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行信贷风险及防控(附件)

摘 要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速度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未来仍有上升的趋势。针对目前现状,如何进一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上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宁夏银行目前的信贷状况,探究其信贷业务发展方面的不足,并针对其存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1 研究内容 3
1.4.2 研究方法 3
2 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4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 4
2.2 信贷风险的特征 4
2.2.1 信贷风险的非系统性与系统性风险复合特征 4
2.2.2 信用风险的传递性 4
2.2.3 道德风险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 4
2.3 信贷风险的衡量 4
2.4 信贷风险的控制手段 5
3 宁夏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6
3.1 公司简要介绍 6
3.2 宁夏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6
3.3 宁夏银行信贷相关指标分析 7
3.3.1 经营指标分析 7
3.3.2 信贷风险指标分析 8
4 宁夏银行存在的信贷风险 9
4.1 抵御风险能力薄弱,不良贷款严重 9
4.2 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9
4.3 对自身经营状况认识程度不够 9
5 对宁夏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11
5.1 考虑风险因素,合法转移风险或补偿风险 11
5.2 规范信贷信息系统的管理,完善信贷制度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3 培育风险管理人才市场,正确评估与认识经营状况 11
6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随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银行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方面。据银监会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9万亿,相比2015年末增加2195亿;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76%,相比上季末增加0.09个百分点。而2016年三季度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环比逐级上升,形势不容乐观。而商业银行过高的信贷风险严重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相应的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尤为重要,对于保障银行体系的安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有重大意义。要使我国银行体系健康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良好地解决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方面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银行信贷是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的支柱,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资金链的安全,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整个商业银行体系都存在着不良贷款率高,信贷风险大的问题。本文选取宁夏银行为案例,以宁夏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数据为分析基础,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其信贷业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便是这次研究的目的所在。
1.2.2 研究意义
充分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宁夏银行发展的国内实情,提出信贷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有助于解决宁夏银行目前在信贷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不良贷款率,保障银行经营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和风险控制管理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在充分借鉴西方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相关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双向研究,并在传统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学者们对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对策。经济学家赵欢在2014年提出,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商业银行要积极面对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在转型阶段做好风险控制和业务改进,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更好的把握先机,赢得发展。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同年指出,要充分估计银行业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将对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将使信用风险加重,部分过剩行业盘整将使风险暴露增多,非法集资、民间高利贷、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审慎的代理业务活跃,并有向银行业传染风险的趋势。
商业银行管理层以及国内专家学者一直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监管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风险,以保证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际上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较为经典的是亚当斯密和普鲁克诺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普鲁克诺认为,银行在日常贷款业务中,一定要重视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关注债务人的预期收入,从而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发生几率。此后,当代学者在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在银行信贷管理上有了不断深化的认识。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在2013年的专访中表示:世界经济面临新风险和机遇中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在金融体系,包括过快的信贷增长,积极的信号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风险,刚建立的上海自贸区是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
在信贷风险控制上,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设立了直接隶属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向董事会提出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并负责监督省察实施情况,以保证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到位,降低信贷风险。荷兰银行在内部设置的风险管理部门在对本级分行负责的同时,也对上一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其职能也比较全面,既包括信贷风险的甄别、建议等流程,也包括信贷政策的实行监督。这种相对独立的垂直领导方式,有助于使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政策真正实施,也能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使商业银行及时收回资金,优化内部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