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比较研究(附件)
摘 要自从1986年邮政储蓄重新恢复开办以来,邮政储蓄已经成为在个人金融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范围内面积最广、交易额最多的储蓄银行,储蓄营业网点达3.6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邮政储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商业银行。依托金融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始终丰富业务品种,加强拓宽营销渠道,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提供给广大群众更便捷、更全面的金融业务服务。但是随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不断发展,在偌大的理财市场中邮政储蓄银行该如何寻求长足进步。本文从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理论基础着手,对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参照个人理财业务在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现状,对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中出现的的问题系统分析,对个人理财业务在邮政储蓄银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Keywords: postal savings, personal finance, financial products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内研究现状1
1.2.2国外研究现状2
2 相关理论概述
2.1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和分类3
2.2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理论基础4
2.2.1 生命周期理论4
2.2.2 市场营销理论5
3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3.1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6
3.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趋势6
4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及比较分析
4.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7
4.1.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7
4.1.2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必要性7
4.2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8
4.2.1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8
4.2.2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9
4.3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国内外理财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7
4.1.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7
4.1.2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必要性7
4.2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8
4.2.1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8
4.2.2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9
4.3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国内外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10
4.3.1国外理财产品介绍10
4.3.2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产品与国外理财产品的比较11
5 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5.1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13
5.2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13
5.2.1理财人员的培育是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基础13
5.2.2理财产品设计在内容上应更丰富13
5.2.3充分认识和化解个人理财产品风险14
5.2.4完善网络理财平台,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14
6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商业银行们都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个人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业务视为本银行发展和争夺高端优质客户的主要手段,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与众多国际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但是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综合发展速度较快,仍不可否认的是与西方国家从形式、内容、理念、服务上都有很大的距离,从格局上和成效上都不尽如人意,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进行深刻探究。
1.1.2 研究意义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上的发展困境,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国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探究,借助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希望我国在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上有新的启发,并对国内银行业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能有所帮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赵绪国在2008年发表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产品开发研究》中也曾对我国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理财业务普遍需求不足、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也存在同质化趋势、金融业中的分业经营对业务发展不利、理财业务缺少高素质的客户经理以及理财人员[1]。
孙智在2010年发表的《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业务浅谈》中,认为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之前需考虑思考:如何对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主动创造市场对理财的需求;加强各领域之间的跨行业合作,不断更新理财产品的内涵;多多选拔和培养专业的客户理财经理,提升理财人员的基本综合素质[2]。
郝军在2009年发表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中,提出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状况也在随之变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大。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引导下,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结构型理财产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与信用、股票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迅速发展。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随着境外场外交易市场崩盘和资本市场深幅调整致使结构类产品风险对冲工具缺失,结构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迅速下降,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0%,取而代之的是低风险类理财[3]。
吴志坚在2013年发表的《我国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研究》中,提出7080年代是美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理财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促进,一是混业经营的金融改革浪潮,二是金融产品创新风起云涌。在激烈的竞争下,美国政府最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业务相互交叉。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为迅速增加的个人金融资产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新型投资产品的复杂性也大大提高。顾客的需要和理财行业的兴起,共同促进了理财业务的发展[4]。
韩松在2013年发表的《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中提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是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是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实现沟通、达成交易的?途径和手段呈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营业网点、ATM等自助设备以外,客户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无线接入设备等多种途径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投资等理财业务。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普遍应用,金融机构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5]。
通过以上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由于理财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及吸引力强的产品。
1.2.2国外研究现状
对国外而言,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业中早已步入成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内研究现状1
1.2.2国外研究现状2
2 相关理论概述
2.1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和分类3
2.2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理论基础4
2.2.1 生命周期理论4
2.2.2 市场营销理论5
3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3.1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6
3.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趋势6
4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及比较分析
4.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7
4.1.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7
4.1.2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必要性7
4.2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8
4.2.1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8
4.2.2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9
4.3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国内外理财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7
4.1.1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7
4.1.2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必要性7
4.2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8
4.2.1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8
4.2.2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9
4.3 邮政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与国内外理财产品的比较分析10
4.3.1国外理财产品介绍10
4.3.2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产品与国外理财产品的比较11
5 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5.1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13
5.2邮政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13
5.2.1理财人员的培育是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的基础13
5.2.2理财产品设计在内容上应更丰富13
5.2.3充分认识和化解个人理财产品风险14
5.2.4完善网络理财平台,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14
6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商业银行们都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个人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业务视为本银行发展和争夺高端优质客户的主要手段,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与众多国际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但是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综合发展速度较快,仍不可否认的是与西方国家从形式、内容、理念、服务上都有很大的距离,从格局上和成效上都不尽如人意,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对国内外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进行深刻探究。
1.1.2 研究意义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上的发展困境,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国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探究,借助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希望我国在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上有新的启发,并对国内银行业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能有所帮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赵绪国在2008年发表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产品开发研究》中也曾对我国储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个人理财业务普遍需求不足、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也存在同质化趋势、金融业中的分业经营对业务发展不利、理财业务缺少高素质的客户经理以及理财人员[1]。
孙智在2010年发表的《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业务浅谈》中,认为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之前需考虑思考:如何对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主动创造市场对理财的需求;加强各领域之间的跨行业合作,不断更新理财产品的内涵;多多选拔和培养专业的客户理财经理,提升理财人员的基本综合素质[2]。
郝军在2009年发表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中,提出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状况也在随之变化,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在不断增大。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引导下,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结构型理财产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与信用、股票挂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迅速发展。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随着境外场外交易市场崩盘和资本市场深幅调整致使结构类产品风险对冲工具缺失,结构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迅速下降,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0%,取而代之的是低风险类理财[3]。
吴志坚在2013年发表的《我国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创新研究》中,提出7080年代是美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理财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促进,一是混业经营的金融改革浪潮,二是金融产品创新风起云涌。在激烈的竞争下,美国政府最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业务相互交叉。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为迅速增加的个人金融资产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新型投资产品的复杂性也大大提高。顾客的需要和理财行业的兴起,共同促进了理财业务的发展[4]。
韩松在2013年发表的《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中提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是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是金融机构与目标客户实现沟通、达成交易的?途径和手段呈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营业网点、ATM等自助设备以外,客户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无线接入设备等多种途径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投资等理财业务。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客户关系管理系)普遍应用,金融机构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5]。
通过以上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由于理财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及吸引力强的产品。
1.2.2国外研究现状
对国外而言,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业中早已步入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