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括1
2.1 股利政策的类型 1
2.2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2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4
3.1 股利支付水平低 4
3.2 股利支付方式复杂 5
3.3 超能力派现依然存在6
3.4 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7
3.5 不分配现金股利现象比较突出8
4 我国股利分配现状的成因 9
4.1 上市公司自身因素 9
4.2 外部环境因素 10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建议 11
5.1 上市公司自身改善 11
5.2 外部环境的改善 12
结论 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990年,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从此我国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到现在,证券业从零开始,至今已成为我国经济的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国外的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较,我国的证券市场只成立了短短二十多年,因此有很多地方需完善,本文探讨的问题就是和证券市场密切相关的股利政策。
现代公司的财务活动内容之一是股利政策,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是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也是公司财务管理必然结果。恰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来说,百利无一害,首先可以为公司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其次,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反之,如果公司的股利政策不恰当,不仅会损害公司形象,而且可能使公司破产倒闭。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 股利政策的类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股利政策指的是公司决策者对公司股利分配事项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广义股利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1)股利支付策略;(2)股利支付率,反映分红与收益之间关系比例;(3)股利支付的形式;(4)股利发放程序。狭义股利政策是确定股利支付率。现在,我国股利政策主要表现为股利支付策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2.1.1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的股利政策指公司面对好的机遇时,根据已事先制定的资本结构,计算投资金额,把投资金额首先从盈利中扣除,结余作为股息发放给公司股东。剩余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使公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而且会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然而,股利的发放数量每年会根据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不利于收入的安排与费用的支出。
2.1.2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年发放固定股利,只有当公司预测以后年度的结余明显增长,公司会提高每年的股利发放额。稳定的股利政策能反映公司良好态势,增强股东信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这一政策不能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2.1.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在相当长时间的时间里按已事先确定好的股利占盈余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采用这种政策,股利和公司盈利息息相关,体现盈利多分红就多,盈利少分红就少,不盈利就不分红的特点。这种政策因为每年的股利变动很大,所以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
2.1.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每年支付固定且较低的股息,额外红利的发放只有公司盈利多时才会发放,并且金额不固定。这种股利政策吸引了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
2. 2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2.2.1 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指股利分配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是米勒与莫迪格利安尼在以下假设之上提出的:(1)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不存在代理成本;(2)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3)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4)不存在信息不对称;(5)投资政策已经确定并且理解。
2.2.2 股利相关论
(1)税差理论
税差理论是指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股利分配比率越高,和股利收益有关的纳税数额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的纳税数额,如果采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股东在资本利得中就可以节省纳税额。
(2)客户效应理论
客户效应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税差理论,认为股利分配跟投资者收入有关。高收入群体希望少分或不分现金股利,偏向低股利收益率的股票;低收入投资人和享有税收优惠的养老基金投资人喜欢现金股利稳定的股票。
(3)“一鸟在手”理论
企业在运作中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因素,一些股民认为未来的资本利得没有现实的现金股利可靠,这类股民喜欢确定的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就好像森林中的小鸟,似乎很多,但不一定能抓住。而现金股利如在手之鸟,可根据股东持股比例分配股利。
(4)代理理论
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会牺牲对方利益,这种利益冲突表现为不同形式代理成本: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关系;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冲突;控制性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5)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信息表现在两个方面:(1)增长股利信号,即如果企业支付股利率增加,认为企业良好发展前景。(2)减少股利信号,即如果企业股利支付率下降,投资者会觉得企业为了避免经济衰退的而做出的决策。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3.1 股利支付水平低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对公司利润分配产生直接的影响,是股利政策中的重要指标。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因此可以说,股利支付水平高低基本上代表了企业对股东的回报力度。长期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的水平一直较低。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但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却一直较低,远未达到合理的水平。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部分公司虽然支付了现金股利,但股利数额很小,股东在扣除税收等因素后几乎无法从现金股利分配中获益。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的资本市场,现金股利率普遍在50%以上,美国的上市公司每一年大多数盈余都用于投资者派现,美国的上市公司每季度都进行股利分配,股利一年分配四次。从2003年至2013年我国公司各年股利支付率如表3-1所示。从该表计算得出,从2004至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仅为27.19%。与美国为首的等资本市场比较,我国上市公司各年的股利支付率均比较低。表3-1 各年股利支付率统计表
年度 股利(亿元) 净利润(亿元) 股利支付率
2004 744.04 4220.09 17.63%
2005 792.45 4947.21 16.02%
2006 1307.64 6621.37 19.75%
2007 2838.81 10816.42 26.25%
纯派现 1089 46.32%
5.1 上市公司自身改善
5.1.1 上市公司应该树立回报股东的思想
1 引言 1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括1
2.1 股利政策的类型 1
2.2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2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4
3.1 股利支付水平低 4
3.2 股利支付方式复杂 5
3.3 超能力派现依然存在6
3.4 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7
3.5 不分配现金股利现象比较突出8
4 我国股利分配现状的成因 9
4.1 上市公司自身因素 9
4.2 外部环境因素 10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建议 11
5.1 上市公司自身改善 11
5.2 外部环境的改善 12
结论 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990年,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从此我国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到现在,证券业从零开始,至今已成为我国经济的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国外的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较,我国的证券市场只成立了短短二十多年,因此有很多地方需完善,本文探讨的问题就是和证券市场密切相关的股利政策。
现代公司的财务活动内容之一是股利政策,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是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也是公司财务管理必然结果。恰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来说,百利无一害,首先可以为公司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其次,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反之,如果公司的股利政策不恰当,不仅会损害公司形象,而且可能使公司破产倒闭。
2 股利分配相关理论概述
2.1 股利政策的类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股利政策指的是公司决策者对公司股利分配事项采取的方针和策略。广义股利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1)股利支付策略;(2)股利支付率,反映分红与收益之间关系比例;(3)股利支付的形式;(4)股利发放程序。狭义股利政策是确定股利支付率。现在,我国股利政策主要表现为股利支付策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2.1.1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的股利政策指公司面对好的机遇时,根据已事先制定的资本结构,计算投资金额,把投资金额首先从盈利中扣除,结余作为股息发放给公司股东。剩余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使公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而且会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然而,股利的发放数量每年会根据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不利于收入的安排与费用的支出。
2.1.2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年发放固定股利,只有当公司预测以后年度的结余明显增长,公司会提高每年的股利发放额。稳定的股利政策能反映公司良好态势,增强股东信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这一政策不能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2.1.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在相当长时间的时间里按已事先确定好的股利占盈余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采用这种政策,股利和公司盈利息息相关,体现盈利多分红就多,盈利少分红就少,不盈利就不分红的特点。这种政策因为每年的股利变动很大,所以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
2.1.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每年支付固定且较低的股息,额外红利的发放只有公司盈利多时才会发放,并且金额不固定。这种股利政策吸引了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
2. 2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2.2.1 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指股利分配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是米勒与莫迪格利安尼在以下假设之上提出的:(1)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不存在代理成本;(2)不存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费用;(3)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4)不存在信息不对称;(5)投资政策已经确定并且理解。
2.2.2 股利相关论
(1)税差理论
税差理论是指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股利分配比率越高,和股利收益有关的纳税数额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的纳税数额,如果采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股东在资本利得中就可以节省纳税额。
(2)客户效应理论
客户效应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税差理论,认为股利分配跟投资者收入有关。高收入群体希望少分或不分现金股利,偏向低股利收益率的股票;低收入投资人和享有税收优惠的养老基金投资人喜欢现金股利稳定的股票。
(3)“一鸟在手”理论
企业在运作中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因素,一些股民认为未来的资本利得没有现实的现金股利可靠,这类股民喜欢确定的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就好像森林中的小鸟,似乎很多,但不一定能抓住。而现金股利如在手之鸟,可根据股东持股比例分配股利。
(4)代理理论
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会牺牲对方利益,这种利益冲突表现为不同形式代理成本: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关系;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冲突;控制性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5)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信息表现在两个方面:(1)增长股利信号,即如果企业支付股利率增加,认为企业良好发展前景。(2)减少股利信号,即如果企业股利支付率下降,投资者会觉得企业为了避免经济衰退的而做出的决策。
3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3.1 股利支付水平低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对公司利润分配产生直接的影响,是股利政策中的重要指标。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因此可以说,股利支付水平高低基本上代表了企业对股东的回报力度。长期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的水平一直较低。在监管部门的干预下,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但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却一直较低,远未达到合理的水平。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部分公司虽然支付了现金股利,但股利数额很小,股东在扣除税收等因素后几乎无法从现金股利分配中获益。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的资本市场,现金股利率普遍在50%以上,美国的上市公司每一年大多数盈余都用于投资者派现,美国的上市公司每季度都进行股利分配,股利一年分配四次。从2003年至2013年我国公司各年股利支付率如表3-1所示。从该表计算得出,从2004至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仅为27.19%。与美国为首的等资本市场比较,我国上市公司各年的股利支付率均比较低。表3-1 各年股利支付率统计表
年度 股利(亿元) 净利润(亿元) 股利支付率
2004 744.04 4220.09 17.63%
2005 792.45 4947.21 16.02%
2006 1307.64 6621.37 19.75%
2007 2838.81 10816.42 26.25%
纯派现 1089 46.32%
5.1 上市公司自身改善
5.1.1 上市公司应该树立回报股东的思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