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探讨

目 录
1 引言1
2中小企业的界定1
3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概述2
3.1 财务报告的含义 2
3.2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2
3.3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 3
4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现状的问题分析4
4.1 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性4
4.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6
4.3 中小企业外部环境支持和监控结构性矛盾突出7
5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完善8
5.1 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8
5.2 加强各种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9
5.3强化监督机制,提高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法规意识9
5.4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0
5.5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会计核算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最终表现形式。企业外部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通过中小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结合其他部分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的能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企业财务报告是对决策的渠道和媒体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它是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债权人和用户。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在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成为一支独具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在当今世界,从会计实践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理论研究一般是以大企业为主体,专为中小型企业制定的规定很少[1]。中小型企业主要不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彻底,会计基础相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薄弱,需要引导其作,然而,各国会计实务中恰恰缺少对中小企业这样的指导。
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方面,还是在具体会计制度的执行方面都是有待完善的,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小企业[2],应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第一,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所谓承担社会公众责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是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如上市公司和发行企业债的非上市公司,准备上市的公司和准备发行企业债的非上市企业;二是受托持有和管理财务资源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如非上市金融机构、具有金融性质的基金等其他企业(或主体)。小企业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其所提供的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小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职情况的会计信息,只满足投资人、债权人、税务、工商等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经营规模较小,所谓经营规模小是指符合国务院发布的小企业标准该项属于定量指标。
第三,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公司,均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保持集团公司内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3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3.1 财务报告的含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在合理的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要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详细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基础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经济运行正确,使宏观经济决策;基于财务报告的债权人,评估企业的偿付能力等方面的财务风险,使信贷决策[3]。首先,企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会计标准一致的年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反映受托责任履行。如果企业管理不能与会计准则的问责制规定,有可能被解雇、罢免,更严重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二,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只有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能吸引投资者投资。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是不真实的,不公平的,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我国,为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财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企业应聘请注册会计师为企业的年报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签字,表明被审计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此负责。
3. 2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
我国小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集群或联盟;企业管理方式多元化,有公司制治理结构、所有者与经营者一体化、家族式管理等[4]。小企业不对外公开发行金融工具,不涉及公众资本。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化,除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这种模式,还有投资者、出资人、公司制企业的其他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诸如按公司法规定的有限合伙人、民间资本联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出资人、联合经营的合作者。他们希望获得中小企业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了解直接参与经营的出资者的受托管理责任,满足知情权,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公司法》规定框架内的企业资本流动中,做出考虑退股、缩减出资、增加投资等决策。如果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质量高且稳定,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可以让人信赖的会计信息市场,在流动性过剩、低利率时代,特别是主板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会以有限合伙人、有限股东、联合资本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增强中小企业资本的流动性,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
政府管理部门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之一,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实行经济监管、宏观决策和调控,其依据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财务信息的基础之上。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经济总量、容纳就业人数方面具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国家汇总加工的宏观信息中占重要比例。经济管理和监管机构通过获得财务会计信息,正确评价经济运行,从而做出宏观经济决策。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转型以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市场导向、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宏观调控中,对企业进行资金、技术等扶持。一方面,其选择扶持对象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另一方面,实施过程中需要小企业提供相关性、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作为监管和服务的依据。
3. 3 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的质量主要指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它是连接财务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之间的桥梁,在我国,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与会计准则的规定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这些质量特征的内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所区别[5]。以下对这几个主要的质量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
3.3.1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作为确认、计量、报告的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表述为: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完整性是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不可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