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应用研究(附件)
摘 要当代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时一般会采用多种渠道进行融资,比如亲友借款,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及融资租赁等,这些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更为显著。其中,内部融资、负债融资和股票发行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但由于内部资金的局限性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运营;而发行股票也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并且资金成本较高。所以,大部分企业采用负债融资的融资手段进行决策,同时,这也是企业必要的融资方式。本文所要介绍的财务杠杆原理就是运用在负债融资中的一种杠杆效应,之所以会被决策者们推荐是因为它具有放大企业利润的特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较高收益的背后,必然也有着不小的风险。这篇论文旨在对该原理进行应用与研究,对当今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原理进行融资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假设、观点和对应策略进行深入探讨,这样会更好地帮助财务杠杆原理使用者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加大对该原理价值的利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方法 2
2 相关理论基础 4
2.1 财务杠杆原理的相关理论 4
2.2 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4
3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5
3.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5
3.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6
3.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7
4 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应用 9
4.1 融资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9
4.2 财务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优势 9
4.3 财务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劣势 10
5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杠杆原理的应用措施 11
5.1 企业应调整运用杠杆原理的时机 11
5.2 中小企业运用杠杆原理的方法 11
5.3 企业关注运用杠杆原理的趋势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世界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由于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债务融资成为企业广泛使用的重要手段和融资方式,债务管理几乎是每个企业必然的运作模式。财务杠杆原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优势非常巨大,该原理运用得当会增大企业价值并且降低资本成本。但是,财务杠杆原理的“双刃剑”效应在企业运行中也会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效应有可能带来积极的效果,也可能带来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影响。总之,这种“双刃剑”效应跟利率和总资产利润率是息息相关的,当利率大于利润率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当利率小于利润率时,结果通常就大相径庭了。
目前金融学家学者们就该原理还未提出相关的专业理论,仍处于探讨阶段,想真正运用该原理到公司运作中去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这套理论需要完整的,符合国情的。所以目前很多企业对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并不熟悉,如果想令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就要把这种原理作为企业的目标,全面知悉其利害关系并合理利用。
研究意义:该论题对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财务杠杆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与意见。这样就会更好地帮助决策者们运用该原理效应,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时提出相应的宝贵意见,实现价值利用的最大化。令企业管理者们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合理经营财务杠杆原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James W 于2014年由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由于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它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很多,基本没有“不对称”这种问题和现象出现。与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而产生的“惜贷”行为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便有了更明显的态势。Strahan P E 和Weston J P也曾阐述过相同的猜想。William DBradford等人为分析政府融资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效益建立了理论模型并指出:中小企业利用信贷担保措施贷款要比向政府直接申请造成的借贷风险低很多。
Stephen A. Ross 对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财务杠杆能够大幅度地改变公司股东的回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总体资本成本或许并不会遭受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在考察了重组资本成本对EPS(每股盈余)和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后,财务杠杆的影响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是对财务杠杆是如何放大股东的利得或损失的充分解释。
国内研究现状:杨忠红在【企业应用财务杠杆的利弊分析】中指出,在债务利息的存在下,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化速率大于息税前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融资成本固定的负债融资,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中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完全一致。
胡乃武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引发的问题入手并展开分析,认为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家族企业为核心,具有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富有人格化的管理模式,因此获得融资所需的信息渠道也相对较窄。同时他认为,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同国有企业相比它的声誉并没有那么高,而且其管理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可预测性,这会使中小企业向社会提出融资需求时需要面临的道德风险也较大。
1.3 研究内容
该论题是对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财务杠杆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令企业管理者们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合理经营财务杠杆原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
借助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财务杠杆及融资的国内外研究。通过综合检索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种方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在查阅已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融资的具体特点,为中小企业融资时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提供可行性建议。
2.归纳法。
本文首先整理了有关财务杠杆原理及融资过程的各种资料,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运用该原理融资的重点。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财务杠杆原理的相关理论
财务杠杆原理的意思是说,一旦利率水平关系与金融机构借款规模成立,企业需要负担的利息水平就会固定不变。所以,当企业盈利水平越高,在债权人扣除一定的利息所得后股东会得到更高的收益。相反则不然。
有学者是这样理解的,在利润总额和资本结构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无论该企业利润多与少,优先股的股利和债务利息是恒定的。由此可得结论,EBIT的增长速度应小于EPS的增长速度。理论上讲,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出现息税前利润盈余的变动幅度小于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幅度的现象成为财务杠杆原理。就是说,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中包含的固定财务费用比例便相对降低,普通股东分派到的每股盈余就会更多;如果息税前盈余减少则效果相反。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方法 2
2 相关理论基础 4
2.1 财务杠杆原理的相关理论 4
2.2 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4
3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5
3.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5
3.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6
3.3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7
4 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应用 9
4.1 融资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9
4.2 财务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优势 9
4.3 财务杠杆原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劣势 10
5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杠杆原理的应用措施 11
5.1 企业应调整运用杠杆原理的时机 11
5.2 中小企业运用杠杆原理的方法 11
5.3 企业关注运用杠杆原理的趋势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随着世界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由于其独特的财务杠杆效应,债务融资成为企业广泛使用的重要手段和融资方式,债务管理几乎是每个企业必然的运作模式。财务杠杆原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优势非常巨大,该原理运用得当会增大企业价值并且降低资本成本。但是,财务杠杆原理的“双刃剑”效应在企业运行中也会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效应有可能带来积极的效果,也可能带来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影响。总之,这种“双刃剑”效应跟利率和总资产利润率是息息相关的,当利率大于利润率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当利率小于利润率时,结果通常就大相径庭了。
目前金融学家学者们就该原理还未提出相关的专业理论,仍处于探讨阶段,想真正运用该原理到公司运作中去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这套理论需要完整的,符合国情的。所以目前很多企业对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并不熟悉,如果想令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就要把这种原理作为企业的目标,全面知悉其利害关系并合理利用。
研究意义:该论题对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财务杠杆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与意见。这样就会更好地帮助决策者们运用该原理效应,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时提出相应的宝贵意见,实现价值利用的最大化。令企业管理者们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合理经营财务杠杆原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James W 于2014年由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由于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它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很多,基本没有“不对称”这种问题和现象出现。与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而产生的“惜贷”行为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便有了更明显的态势。Strahan P E 和Weston J P也曾阐述过相同的猜想。William DBradford等人为分析政府融资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效益建立了理论模型并指出:中小企业利用信贷担保措施贷款要比向政府直接申请造成的借贷风险低很多。
Stephen A. Ross 对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财务杠杆能够大幅度地改变公司股东的回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总体资本成本或许并不会遭受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在考察了重组资本成本对EPS(每股盈余)和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后,财务杠杆的影响也就显现出来了。这是对财务杠杆是如何放大股东的利得或损失的充分解释。
国内研究现状:杨忠红在【企业应用财务杠杆的利弊分析】中指出,在债务利息的存在下,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化速率大于息税前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融资成本固定的负债融资,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中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完全一致。
胡乃武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引发的问题入手并展开分析,认为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家族企业为核心,具有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富有人格化的管理模式,因此获得融资所需的信息渠道也相对较窄。同时他认为,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同国有企业相比它的声誉并没有那么高,而且其管理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可预测性,这会使中小企业向社会提出融资需求时需要面临的道德风险也较大。
1.3 研究内容
该论题是对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财务杠杆原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假设。令企业管理者们更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合理经营财务杠杆原理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
借助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财务杠杆及融资的国内外研究。通过综合检索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种方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在查阅已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融资的具体特点,为中小企业融资时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提供可行性建议。
2.归纳法。
本文首先整理了有关财务杠杆原理及融资过程的各种资料,对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运用该原理融资的重点。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财务杠杆原理的相关理论
财务杠杆原理的意思是说,一旦利率水平关系与金融机构借款规模成立,企业需要负担的利息水平就会固定不变。所以,当企业盈利水平越高,在债权人扣除一定的利息所得后股东会得到更高的收益。相反则不然。
有学者是这样理解的,在利润总额和资本结构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无论该企业利润多与少,优先股的股利和债务利息是恒定的。由此可得结论,EBIT的增长速度应小于EPS的增长速度。理论上讲,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出现息税前利润盈余的变动幅度小于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幅度的现象成为财务杠杆原理。就是说,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中包含的固定财务费用比例便相对降低,普通股东分派到的每股盈余就会更多;如果息税前盈余减少则效果相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