘积来表示权益报酬率。
关于实际运用杜邦分析法,李立鹏(2015)提出杜邦分析法是根据研究企业的与股东权益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有关的财务指标,去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一种优秀研究方法。雷音(2015)提出杜邦分析法是全面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的经典方案之一,是公司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唐曼芝(2017)提出杜邦分析法被人们又称作杜邦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把权益报酬率当作核心比率,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开展全面系统分析衡量的方法。温宇宁(2017)提出杜邦分析法全面利用主要的财务比率间的内在联系,以权益报酬率为研究工作的起始点与最终回归点,对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数据进行层层分解,充分地展现了公司的财务水平及关键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黄茹(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是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它把资产负债表的指标与利润表的指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展现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综合且直观地为公司的财务决策提供了依据。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思路 2
1.3研究方法 3
1.4文献综述 3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5
2.1概念界定 5
2.1.1科技型企业 5
2.1.2独角兽企业 5
2.1.3杜邦分析法 5
2.2理论基础 6
2.2.1杜邦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6
3.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研究 9
3.1华为科技公司简介 9
3.2应用案例研究 9
4. 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4.1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14
4.2无法反映现金流量的信息 14
4.3无法解决无形资产估值的问题 14
4.4无法区别金融活动与经营活动 15
5. 推动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合理应用的建议 16
5.1增加可持续增长率指标 16
5.2结合现金流量指标 16
5.3与其他分析方法结合 16
5.4区分研究金融活动与经营活动的获利性 17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感谢 20
1.绪论
1.1选题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早在2013年,美国著名投资人Aileen Lee就把私募市场和公开市场上,那些估值大于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同时将这类公司称作“独角兽”。在我国,2018年7月30日,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第二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来看,我国独角兽企业总和已经达到了162家。在2018年上半年,独角兽企业以平均每3.5天就产生一个新的“独角兽”这样的速度迅速成长。但是,在2015年,我国的独角兽仅仅只有70家。大量诞生的“独角兽”企业,得益于新经济发展形成的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把握机遇、优化自身资源,迅速成长为“独角兽”。
近几年来,独角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如雨后春笋,极其迅猛。虽然国内的经济增速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以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这些独角兽企业们却是代表着新经济的增长动力,对于用来指导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升级新技术和调整经济结构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本质上是处于起始阶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使得它们仍旧面临许多残酷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明显都有些虚高,结果当政府政策一收紧、资本一冷却,这些企业都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明明没有达到预期的盈亏平衡,但是却不愿意降低估值去进行对外融资;更不想被收购,它们想上市却又达不到资格,最终导致企业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而杜邦分析法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体系,如何通过更好地应用杜邦分析法来实现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的权益价值增加,这就是这些企业现在面临的较大的问题之一。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本文认为需要从杜邦分析体系的几个核心指标——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这三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找到具体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建议。
1.2研究思路
/
图11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第二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相关理论及概念。第三部分是以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近几年公司相关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结合华为科技公司的实际应用结果,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权益报酬率等指标出发,发现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发现的问题,对推动杜邦分析法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合理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1.3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借助国内外丰富的相关资料,充分考虑了理论情况,全面研究了杜邦分析法的实际现状与特点,并通过实证进行验证。
(2)田野调查法
以杜邦分析法在华为科技公司的应用为研究案例,通过网上调查,对华为科技公司近四年的有关财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
(3)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华为科技公司近四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其实际经历的成功与存在的缺陷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发现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在权益价值增加过程中,应用杜邦分析法时存在的问题。
(4)理论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根据几种具体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
1.4文献综述
关于杜邦分析法,侯明珠(2014)提出杜邦体系在企业运作资本,实践管理,决策投资等方面,使企业的领导人能够更透彻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张鑫琳,刘银玲(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与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相对比,前者可以更加全面展现公司的经营水平,能够系统完整地帮助财务人员发现财务规律。方婷,于靖(2018)提出在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分析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郭欣欣(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权益报酬率,以权益乘数与总资产报酬率为分支,运用公司财务杠杆水平及盈利水平对权益报酬率的作用和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财务信息的体系。程玲(2018)提出杜邦分析体系是以财务角度出发,客观衡量公司财务绩效的一种实用工具,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三者的乘积来表示权益报酬率。
关于实际运用杜邦分析法,李立鹏(2015)提出杜邦分析法是根据研究企业的与股东权益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有关的财务指标,去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一种优秀研究方法。雷音(2015)提出杜邦分析法是全面分析公司经营情况的经典方案之一,是公司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唐曼芝(2017)提出杜邦分析法被人们又称作杜邦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把权益报酬率当作核心比率,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开展全面系统分析衡量的方法。温宇宁(2017)提出杜邦分析法全面利用主要的财务比率间的内在联系,以权益报酬率为研究工作的起始点与最终回归点,对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数据进行层层分解,充分地展现了公司的财务水平及关键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黄茹(2018)提出杜邦分析法是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它把资产负债表的指标与利润表的指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展现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综合且直观地为公司的财务决策提供了依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