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成本控制面临问题分析以淮北燃煤发电厂为例(附件)

摘 要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成本控制打破原有僵局,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在能源短缺的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强传统的价值观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科学技术方面不断提高,从而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燃煤发电企业应当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本文从应用先进的技术,完善内部管理,结合淮北燃煤发电厂一些重要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燃煤发电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目 录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该论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2
2理论基础
2.1电力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4
2.2电力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4
2.2.1 改造大幅度提高机组效率降低煤耗及成本 5
2.2.2 全面改造锅炉机组的喷燃器,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量 5
3燃煤发电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受传统成本控制思想的制约 6
3.2成本预算管理不完善 6
3.3成本考核机制不科学 6
3.4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水平低下 7
4燃煤发电企业成本控制改进对策
4.1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8
4.2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8
4.3从原料入手,严把原料关 8
4.4对燃煤进行综合的利用 9
4.5提高思想认知,加强管理力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 8
4.3从原料入手,严把原料关 8
4.4对燃煤进行综合的利用 9
4.5提高思想认知,加强管理力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1 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燃煤发电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燃煤发电厂在为我们提供用电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者。我们必须坦率地说,火电厂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在当今煤炭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电力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燃煤发电企业应当注重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营效益。本文从应用先进的技术,完善内部管理,结合淮北燃煤发电厂一些重要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燃煤发电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1.2该论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方法,通过一系列会计预测、分析、评价、控制和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1国外研究现状
人们普遍认为,成本管理理论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但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在15世纪中期就出现了。但在那时候企业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生产力水平偏低,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因此出现了卖方市场,那么消费者只能接受一个产品的选择,选择空间极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活动的重点就放在了提高效率和生产率。1889年,英国的会计师,G,P诺顿在《纺织工业薄记》一书中,主张成本要分为两部分:主要成本和间接费用。
在20世纪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逐渐向大型企业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变的更加复杂,因为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必须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并合理的做出内部控制管理。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计件工资和标准化工作,以控制工人的生产力”的想法。从“理想标准成本”到“现行标准成本”,象征着从最初的理想规范现实中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成本,在实际成本的产品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意识,推动企业的节约成本,将成本控制与核算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20世纪40年代的成本管理体系,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一些企业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注重实践,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提高了产品成本空间和成本管理在全世界的应用。成本管理的内容快速延伸到了科技领域,把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效的相结合起来,以降低成本。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生产成本管理,即从产品的开发,以及试验方法的选择,模具设计,设备和组织供应材料的选择,技术经济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理性设计与技术经济都要考虑到其合理性。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即从原料的选择,以及在每个生产阶段,通过对成本过程管理。在时间,材料和工时消耗,产品质量,超时和其他管理费用进行管理。③加强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由仓库占用,包装,运输,广告,售后服务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成本管理在中国的实践,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成本管理经验也并没有放弃现代的管理成本,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一些先进的模式出现了。像以前较早些时候邯钢的“企业模拟市场,成本一票否决”的管理模式,以及后来海尔的“市场链”,长虹的“市场导向”的战略管理,标志着成本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成本管理在中国的整体管理水平。中国的成本管理水平依然较低。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成本管理的旧观念。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普遍存在的是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手段的错误,在有些公司在成本管理中,只重视生产,却忽略其他企业成本行为和管理领域。一味的遵循“客户满意”,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②成本计算方法不符合成本管理和决策。虽然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一些企业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仍然是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优秀的作业成本法并没有企业真正的用运。③价值管理与使用价值管理没有相互结合起来。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认知偏差: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情,管理人员只懂得非技术的财务核算,技术人员却又不懂财务。许多有效的方法,如ABC分析,价值链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材料利用率低,设备的可用性、技术和产品储备,价值传递和增值的资源,如无用的链接和资源浪费的过程,必然导致成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9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