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附件)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业成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的核心和不可缺少的力量。金融业本身既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又是一个准公共行业。金融格局是否稳定,不仅涉及到金融业自身的兴衰,并且还对经济、政治、社会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影响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银行业,但是一些固化的思想或者事件的特征,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风险风险。近些年,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商业银行各方面所面临的操作风险做出了具体分析和阐述,并且结合国内外情况,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情况给出了建议和对策。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容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 3
2.2 操作风险的特征 3
2.3 操作风险的成因 4
3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 案例分析 5
3.2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5
3.2.1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6
3.2.2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6
3.2.3 总结影响 7
4 对策分析
4.1对于案例的对策分析 8
4.1.1 案例一 8
4.1.2 案例二 8
4.2对于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8
总 结 9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机制。但对于操作风险而言,却是全新的,尽管操作风险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很久,但却未被重视,然后具体的去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全球顶尖的商业银行皆因操作方面的失误以及风险影响,都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机制。但对于操作风险而言,却是全新的,尽管操作风险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很久,但却未被重视,然后具体的去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全球顶尖的商业银行皆因操作方面的失误以及风险影响,都被爆出巨额亏损,部分银行甚至因此从金融舞台上销声匿迹。例如:享誉全球的巴林银行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巨额损失,被迫全面从美国撤退,与住友银行进行合并。这些知名银行皆因操作不当导致倒闭或被迫合并。因此近几年操作风险被真正的重视起来,并将其列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本文从操作风险的诱因、对银行的影响及解决方式来论述的。本文通过对操作风险的介绍,以及对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大家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培养操作风险意识,以此来减少商业银行的早操作方面的风险,并且以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近些年来,金融业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多元化的银行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化的风险组合和经营业务,导致金融业的发展日趋复杂。近年来,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损失的明显增长和操作风险管理难度逐渐加强,使得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日益密切,在当前的金融格局下,网络银行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各种技术系统、飞升的交易量不断调整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都增加了难度与风险。但是操作风险被纳入三大风险监管体系,对于银行业乃至金融业都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显示意义的。因此,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2 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全世界来看,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研究是一个渐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早提出操作风险量化的模型的Duncan Wilson,在1995发表了操作WAR(ValueatRisk)的文章,将投资风险控制领域的“VAR”理论实际应用到操作风险控制当中,提出可以建立来自内外两部分的操作损失事件和数据库,之后可以从数据库中模拟操作损失的分布。
操作风险的研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知识别阶段、量化追踪阶段、计量阶段、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球的金融界都处于正确分辨和识别出存于银行中的操作风险。2000左右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能够运用简单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追踪。2004年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的提出,标志着金融银行也进入更高的操作风险管理阶段——计量阶段。最后的整合阶段,只有极少数的银行才能达到,迈入了高速发展的进程。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国内理论界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的对象是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介绍,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介绍和研究。钟伟、王元在“略论新巴赛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已提出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及管理框架进行了论述,提出确立资本配力观,建立风险控制文化和切实有效的内控机制,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再进一步加强。钟伟在“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框架”中详细介绍了损失分布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的工作力度的通知》,其中操作风险被并入三大风险监管体系。《通知》中对我国操作风险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指示。由这开始,操作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被各界所认知、了解并接受。
2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容
2.1操作风险的定义
2.1.1狭义的操作风险定义
(1)将操作风险定义为与操作部门有关的风险。
(2)国际清算银行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信息系统不足或者内部失控而造成意外损失的风险。
(3)JP.Morgan认为:操作风险是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内生的一种风险因素。
2.1.2广义的操作风险定义
(1)瑞士信贷集团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是由于不当或者不足的方式去操作业务而对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有外部因素造成的。
(2)1999年,BBA对55家金融机构调查后,有15%的机构认为:操作风险是指信贷和市场风险之外的一切事物风险。
(3)还有的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是直接和间接损失风险,他由过程、人员及系统的不当所造成的风险。
2.1.3我国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新巴塞尔协议以及我国银监会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中国银监会和银行业采用的是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提出的定义。
2.2操作风险的特征
(1)损失事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主要可以归因于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占到损失事件比例最大的是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内部欺诈。
(2)单笔损失金额的均值相差很大,在度量操作风险时,应该分别考虑每个业务部门和每个风险事件组合下的损失分布情况。
(3)损失事件的多少与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成正相关,但损失金额多少与总资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4)从损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容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 3
2.2 操作风险的特征 3
2.3 操作风险的成因 4
3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 案例分析 5
3.2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5
3.2.1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6
3.2.2 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6
3.2.3 总结影响 7
4 对策分析
4.1对于案例的对策分析 8
4.1.1 案例一 8
4.1.2 案例二 8
4.2对于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8
总 结 9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机制。但对于操作风险而言,却是全新的,尽管操作风险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很久,但却未被重视,然后具体的去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全球顶尖的商业银行皆因操作方面的失误以及风险影响,都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机制。但对于操作风险而言,却是全新的,尽管操作风险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很久,但却未被重视,然后具体的去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全球顶尖的商业银行皆因操作方面的失误以及风险影响,都被爆出巨额亏损,部分银行甚至因此从金融舞台上销声匿迹。例如:享誉全球的巴林银行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巨额损失,被迫全面从美国撤退,与住友银行进行合并。这些知名银行皆因操作不当导致倒闭或被迫合并。因此近几年操作风险被真正的重视起来,并将其列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本文从操作风险的诱因、对银行的影响及解决方式来论述的。本文通过对操作风险的介绍,以及对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大家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培养操作风险意识,以此来减少商业银行的早操作方面的风险,并且以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近些年来,金融业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多元化的银行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化的风险组合和经营业务,导致金融业的发展日趋复杂。近年来,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损失的明显增长和操作风险管理难度逐渐加强,使得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日益密切,在当前的金融格局下,网络银行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各种技术系统、飞升的交易量不断调整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对金融机构的操作都增加了难度与风险。但是操作风险被纳入三大风险监管体系,对于银行业乃至金融业都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显示意义的。因此,对于本论题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2 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全世界来看,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操作风险的认知和研究是一个渐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早提出操作风险量化的模型的Duncan Wilson,在1995发表了操作WAR(ValueatRisk)的文章,将投资风险控制领域的“VAR”理论实际应用到操作风险控制当中,提出可以建立来自内外两部分的操作损失事件和数据库,之后可以从数据库中模拟操作损失的分布。
操作风险的研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知识别阶段、量化追踪阶段、计量阶段、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球的金融界都处于正确分辨和识别出存于银行中的操作风险。2000左右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能够运用简单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追踪。2004年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的提出,标志着金融银行也进入更高的操作风险管理阶段——计量阶段。最后的整合阶段,只有极少数的银行才能达到,迈入了高速发展的进程。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国内理论界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的对象是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介绍,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的介绍和研究。钟伟、王元在“略论新巴赛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已提出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及管理框架进行了论述,提出确立资本配力观,建立风险控制文化和切实有效的内控机制,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再进一步加强。钟伟在“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框架”中详细介绍了损失分布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的工作力度的通知》,其中操作风险被并入三大风险监管体系。《通知》中对我国操作风险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指示。由这开始,操作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被各界所认知、了解并接受。
2 操作风险的基本内容
2.1操作风险的定义
2.1.1狭义的操作风险定义
(1)将操作风险定义为与操作部门有关的风险。
(2)国际清算银行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信息系统不足或者内部失控而造成意外损失的风险。
(3)JP.Morgan认为:操作风险是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内生的一种风险因素。
2.1.2广义的操作风险定义
(1)瑞士信贷集团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是由于不当或者不足的方式去操作业务而对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有外部因素造成的。
(2)1999年,BBA对55家金融机构调查后,有15%的机构认为:操作风险是指信贷和市场风险之外的一切事物风险。
(3)还有的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是直接和间接损失风险,他由过程、人员及系统的不当所造成的风险。
2.1.3我国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新巴塞尔协议以及我国银监会认为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中国银监会和银行业采用的是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提出的定义。
2.2操作风险的特征
(1)损失事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主要可以归因于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占到损失事件比例最大的是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内部欺诈。
(2)单笔损失金额的均值相差很大,在度量操作风险时,应该分别考虑每个业务部门和每个风险事件组合下的损失分布情况。
(3)损失事件的多少与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成正相关,但损失金额多少与总资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4)从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