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以星美联合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 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功效。决定着企业的业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企业资产是否安全等问题。本文拟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结合星美联合内部控制失效的典型案例,经过科学的分析比较来得出可行性较高的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具体措施。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能有效顺利的进行下去,本文着重提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入手,做两手抓。让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带来种种弊端及经济后果无处遁形且大幅度降低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本篇文章剖析了现行企业内部开展控制现状和疑问,给出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2
2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3
2.2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 3
3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股权结构不合理 4
3.2监事会监督不力,功能有限 4
3.3 缺乏激励措施,没有动力建立内部控制 5
3.4 控制不完善,没有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5
4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以星美联合为例
4.1 星美简介 7
4.2星美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7
4.2.1会计信息失真 7
4.2.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 7
4.2.3星美的内部控制体制不当 8
4.2.4星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 8
4.2.5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8
4.3 关于完善和强化星美联合的建议及对策 8
4.3.1构筑严密的星美内控体系 8
4.3.2创建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8
4.3.3建立财产保护控制制度 9
4.3.4加强外部监督,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9
4.3.5建立良好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息沟通系统,提高星美内部控制效果 9
5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及建议
5.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0
5.2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权限 10
5.3规范和完善各主要控制活动 10
5.4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10
6 总结
6.1研究结论 11
6.2后续研究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会计与审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企业重视内部控制,而且国家机构、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等亦是如此,甚至在推行民主政治、反腐倡廉的过程中也倡导内部控制的思想与方法。
1.1.2研究意义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规制,特别是在美国法案颁布和报告发布后,掀起了西方各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高潮。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健全有用的内部控制则被视为是一种处理公司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办法。普遍认为,公司内部控制是提升公司运营、保证企业依法运营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推进公司完成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根本,也是公司提升其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制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处于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现代公司制度还依然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急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我国国企在现阶段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2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Charles D.Boudreaux et al (2007)钻研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与公司盈余重述的关系,经过对盈余更正进行披露的公司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范围和频率与盈余更正的可能性之间有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偏向于披露会计方面的内部控制不足的上市公司。
Ash Baugh et al .(2008)发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中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规定施行以后,相对于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那些披露了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其治理结构相对更加合理企业的会计风险低, 则会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更多的资源。
Susan M. AL bring& Matthew J.Keane (2009)探究了内部控制不足和审计计费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持续失效的内部控制情况会增高审计花费,陆续几年披露具有相同不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公司的审计用度要比那些几年里披露不同内部控制不足部分的公司的要高的多。由此认为,审计费用是具有“粘性”(sticky)的。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王桂莲(2007)从整个体系效率的方面探究了内部控制,从头界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划与性质,并从全体上构成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第二类是内部控制评价探究,主要侧重于评估体系构造和评价方法的探究,多数集中于对评价方法适用性的探讨。
林钟高,郑军,王书珍(2007)在COSO框架下的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手段、信息与沟通还有监督五个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ICI),进而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8]。
林斌,饶静(2009)考察了对内部控制信息造成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钻研得到,内部控制制度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是比较乐意自愿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的。从而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用性的间接证据。最后一类着重讨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与功能界定[4]。
2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1.COSO报告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
为完成经营的效益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适用于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进程[1]。
2我国财政部门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
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经营目标,确保其资产的完整性,保证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经营方针能够贯彻实施的。
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2
2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3
2.2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五大要素 3
3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股权结构不合理 4
3.2监事会监督不力,功能有限 4
3.3 缺乏激励措施,没有动力建立内部控制 5
3.4 控制不完善,没有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5
4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以星美联合为例
4.1 星美简介 7
4.2星美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7
4.2.1会计信息失真 7
4.2.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 7
4.2.3星美的内部控制体制不当 8
4.2.4星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 8
4.2.5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8
4.3 关于完善和强化星美联合的建议及对策 8
4.3.1构筑严密的星美内控体系 8
4.3.2创建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8
4.3.3建立财产保护控制制度 9
4.3.4加强外部监督,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9
4.3.5建立良好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息沟通系统,提高星美内部控制效果 9
5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及建议
5.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0
5.2健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权限 10
5.3规范和完善各主要控制活动 10
5.4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 10
6 总结
6.1研究结论 11
6.2后续研究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内部控制是会计与审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仅企业重视内部控制,而且国家机构、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等亦是如此,甚至在推行民主政治、反腐倡廉的过程中也倡导内部控制的思想与方法。
1.1.2研究意义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规制,特别是在美国法案颁布和报告发布后,掀起了西方各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高潮。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健全有用的内部控制则被视为是一种处理公司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办法。普遍认为,公司内部控制是提升公司运营、保证企业依法运营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推进公司完成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根本,也是公司提升其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制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处于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现代公司制度还依然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急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入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我国国企在现阶段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2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Charles D.Boudreaux et al (2007)钻研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与公司盈余重述的关系,经过对盈余更正进行披露的公司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范围和频率与盈余更正的可能性之间有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偏向于披露会计方面的内部控制不足的上市公司。
Ash Baugh et al .(2008)发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中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规定施行以后,相对于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那些披露了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其治理结构相对更加合理企业的会计风险低, 则会对内部控制建设投入更多的资源。
Susan M. AL bring& Matthew J.Keane (2009)探究了内部控制不足和审计计费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持续失效的内部控制情况会增高审计花费,陆续几年披露具有相同不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公司的审计用度要比那些几年里披露不同内部控制不足部分的公司的要高的多。由此认为,审计费用是具有“粘性”(sticky)的。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历程
王桂莲(2007)从整个体系效率的方面探究了内部控制,从头界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划与性质,并从全体上构成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第二类是内部控制评价探究,主要侧重于评估体系构造和评价方法的探究,多数集中于对评价方法适用性的探讨。
林钟高,郑军,王书珍(2007)在COSO框架下的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手段、信息与沟通还有监督五个要素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ICI),进而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8]。
林斌,饶静(2009)考察了对内部控制信息造成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钻研得到,内部控制制度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是比较乐意自愿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的。从而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用性的间接证据。最后一类着重讨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与功能界定[4]。
2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1.COSO报告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
为完成经营的效益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适用于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进程[1]。
2我国财政部门定义内部控制的概念
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经营目标,确保其资产的完整性,保证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经营方针能够贯彻实施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