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分析以阿里巴巴收购uc为例(附件)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企业掀起了一股并购的浪潮,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使得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并购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所以我国企业并购比任何时候都活跃和频繁。长期实践结果表明并购企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均取得了一定的财务,在并购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而财务分析就是其中一项复杂和富有难度的一项技术,它贯穿了整个企业并购的始终。本文通过研究阿里并购UC前后的财务对偿债、盈利、运营、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我国企业并购所需注意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3 研究思路 1
1.4 研究的方法 2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3 阿里并购财务分析
3.1 阿里并购UC过程 4
3.2 阿里巴巴并购财务分析 4
3.2.1 阿里并购成本分析 5
3.2.2 阿里并购偿债风险分析 6
3.2.3 阿里营运能力分析 7
3.2.4 阿里盈利能力 8
3.2.5 阿里并购UC发展能力 9
4 阿里巴巴并购UC的影响
4.1 阿里巴巴并购UC的正面影响 10
4.2 阿里巴巴并购UC的负面影响 10
5 总结与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必须面临着资本的重新配置和整合,这时并购成为企业资本重新配置的一种必选之路。
从20世纪开始中国正式加入全球并购的浪潮中,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2013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并购还有增长的趋势,且并购在企业市场业务扩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并购使用的资金总量也创下历史的新高:中国的并购交易数量已达1200起,并购交易总金额将达到700亿美元。这些庞大的数据表明了在我国企业经济业务扩展中并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扩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占有额、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最近阿里并购大量企业:快滴打车app、高德地图、手机浏览器UC等,使得阿里巴巴多元化发展,同时这将给阿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2012年阿里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阿里的资产负债率将要达到90%,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增大、长期偿债能力的长期资本负债率数值大又增长趋势,2013年阿里最花费大量现金并购UC。但是2013年阿里资产负债率为77.09%,负债比2012年有所减少。本文以阿里收购UC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阿里收购前后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分析20122014年阿里的资产总量、负债偿还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
研究的现实意义: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避免生产过剩或缺少。同时,企业并购可以促使有限的资源更为合理的使用,并获得最大规模经济效益。从企业自己本来身讲,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快速的市场业务的扩张,或尽快进入近期发展快的新型领域,实现企业经营多元化,利润实现利益最大化。
1.3 研究思路
针对企业并购理论进行横向和纵向解读。解读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以阿里收购UC为例分析阿里并购前后财务状况。通过对企业并购成本,和并购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资金是否出现断链和资产负债率是否下降等相关要点,同时找出在并购中存在的优缺点,为以后企业的并购提供相应的资料,同时说明在并购过程中财务分析对于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1.4 研究的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阿里并购UC进行财务分析。
文献研究法。在相关学术网址上查找相关并购标的资料,并进行阅读,摘取相关要点作为写作题材,抓取与写作有关的情况。比如了解有关问题的现状,对研究的对象有一定印象,有助于了解阿里和UC的的全貌。
定量分析法。首先通过查找我国近年来企业并购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专业的知识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重点找出阿里和UC在并购前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证明财务分析在企业并购中所占有的位置。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阿里收购UC案例分析,全面的解说现阶段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说明财务分析在企业并购中所起的作用,为论文提供可靠的依据。
2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专家一直致力于企业并购动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研究。Berkovitch和Mnarayanan将并购动因归结于协同效应、代理问题、管理者自负等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得出以协同效应为目标的并购将给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应使企业下阶段的发展更加顺利,以代理问题为目标的并购将带来不好的经济效应是并购企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阶段发展状况不会顺利[1]。
经营协同效应指的是企业并购后经营状况发生改变,当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时,收入增加和成本降低提高了盈利能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时还要结合企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而市场力量增强是否表现在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上。[2]
预期效应是指并购使股票市场对并购公司的股票的价值的预期发生好改变从而影响股票价格上升。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市盈率较低但每股收益有着较高价格的公司,这样会使本公司的每股收益上升,让本公司股价保持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3]。
2.2 国内研究现状
王长征(2012)将企业并购的过程分为兴起阶段(19841987)、第一次并购高潮发生(19881989)、低迷时期阶段(1989下半年1992年初)、第二次并购高潮持久出现(1992至今)。[4]
蔡宁等( 2012) 将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归纳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扩展企业在市场方面的势力、取得关键的生产要素、使企业多元化经营和获取直接的最大经济利利益。[6]
胡彬(2014)提出避税效应指一个盈利很高的企业为了减少纳税的数量获得更大的利润,很可能去兼并一家巨额亏损却生产力很发达的企业。这种巨额亏损能够立即带来税收节省[7]。
总的来说中国的企业并购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占领市场,同时也利用并购避税,减少企业的成本,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3 阿里并购财务分析
并购是一种市场经济下企业进行扩张的手段,是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一种经济行为[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