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以苏宁电器为例【字数:10544】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国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现代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尤其是这几年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间隔性爆发,我国通货膨胀更加严重,加上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理念薄弱、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较弱、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应对财务风险的应对之策,所以当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常常伴随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影响着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取苏宁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苏宁近三年的公开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分析苏宁现存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苏宁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并且基于前述这四个风险角度提出了防范和控制苏宁现有风险的应对之策。苏宁不仅在规模、行业地位等方面很好地代表了上市公司,而且苏宁这几年处于转型阶段,其财务风险更值得研究,希望能够对国内上市公司和转型中的公司提出借鉴。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财务风险概述 4
2.1财务风险的含义 4
2.2财务风险的来源 4
2.3财务风险的类型 4
2.4财务风险的特征 5
2.4.1客观性 5
2.4.2不确定性 5
2.4.3可度量性 5
2.4.4双重性 5
2.4.5全面性 5
第三章 苏宁概况及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1苏宁概况 6
3.2苏宁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2.1筹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2.2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7
3.2.3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7
3.2.4收益分配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10
第四章 苏宁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1
4.1合理调整债务结构,拓宽公司筹资渠道 11
4.2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密切监控投资项目现金流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和存货管理 11
4.4平衡股利支付率和利润留存率之间的关系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近些年来全球信息网络化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促进了各行各业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同时,近些年宏观政治环境时常变化、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危机不稳定性爆发、技术改革等导致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从前稳定的经营环境不复存在,极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加之企业内部管理层财务风险理念模糊、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控制财务风险能力较弱,往往导致财务风险问题更加严峻,这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尤为突出。
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发展规划不清晰,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信用管理不健全等现象,这些往往使得公司资金流动性比较差、融资难、运营资金短缺、融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低、投资盲目等财务风险问题。有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专业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更加突出。财务风险必然导致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公司破产,强制进行清算。上市公司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持续健康运营,也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苏宁1990年在南京成立,2004年7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内的IPO成功上市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而且是我国民营企业前三强之一,是我国3C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军企业。近些年。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苏宁重新定义经营模式,致力于打造店商、电商和零售服务商为一体的零售模式。新的零售模式促进了苏宁的进一步发展,稳固了苏宁在家电零售行业内的领军地位,但是全新零售模式的运行发展也导致了苏宁的资金流动性差、融资机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苏宁财务风险较高。
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学者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国内诸多学者是针对上市公司整体情况展开,即使针对某个具体的上市公司展开研究也是针对处于常规经营状态的公司,而本文研究主要是针对转型时期的苏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务风险研究的对象类型,拓展了财务风险的研究范围。
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苏宁公开的年报对转型期的苏宁存在的财务风险展开研究,并基于苏宁当前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苏宁的管理当局进一步理解苏宁转型期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苏宁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有助于苏宁的持续健康运行,并给我国国内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国外学者认为风险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附属品”,企业的收益是承担风险后的收益。国外学者探索了很多财务风险问题,探讨了风险的原因和本质,对于财务风险的内涵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这些波及面广泛的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从融资到分配收益等各种财务活动,企业几乎无法全面预测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因素皆可能会增加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达成经营目标,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另一类是狭义的财务风险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是和财务杠杆有关,认为是财务杠杆导致的收益波动产生了财务风险。目前,第一类广义的财务风险观点更为大家推崇。
1932年Fitzapatrick (1932)重点研究财务风险预示,提出了著名的一元判定研究,认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是两个最强的判别财务风险大小的指标。
Sharpe和Lintner (1965)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他们认为收益和风险两者之间是同步的正向关系,风险越高收益越大,风险越低收益越小。此外,他们将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认为系统风险难以改变,采取投资组合方式等措施能够降低企业的非系统风险。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第二章 财务风险概述 4
2.1财务风险的含义 4
2.2财务风险的来源 4
2.3财务风险的类型 4
2.4财务风险的特征 5
2.4.1客观性 5
2.4.2不确定性 5
2.4.3可度量性 5
2.4.4双重性 5
2.4.5全面性 5
第三章 苏宁概况及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1苏宁概况 6
3.2苏宁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2.1筹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6
3.2.2投资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7
3.2.3资金回收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7
3.2.4收益分配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10
第四章 苏宁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1
4.1合理调整债务结构,拓宽公司筹资渠道 11
4.2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密切监控投资项目现金流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和存货管理 11
4.4平衡股利支付率和利润留存率之间的关系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近些年来全球信息网络化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促进了各行各业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同时,近些年宏观政治环境时常变化、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危机不稳定性爆发、技术改革等导致企业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稳定,从前稳定的经营环境不复存在,极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加之企业内部管理层财务风险理念模糊、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控制财务风险能力较弱,往往导致财务风险问题更加严峻,这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尤为突出。
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发展规划不清晰,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信用管理不健全等现象,这些往往使得公司资金流动性比较差、融资难、运营资金短缺、融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低、投资盲目等财务风险问题。有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专业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更加突出。财务风险必然导致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公司破产,强制进行清算。上市公司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持续健康运营,也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本文选取上市公司苏宁1990年在南京成立,2004年7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内的IPO成功上市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而且是我国民营企业前三强之一,是我国3C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军企业。近些年。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苏宁重新定义经营模式,致力于打造店商、电商和零售服务商为一体的零售模式。新的零售模式促进了苏宁的进一步发展,稳固了苏宁在家电零售行业内的领军地位,但是全新零售模式的运行发展也导致了苏宁的资金流动性差、融资机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苏宁财务风险较高。
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学者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国内诸多学者是针对上市公司整体情况展开,即使针对某个具体的上市公司展开研究也是针对处于常规经营状态的公司,而本文研究主要是针对转型时期的苏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务风险研究的对象类型,拓展了财务风险的研究范围。
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苏宁公开的年报对转型期的苏宁存在的财务风险展开研究,并基于苏宁当前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苏宁的管理当局进一步理解苏宁转型期的财务风险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苏宁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有助于苏宁的持续健康运行,并给我国国内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风险的研究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国外学者认为风险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附属品”,企业的收益是承担风险后的收益。国外学者探索了很多财务风险问题,探讨了风险的原因和本质,对于财务风险的内涵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这些波及面广泛的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从融资到分配收益等各种财务活动,企业几乎无法全面预测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因素皆可能会增加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达成经营目标,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另一类是狭义的财务风险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是和财务杠杆有关,认为是财务杠杆导致的收益波动产生了财务风险。目前,第一类广义的财务风险观点更为大家推崇。
1932年Fitzapatrick (1932)重点研究财务风险预示,提出了著名的一元判定研究,认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是两个最强的判别财务风险大小的指标。
Sharpe和Lintner (1965)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他们认为收益和风险两者之间是同步的正向关系,风险越高收益越大,风险越低收益越小。此外,他们将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认为系统风险难以改变,采取投资组合方式等措施能够降低企业的非系统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