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的思考

自MM理论提出后,资本结构问题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企业高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企业的资本结构贯穿于企业从最初筹集资本到最终利润分配等环节,直接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和财务风险,而资产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最直观、最核心的指标。因此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使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企业的财务重点关注问题。 鉴于上述理论,本文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结合房地产行业相关数据及现状,分析房地产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因素,同时针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的措施,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关键词 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优化
目 录
1 引言 1
2 资产负债率相关理论基础 1
2.1 资产负债率的含义 2
2.2 基于不同角度的资产负债率分析 2
2.3 影响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因素 3
2.4 影响资产负债率偏低的因素 3
3 企业资产负债率研究——以沪深A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4
3.1 房地产业沪深A股公司的基本介绍 4
3.2 行业环境 5
3.3 房地产业沪深A股公司资产负债率现状 7
3.4 房地产业沪深A股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原因 9
4 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措施 10
4.1 理想的资产负债率 10
4.2 优化资产负债率的措施 10
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企业筹资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实践中,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能否最大化,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资本结构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指标。莫迪利亚和米勒在MM理论中提出,企业应具有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但是由于财务约束和代理成本的作用,企业的最佳资产负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不是充分利用99%的财务,杠杆作用有其合理的值[1]。
资产负债率可以将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传递给外部信息使用者,同时也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提供了保障[2]。单从企业资产负债率来看,优化资产负债率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的价值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最大,但是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企业利益的相关者都会关注资产负债率,但是各利益者对资产负债率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只有当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的范围时,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才能达到平衡。所以说,企业找寻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无论是从哪个利益者角度而言都要非常必要的。
2 资产负债率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产负债率的含义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在企业总资产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偏高或者偏低都会造成企业的损失,不利于企业长远利益的发展。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资本成本相对较低,财务风险较小,具有较强的偿付能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经营者过于保守,此时负债的抵税作用较小,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失;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金来源集中,财务风险相对较高,长期偿债能力薄弱。因此,若企业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来约束企业的债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产负债率。
2.2 基于不同角度的资产负债率分析
2.2.1 债权人角度
对于债权人来说,贷款给企业资金的盈利性和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债权人希望在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到期收回本息,但是必须在其所承担的起的风险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债权人通常在借款前对债务企业资产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公司的财务指标,特别是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当企业需要增加负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时,债权人会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决定是否同意其请求,如果此时企业的负债较高,且财务风险较高时,债权人将拒绝其贷款的请求。并且为了控制投资风险的增加,债权人会通过正式的债务契约,对企业提出一些约束条件来限制企业的负债,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3]。债务契约会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此时的债务人会主动控制资产负债率,确保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范围。
2.2.2 所有者角度
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投资收益使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当所有者获得利益较少时,便会重新选择利益较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在考虑税收因素后,债务筹资可以通过抵税效果,将企业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来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此时企业的价值会随着负债的增加而增加。从管理用利润表的角度看,企业的税前经营利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债权人的利益,二是政府的税收收入,三是所有者权益[4]。在税前营业利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税收抵扣功能,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费用而提高所有者的收益。因此,适度借款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东利益的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税前利润大于投资收益率时,企业财务风险下降,并且所有者的收入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当税前利润低于投资收益率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所有者收益会减少。所以,当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资收益较低时,所有者会减少对企业资金的投入,以减少自己的收益的风险。
2.2.3 经营者角度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他们所追求的是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采用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方式,这使得企业经营和所有者在利益和出发点上存在严重分歧,企业经营者往往把企业的稳定发展乃至自身利益作为经营的出发点。保守的经营者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为敏感,对风险的厌恶使得他们会放弃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而选择相对平稳的经营项目。但放弃了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意味着企业也放弃了潜在收益的可能性,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一类经营者主张使用自有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来经营企业,忽视负债经营的杠杆效应和节税效应,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经营者应该利用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和抵税特点,合理进行债务融资,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内[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9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