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上公司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定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提升公司的实力,逐步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合并后各类问题也逐渐浮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并购确认的巨额商誉,这意味着被并购方在接下来的经营周期内必须具备较高的收益水平,并且配合并购方产生正效应。然而,大量实践证明,对大额商誉的确认通常由业绩承诺和补偿协议来保证,万一业绩承诺不达标,进而影响收益,那么商誉减值的风险就越大。本文通过解析案例的方法从传媒业上市公司合并产生的大额商誉入手,以粤传媒并购香榭丽的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案例中的存在的商誉问题。本文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对象所在的行业,根据分析研究得到的成果对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3
1.2.1研究目的 3
1.2.2研究意义 3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1国外文献综述 3
1.3.2国内文献综述 3
1.4研究内容和方法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方法 4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5
2.1并购估价理论 5
2.1.1含义 5
2.1.2基本方法 5
2.2传媒行业合并商誉减值基础理论 6
2.2.1传媒行业的界定 6
2.2.2合并商誉减值的内涵 6
2.2.3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方法 6
3.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理论分析 7
3.1传媒行业合并商誉减值现状 7
3.2传媒行业合并商誉产生的原因 7
3.3传媒行业商誉减值的动机 8
3.4案例分析 8
3.4.1公司简介 8
3.4.2并购背景与目的 8
3.4.3并购过程 9
3.4.4并购结果 9
3.4.5财务指标分析 10
3.4.6案例中存在的商誉问题 11
3.4.7结论 13
4.传媒行业上市公司合并商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减值存在的问题 14
4.1并购初始确认时存在的问题 14
4.1.1并购决策出现失误 14
4.1.2投资成本计量有失公允 14
4.1.3难以对目标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评估 14
4.2商誉减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
4.2.1商誉减值确认时点不合理 15
4.2.2商誉减值估值的正确性 15
4.2.3商誉减值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控利润的手段 15
4.3商誉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6
4.3.1商誉监管力度不充分 16
4.3.2商誉信息披露不全面 16
5.建议 17
5.1完善商誉的初始计量 17
5.1.1外部监管 17
5.1.2内部控制 17
5.2优化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17
5.3完善关于商誉的信息披露制度 18
5.3.1加强对商誉减值的指导与监督 18
5.3.2规范对商誉的信息披露要求 18
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恰逢并购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好抓住此次机会,积极参与并购,壮大自身的同时发展经济。据清科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境内市场并购总值如图 11所示,国内并购规模在2016年达到顶峰,之后速度虽减缓,并购数额仍然较高,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仍然有上升的余地。
图 11 20122018年我国境内市场并购总值
商誉主要包括合并中产生的溢价,进而得以确认合并商誉的金额。虽然溢价合并行为通常有盈利承诺来保证,但如果标的公司未能按时履行其盈利承诺,商誉将有可能面临减值风险。20122017年,商誉总额变化情况如图 12,呈不断扩大趋势。到2017年底,A股商誉规模扩大到3.7万亿元,比2012年底提高了20多倍。从增长率来看,商誉总额在2015年涨到顶点后开始明显减缓,主要是并购监管开始趋严。
图 12 商誉总额变化情况
如图 13,随着商誉规模持续扩大,商誉在总资产和净资产中所占份额继续增加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从2012年的0.96%增至2017年的3.64%,期间增幅高达268%。商誉占净利润的比重从2012年的7.6%增至2017年的35.77%,比重不断扩大,到2018年增速开始回落。在这活跃的并购大环境下,投资者要警惕巨额商誉的影响及其潜在的风险。
/
图 13 商誉占比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的并购活动较为频繁,其中传媒业最为突出,无论是合并商誉总额还是减值金额占比都排在首位。所以,合并商誉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1]。本文希望通过对粤传媒的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传媒行业,利用取得的财务信息多角度发现并分析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并由此映射到其他行业,揭示普遍规律,能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利用信息作出决策,并使公司能够规范行为以降低风险。
1.2.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具体研究合并产生的商誉问题,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聚焦传媒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有建设性的解决对策,希望以此警醒投资者停止盲目并购行为,形成公正健康的并购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并购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积极影响。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文献综述
Maria Elena Olante(2013)发现在US GAAP SFAS 142下年度减值测试提高了识别商誉减值的及时性,弥补了SFAS 141的不足以便合理估计商誉金额[2]。Li Sun(2016)发现以商誉减值可能性和商誉减值损失幅度来衡量的管理能力与商誉减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能力较强的经理人在预防或减少商誉减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Ann Tarca等(2018)研究表明商誉确认、减值和披露与经济和企业因素有关,有证据表明管理激励的影响和减值确认的及时性不足[4]。Richard Slack等(2018)研究了腐败和文化对商誉强制性披露要求遵守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样本公司、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合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4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