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研究以联想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直接融资的方式逐渐被大部分企业所接受。但是债务融资作为一种传统、便捷、资本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发展较早,有自己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资金体系,因而在面对财务杠杆效应时,可从容应对,使得企业继续其营利道路。财务杠杆收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定义为,利用一个支点和一根杠杆,可以用很小的力来支撑巨大的力量。体现在资本市场中,就是用有限的资金来带动整个公司企业的发展。然而,因支点的不同,可能造成效果也不相同,如果支点选择不当,则需用很大的力来翘起小重量的物体,在财政中也一样,若资金使用不当或评估错误,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众所周知,联想公司资金雄厚,有相对较长的发展史,因此,本文选取了联想公司2010-2014年5年的财务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法,分析其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挖掘其影响因素,从而探讨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应该怎样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并发挥财务杠杆的正面价值进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1.3 研究内容 4
2 财务杠杆相关理论
2.1 财务杠杆原理 5
2.2 财务杠杆效应影响因素 6
2.3 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计量方法 6
2.4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收益的关系 7
3 联想集团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收益关系的定量分析
3.1 联想集团的简介及发展 8
3.2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 8
3.3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 10
3.4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EBIT的联系 11
3.5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利息费用的联系 11
4 联想公司财务杠杆运用的问题及建议
4.1 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的运用问题及原因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1财务杠杆效应的利用不充分 12
4.1.2资本结构没有达到最优 12
4.2 联想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的建议 12
4.2.1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因素 12
4.2.2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3
4.2.3做好筹资收益分析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因此不能做到每个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完全一致,从而产生了市场的不对称性,完美市场也只能是理想条件,在现实中并不能实现。就企业的管理层来讲,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渠道并不公开透明,因此在一些重大决策中不能做到协调统一,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自行决断,其素养和道德观念极大的影响其决断,因此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繁荣发展。债务融资不仅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也与企业的财务杠杆息息相关。不仅仅在企业中,在学术交流中也存在着不对称性。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不同的学者对相同的现象都有着天壤之别的分析,甚至有些观点相互矛盾。其中最明显的是认为财务杠杆与公司收益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以及认为财务杠杆与公司收益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文选取了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其20102014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杠杆效应出发,以融资结构这一根本原因来剖析,并理论结合实际,将其内部根本原因与外部缺陷表现相结合,提出意见和可行性观点。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着眼于联想公司债务融资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讲,融资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债务融资又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虽然前面提到部分企业可从容应对资金杠杆作用所产生的连带问题,但国内依然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发展时间不长,没有相对完善系统的制度和体系,并不能在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中完美脱身并继续营利。本文对这些现象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可行性建议。
第二,由于在我国,以基本国情作为出发点,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使得融资渠道更多样化和合法化,因此在融资过程中存在许多限制和制约。本文可从国家制度角度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并完善其相关制度,结合我国在融资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融资问题引起的财整杠杆效应进行整合和分析,补充和完善。
第三,本文从实际问题分析联系到理论研究,再把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主要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研究其近5年的财务情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其研究背景相对来说更加宽广,学者们以企业的营利状况为标准,对财务杠杆带来的效果进行分类,分为促进或制约作用。由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研究手段大相径庭,在研究目标多样化,变量多样化的无数正交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可大致分为两类,如前面提到的促进或者制约作用。
在财务杠杆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的研究上,Kim 和 ILWoon (2009)提出的权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一些企业公司的信用度低,金融机构对其不够信任,借贷困难,或者借贷之后还贷困难,因此会导致公司债务问题加重,致使企业、公司濒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的财务杠杆的比率间接代表了企业的业绩[1]。也就是说,企业的营利能力越高,在企业资金预算中的破产成本越低,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杠杆比率会上升。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属英国的经济体系,融资体制最为成熟,当英国企业家在财政问题中的融资问题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许多因素。我们在研究其因素时,主要研究20世纪末5年中营业额范围1001000万英镑的英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研究表明,当决断者做决策之前调研时,在多样化的因素中依次调差,并整合和记录其完整的数据。在调查多家企业时间条件不充裕的情况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在对财政体制体系及表现形式的调查中发现,当企业营利能力上升,资产相对集中在同一产品,由各方面因素对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因素增多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会增加,但就市场中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销售能力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得出负债能力上升或下降。
除了前面提到的正相关关系,还有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另一些英国学者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企业融资能力带来的影响,对同年的469加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和整合,发现了影响资本结构的八大因素,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企业的绩效水平与其负债比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绩效水平越高,其负债比率就越低。Chatrath Arjun(2008)通过选取西方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分析,为了避免数据的单一性,提高了其说服力。在实验中发现,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国家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大相径庭。并且这些差异具有特殊性,每个国家的某一家企业都存在其特殊的资产结构[2]。研究中也可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的资本结构越复杂,负债效应越弱,且在大型企业中,这种关系尤为明显。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企业之所以选用融资杠杆,就是想借助一定的方法用少量的外债来填补自身经营的漏洞,从而继续稳定的健康的发展,但是由于环境中多因素的干扰,使其融资过程相对不安全。如果在企业选用融资杠杆时,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升每个股东收益,说明企业的融资杠杆是正财务杠杆,企业的管理者做出了正确的合理的决策;反之,若企业进行融资之后,收益反而下降,经营状况还不如从前,那么企业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曾晓涛(2009)结合了国外的因素分析法,采用定量分析来分析国内一些企业的财务杠杆中出现的问题,并探求其影响因素,得出在企业掌握相对全面的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融资,才能使得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保持其营利状态的结论[3]。王成方(2010)则从财务杠杆的理论意义入手,理论结合实际,从部分企业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的因素相结合,提出了合理的、可行性的建议[4]。周泌馨(2010)则直接具体的,有效的在企业的财务表现中分析了融资杠杆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知识,研究验证了财务杠杆对其公司效益的正相关性[5]。李震(2008)则对近几年的公司的财务杠杆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6]。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统计学数据分析法,科学的、合理的分析了财务杠杆效应对公司的影响程度[7]。并得出,虽然我国的企业表面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然而其内部的负债比例却不如表面数据一样光鲜亮丽。并且同国外研究相似的是,不用地区的不同公司之间,也有不同的资金结构,因此存在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程度,并且彼此之间差别甚大[8]。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1.3 研究内容 4
2 财务杠杆相关理论
2.1 财务杠杆原理 5
2.2 财务杠杆效应影响因素 6
2.3 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计量方法 6
2.4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收益的关系 7
3 联想集团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收益关系的定量分析
3.1 联想集团的简介及发展 8
3.2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 8
3.3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 10
3.4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EBIT的联系 11
3.5 财务杠杆效应与企业利息费用的联系 11
4 联想公司财务杠杆运用的问题及建议
4.1 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的运用问题及原因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1财务杠杆效应的利用不充分 12
4.1.2资本结构没有达到最优 12
4.2 联想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的建议 12
4.2.1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因素 12
4.2.2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3
4.2.3做好筹资收益分析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获得信息的渠道,因此不能做到每个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完全一致,从而产生了市场的不对称性,完美市场也只能是理想条件,在现实中并不能实现。就企业的管理层来讲,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渠道并不公开透明,因此在一些重大决策中不能做到协调统一,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自行决断,其素养和道德观念极大的影响其决断,因此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繁荣发展。债务融资不仅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也与企业的财务杠杆息息相关。不仅仅在企业中,在学术交流中也存在着不对称性。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不同的学者对相同的现象都有着天壤之别的分析,甚至有些观点相互矛盾。其中最明显的是认为财务杠杆与公司收益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以及认为财务杠杆与公司收益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文选取了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其20102014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杠杆效应出发,以融资结构这一根本原因来剖析,并理论结合实际,将其内部根本原因与外部缺陷表现相结合,提出意见和可行性观点。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着眼于联想公司债务融资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讲,融资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债务融资又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虽然前面提到部分企业可从容应对资金杠杆作用所产生的连带问题,但国内依然存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发展时间不长,没有相对完善系统的制度和体系,并不能在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中完美脱身并继续营利。本文对这些现象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可行性建议。
第二,由于在我国,以基本国情作为出发点,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使得融资渠道更多样化和合法化,因此在融资过程中存在许多限制和制约。本文可从国家制度角度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并完善其相关制度,结合我国在融资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融资问题引起的财整杠杆效应进行整合和分析,补充和完善。
第三,本文从实际问题分析联系到理论研究,再把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主要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研究其近5年的财务情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其研究背景相对来说更加宽广,学者们以企业的营利状况为标准,对财务杠杆带来的效果进行分类,分为促进或制约作用。由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研究手段大相径庭,在研究目标多样化,变量多样化的无数正交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可大致分为两类,如前面提到的促进或者制约作用。
在财务杠杆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的研究上,Kim 和 ILWoon (2009)提出的权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一些企业公司的信用度低,金融机构对其不够信任,借贷困难,或者借贷之后还贷困难,因此会导致公司债务问题加重,致使企业、公司濒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的财务杠杆的比率间接代表了企业的业绩[1]。也就是说,企业的营利能力越高,在企业资金预算中的破产成本越低,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杠杆比率会上升。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属英国的经济体系,融资体制最为成熟,当英国企业家在财政问题中的融资问题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许多因素。我们在研究其因素时,主要研究20世纪末5年中营业额范围1001000万英镑的英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研究表明,当决断者做决策之前调研时,在多样化的因素中依次调差,并整合和记录其完整的数据。在调查多家企业时间条件不充裕的情况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在对财政体制体系及表现形式的调查中发现,当企业营利能力上升,资产相对集中在同一产品,由各方面因素对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因素增多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会增加,但就市场中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销售能力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得出负债能力上升或下降。
除了前面提到的正相关关系,还有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另一些英国学者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企业融资能力带来的影响,对同年的469加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和整合,发现了影响资本结构的八大因素,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企业的绩效水平与其负债比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绩效水平越高,其负债比率就越低。Chatrath Arjun(2008)通过选取西方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分析,为了避免数据的单一性,提高了其说服力。在实验中发现,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国家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大相径庭。并且这些差异具有特殊性,每个国家的某一家企业都存在其特殊的资产结构[2]。研究中也可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的资本结构越复杂,负债效应越弱,且在大型企业中,这种关系尤为明显。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企业之所以选用融资杠杆,就是想借助一定的方法用少量的外债来填补自身经营的漏洞,从而继续稳定的健康的发展,但是由于环境中多因素的干扰,使其融资过程相对不安全。如果在企业选用融资杠杆时,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升每个股东收益,说明企业的融资杠杆是正财务杠杆,企业的管理者做出了正确的合理的决策;反之,若企业进行融资之后,收益反而下降,经营状况还不如从前,那么企业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曾晓涛(2009)结合了国外的因素分析法,采用定量分析来分析国内一些企业的财务杠杆中出现的问题,并探求其影响因素,得出在企业掌握相对全面的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融资,才能使得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保持其营利状态的结论[3]。王成方(2010)则从财务杠杆的理论意义入手,理论结合实际,从部分企业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的因素相结合,提出了合理的、可行性的建议[4]。周泌馨(2010)则直接具体的,有效的在企业的财务表现中分析了融资杠杆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知识,研究验证了财务杠杆对其公司效益的正相关性[5]。李震(2008)则对近几年的公司的财务杠杆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6]。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统计学数据分析法,科学的、合理的分析了财务杠杆效应对公司的影响程度[7]。并得出,虽然我国的企业表面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然而其内部的负债比例却不如表面数据一样光鲜亮丽。并且同国外研究相似的是,不用地区的不同公司之间,也有不同的资金结构,因此存在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程度,并且彼此之间差别甚大[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