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股票激励机制与对策研究以腾邦国际商业服务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股票激励机制是从国外最先开始发展的,和所有的改革一样,股票激励机制也是从理论基础开始到实践中的,本文就是从理论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用相关的专业理念以及通俗的语言给读者一个文字信息的认知,然后再从股票激励机制的发展以及实施过程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实际效益探索它所能带给整个的资本经济的利弊,分析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实施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寻找腾帮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所处制度基础。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上市公司的股票激励机制理论概述 5
2.1股票激励机制概念界定 5
2.2股票激励机制的理论演变形式 5
2.3股票走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5
2.4股票激励机制的方式 5
2.4.1股票期权激励 5
2.4.2限制性股票激励 6
2.5不同激励机制成本、风险的研究 6
2.6选择激励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6
3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机制分析 7
3.1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7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机制的存在问题 7
3.2.1激励机制的选择具有盲目性 7
3.2.2资本市场环境不成熟 7
3.2.3法律法规有限制性 8
3.3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机制存在的风险 8
3.3.1市场风险 8
3.3.2道德风险 8
4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9
4.1公司简介 9
4.2腾邦国际的股票激励机制现状 9
4.2.1股票期权激励现状及原因分析 9
4.3 发展前景 11
5完善股票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1激励机制的选择 12
5.2培养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 12
5.3完善股权激励的法律法规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附录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进行经营者的权利和所有者权利分开进行的内部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两者的利益目的有着区别,在这样的背景下,股票激励机制就随之出现了。同样,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又是最先出现于西方国家的,股票激励机制是诞生于美国的,这和美国当时的经济体制以及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一种新改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路平坦的,股票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就不容乐观,这主要是我国社会体制以及经济类型的限制,所以,在我国,股票激励机制还是一条漫长的“革命道路”,还需要更多的人进一步再努力。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1研究的目的
股票激励机制是发行股的一方为了激励持股人购买股票所实行的一种激励方式,发行方为了激励更多的人购买股票,就进行增股以及赠送股票等各种方式来激励持股人对股票更加有信心,最终目的是让持有者依赖这种股票,而股价不是有企业或者是证券公司自行操控的,它是各方面因素导致而成的,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股票激励机制,并且针对性的开展分析、发表意见。
1.1.2.2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上市公司计划实施股票激励机制越发的关注,还想对应的发布了一些更加正规且受政府强制管理的法律法规,这对行股票激励机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证分析,进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实施方面的实际问题,对文章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952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被美国的泽菲尔公司设计并提出,最初目的是为了回避个人所得税税率。
2009年,美国第一次提出管理层持股,并在之后的关于退休保障的相关法律中公布,管理阶层持有公司股票享有公司股份是得到法律认可的。Demsetz提出管理层持股是内生变量,依赖于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
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2012税收改革法》(《THE TAX REFORM ACT OF 2012》),时间的结果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股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Chung 和 Pruitt的实证研究发现,不仅管理层股权显著地影响公司绩效,同时公司绩效也对管理层股权有显著的影响。
2013年,Hermalin 和 Weisbach以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 142 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二次函数是公司绩效。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股票激励机制这种激励制度就逐渐的在我国出现并被企业所采用了。宋亚峰认为建立完善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2012年,股票激励机制的发展已经从工业拓展到高新企业,国家也发布了相关发文条例以加强其发展。张宗益,宋增基(2011年)认为企业绩效与经理持股比例存在立方关系。谌新民和刘善敏(2013年)将经营者界定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现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有弱相关关系。
2014年,股票激励机制的相关条文法规不断完善,国务院下属的财政部、税务局等都陆续发布政策法规,逐渐的改进关于股票激励机制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个时候股票激励机制在国内的发展趋于完善。黄小花(2014)的研究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4.41%的范围内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在 4.41%32.88%之间时,关联程度有所加强,而如果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 32.08%,则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
如今,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启用股票激励机制来提高公司经营状况,也激励公司员工更加优秀的完成工作,而事实证明,这种激励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股票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实施历程和效果,然后分析发表个人意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