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利政策选择问题探讨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1
2.1 股利政策的含义 1
2.2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1
3 可供选择的股利政策方案 4
3.1 剩余股利政策 4
3.2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4
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5
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
4 股利支付形式 5
4.1 现金股利 6
4.2 股票股利 6
4.3 财产股利 7
4.4 负债股利 7
4.5 股票回购 7
5 股利发放的程序 8
6 我国股利政策分析 9
6.1 我国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 9
6.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成因分析 9
7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优化建议 10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务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决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公司是否分配、如何分配、分配多少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和经营业绩,如何实现将收益在内部留存和股东进行合理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2.1 股利政策的含义
股利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 以稳定股价为核心, 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 就与股份分配有关的各种事项所采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方针政策。具体而言就是: 上市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究竟如何处理, 是分配给股东, 还是留存企业; 如果分配给股东, 以何种方式分配, 分配多少, 以及分配后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有何影响等现实问题。股利分红给股东,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利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因此,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较低的资本成本,还是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因此,上市公司应综合考虑相关股利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本企业经营发展的股利政策。[1]
2.2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2.2.1 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及股东的利益,法律和政策对公司的股利政策给予一定的限制,第一、资本保全限制。资本保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做出的法律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不因支付股息而减少资本。从而有效保证公司有完整的产权基础,由此保护债权人利益。第二、企业积累限制。公司法规定股利分配的顺序:公司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先提取公积金。第三、净利润的限制。法律规定公司年度净利润必须为正数时才可以发放股利,以前年度亏损必须足额弥补后才得以支付股息。第四、无力偿付债务的限制。规定公司已经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或因支付股利将使其失去偿付能力,则公司不能支付现金股利,如果企业因分配现金和股票股利而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或正常的经营活动,那么股利分配行为就会受到限制。[2]
2.2.2 公司内部状况
(1) 变现能力
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灵活的资金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该以不危及企业经营所需必要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如果公司的现金充沛,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周转状况良好,则它的股利支付能力也比较强。如果公司因扩大经营或偿付债务已消耗大量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
(2) 筹资能力
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则可考虑制定较高的股利政策,并通过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流动资金如果公司筹资能力差,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信誉良好的大公司能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因此,它们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规模小、风险大、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通常需要经营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从外部取得资金,因而往往要限制现金股利的支付。
(3) 投资机会
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如果公司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的需求量就大,公司往往将多数盈余保留于公司内部,为了扩大投资规模,则会采用低股利、高留存利润的政策;相反,如果公司投资机会少,资金需求量小,或外部筹资渠道广,筹资所用的资本成本低,就可能采取高股利政策。[3]
(4) 生命周期
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 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在成长阶段, 企业亟需资金投入, 总体上来说,此阶段的公司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在发展阶段, 公司采取较大的股利支付比率把收益支付给股东,在公司成熟阶段,由于投入和产出比较稳定, 股利支付率和股票收益率都将几乎保持不变。[4]
(5)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将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现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成长阶段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果他们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则他们通常不愿意采用危及企业的安全的现金股利政策。
(6) 盈余的稳定性
企业在确定股利分配金额时,不仅考虑之前的盈利水平,也要考虑当期的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一般情况下,盈利越稳定或收益越有规律的企业更易于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能力,其派息率通常也越高。并且,盈利稳定的企业对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更有信心。
2.2.3 股东因素
股利政策的制定重点在于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股东的信心。因此,股东愿望在我国股利分配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担心控制权稀释。如果公司支付大量现金股利,再发行新股进行融资来满足投资需要,现有的股东控制权就可能被稀释。另外,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流通在外的股数增加,企业利润保持不变,最终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影响股东的利益。因此,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们往往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利润。第二、规避所得税。税法规定,对股东分得的股息、红利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高股利收入的股东为了合理避税会反对公司发放过多地现金股利,而低收入阶层的股东由于个人税负轻,可能偏好公司多分红利。第三、追求稳定收益,规避风险。依靠股息维持生活的股东,他们希望企业给予固定的现金收益,反对过多地企业留存,还有些股东认为过多地留存收益可能使股票价格上升,依靠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取得真正的股息比较安全稳妥,可以规避风险,因此,这些人也偏向于多分配股利。 [5]
2.2.4 管理者因素
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存在着道德风险和个人决策失误等问题,这会影响到企业的股利政策的制定。我国是个新兴的市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大多数是由原来企业的党政领导担任或控制,外部董事、监事人数少,董事长和经理交叉任职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人多岗,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就可能会影响股利分配政策。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1
2.1 股利政策的含义 1
2.2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1
3 可供选择的股利政策方案 4
3.1 剩余股利政策 4
3.2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4
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5
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
4 股利支付形式 5
4.1 现金股利 6
4.2 股票股利 6
4.3 财产股利 7
4.4 负债股利 7
4.5 股票回购 7
5 股利发放的程序 8
6 我国股利政策分析 9
6.1 我国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 9
6.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成因分析 9
7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优化建议 10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股利政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务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决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公司是否分配、如何分配、分配多少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筹资能力和经营业绩,如何实现将收益在内部留存和股东进行合理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2.1 股利政策的含义
股利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 以稳定股价为核心, 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基础上, 就与股份分配有关的各种事项所采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方针政策。具体而言就是: 上市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究竟如何处理, 是分配给股东, 还是留存企业; 如果分配给股东, 以何种方式分配, 分配多少, 以及分配后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有何影响等现实问题。股利分红给股东,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利价格,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因此,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较低的资本成本,还是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因此,上市公司应综合考虑相关股利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本企业经营发展的股利政策。[1]
2.2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2.2.1 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及股东的利益,法律和政策对公司的股利政策给予一定的限制,第一、资本保全限制。资本保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做出的法律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不因支付股息而减少资本。从而有效保证公司有完整的产权基础,由此保护债权人利益。第二、企业积累限制。公司法规定股利分配的顺序:公司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先提取公积金。第三、净利润的限制。法律规定公司年度净利润必须为正数时才可以发放股利,以前年度亏损必须足额弥补后才得以支付股息。第四、无力偿付债务的限制。规定公司已经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或因支付股利将使其失去偿付能力,则公司不能支付现金股利,如果企业因分配现金和股票股利而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或正常的经营活动,那么股利分配行为就会受到限制。[2]
2.2.2 公司内部状况
(1) 变现能力
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灵活的资金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该以不危及企业经营所需必要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如果公司的现金充沛,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周转状况良好,则它的股利支付能力也比较强。如果公司因扩大经营或偿付债务已消耗大量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
(2) 筹资能力
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则可考虑制定较高的股利政策,并通过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流动资金如果公司筹资能力差,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信誉良好的大公司能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因此,它们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规模小、风险大、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通常需要经营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从外部取得资金,因而往往要限制现金股利的支付。
(3) 投资机会
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如果公司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的需求量就大,公司往往将多数盈余保留于公司内部,为了扩大投资规模,则会采用低股利、高留存利润的政策;相反,如果公司投资机会少,资金需求量小,或外部筹资渠道广,筹资所用的资本成本低,就可能采取高股利政策。[3]
(4) 生命周期
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 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在成长阶段, 企业亟需资金投入, 总体上来说,此阶段的公司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在发展阶段, 公司采取较大的股利支付比率把收益支付给股东,在公司成熟阶段,由于投入和产出比较稳定, 股利支付率和股票收益率都将几乎保持不变。[4]
(5)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将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现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成长阶段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果他们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则他们通常不愿意采用危及企业的安全的现金股利政策。
(6) 盈余的稳定性
企业在确定股利分配金额时,不仅考虑之前的盈利水平,也要考虑当期的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一般情况下,盈利越稳定或收益越有规律的企业更易于预测和控制未来的盈利能力,其派息率通常也越高。并且,盈利稳定的企业对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更有信心。
2.2.3 股东因素
股利政策的制定重点在于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股东的信心。因此,股东愿望在我国股利分配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担心控制权稀释。如果公司支付大量现金股利,再发行新股进行融资来满足投资需要,现有的股东控制权就可能被稀释。另外,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流通在外的股数增加,企业利润保持不变,最终会导致股价的下跌,影响股东的利益。因此,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们往往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利润。第二、规避所得税。税法规定,对股东分得的股息、红利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高股利收入的股东为了合理避税会反对公司发放过多地现金股利,而低收入阶层的股东由于个人税负轻,可能偏好公司多分红利。第三、追求稳定收益,规避风险。依靠股息维持生活的股东,他们希望企业给予固定的现金收益,反对过多地企业留存,还有些股东认为过多地留存收益可能使股票价格上升,依靠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取得真正的股息比较安全稳妥,可以规避风险,因此,这些人也偏向于多分配股利。 [5]
2.2.4 管理者因素
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存在着道德风险和个人决策失误等问题,这会影响到企业的股利政策的制定。我国是个新兴的市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大多数是由原来企业的党政领导担任或控制,外部董事、监事人数少,董事长和经理交叉任职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人多岗,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就可能会影响股利分配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