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管理模式分析

零库存管理模式分析[20200105104223]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资金力量比较薄弱,所以降低存货管理创造经济效益问题尤为重要,而“零库存”管理模式是加强存货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零库存对企业既有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配送成本增加的风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VMI方法规避零库存风险,并以美的公司为案例,印证了前文内容。我国零库存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并不一定适用全部企业。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探索强化零库存管理的有效途径,完善零库存理论和方法体系,是我国中小企业日前和将来密切关注的问题。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零库存,VIM,库存管理
目 录
1引言 1
2零库存管理相关概念 1
2.1零库存管理的定义 1
2.2零库存管理库存的方法 2
3零库存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3
3.1降低产品成本 3
3.2缩短产品供应时间 4
3.3提高产品质量 4
4零库存的风险及规避方法 4
4.1零库存存在的主要风险 4
4.2零库存风险规避方法 6
5案例研究:美的公司零库存管理分析 8
5.1美的公司基本概况 8
5.2美的公司零库存管理方法 8
5.3零库存对公司所取得的作用 10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引言
库存管理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构成模块,企业资金运转的好坏与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被运营发生的后果直接影响着,所以改善库存管理尤为紧要。许多企业(生产型为主),为了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购买大批的材料:原材料和外购的货物。它们在企业费用花费中占据的比例较大,要消耗企业大批的资金。企业日常劳动生产运转中,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控制企业的物资库存量,则仓储货物就会占据企业颇多的流动资金,若流动资金超过一定数量,将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风险——直接导致沉重的经济危机。依据有关的研究证明,发现采取零库存方法管理下,外购材料和原材料库存比率大大降低,使得起初的平均库存比例从百分之四十下降至百分之八十五[1],所以企业的运输管理费用被最大限度减少,同时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也被大大加快,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工人们还能够使用零库存管理的有关一系列的工具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的熟练度和相关的准确性,其产生的影响将使得企业资源获得最佳利用。
以往的库存管理研究文献中,内部模式、内部控制模式角度的研究已经很多。从这些研究中不难发现,往往是多数涉及片面性“点”的研究,只关注库存成本与存储成本,即总成本的管理,并非从整体角度“链”上去阐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等综合要素考虑在内,统筹协调,以得到最佳的库存管理形式。因此,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存货管理环境进行探究,以之前相关研究者的深一步研究作为参考和借鉴,从而对零库存管理模式进行剖析。
2零库存管理相关概念
2.1零库存管理的定义
企业的库存,即存放在企业的物资,包括储存、加工、运输中的物资。“物流术语”中定义,库存是处于贮存形态的物品,广义的解释还涵盖了在商品的制造和运输过程中的物资[2]。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是指物资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环节,采用特定的控制管理策略,使库存存储数量或者相关耗费接近零,即不保持经常性库存,从而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3]。在现代物流实用词典规定零库存是:“以仓库贮存形式下某种或某些货物的存储数目为0,即不保持库存”[4]。 “零库存”并不意味着无贮备或没有储存,它是不需要用仓库方式储备就能够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建造仓库,管理费用,存货维保,看管,装卸,搬运等有关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和库存货物的损耗,滞旧,腐化等问题[2,5]。“零库存”储存模式是在有充裕社会贮备确保的条件下[1],其管理核心是:库存材料能被有效使用;更好的产品能以尽快速度地出产;将各个环节尽可能压到最短,从而避免无效的库存。
“零库存”管理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的,其概念起源于日本。如今零库存管理被发展成为内在丰富的管理学科,起初仅仅是为了减少库存管理水平的一种方法。首先由丰田公司提出并成功实施,取得了巨大成效。那时候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准时制生产执行,在管理手段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用JIT生产手段(看板管理生产手段),即“在需要的期间,按需要的量出产所需要的产品”[6,7],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基本不存在积存的半成品和原材料。这不单单使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资金的积存大大减少,还使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企业对零库存管理理论渐渐入手了解和深知,现今“零库存”已经从起初减少库存水平的一种措施,演变成为概念丰富的管理哲学,包括特定知识、技术、方法。如戴尔计算机公司采用直销的方法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即供应商管理库存[7]。其管理方式不光是在日本、美国被广泛使用,在欧洲、大洋洲也被普遍推广。
目前,我国对企业零库存的研究多停留在对成本控制控制管理上,它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暂时比较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库存管理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学者对成本控制管理的零库存方面开始进行系统分析。
2.2零库存管理库存的方法
最近几年,企业为了下降有关库存费用,对供应链环节进行整合,新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被越来越多企业试行。VMI是指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供应商负责库存管理和补货功能,即倾向于需求方管理库存。“供应商准确掌握客户的详细资料并对客户的生产、销售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把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安排,为客户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库存管理服务”[8]。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供应商不是被动地根据客户的订单配送和补充订单,而是凭借自己对众多用户需求的全面了解,自主安排货的装运,不仅要达到客户的需求,供应商本身的库存管理与采购补货方案更为合理有效,这样就会减少了供应与需求两方的有关成本。当前供应商库存关系在分销环节中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它愈来愈受到关注。
一是供应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依据市场需求量的动态变化,生产计划与购买计划适时调整,这样的话不会造成过多的仓库积存,还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二是由供应商控制库存,就能够把下游从大批库存中摆脱出来,从而企业就能积累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三是供应商通过下游企业的库存管理,了解消费者市场,对于双方企业的相关经营决策起到有力的信息支持作用。四是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处理退货问题,一些个别零售商的积存退货可能正好能与其他的零售商的需求契合。五是采用VMI库存模式让供应商能够有效地组织配货线路,避免无用配送或空运空返,降低企业的运输费用。VMI涉及整个供应链流程再造。以往的传统方式是采购商从供应商处采购商从供应商处采购零配件存放在仓库,生产为成品后再销售。VMI的实施不仅能够让资金更快地流动起来,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大大减轻公司的负担。供应链“零库存”泛指供应链上需求方的零库存,这种“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存在是因为供货方在达到需求方需求时可以做到: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提供,不早也不晚;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不多也不少;需要什么产品就供给什么产品,满足所需[8]。因此,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削减库存,改善库存周转率,保持库存管理的最优化水平,即为客户供应链的日常运营创造高效、低成本、快速等全方位的库存管理服务。
3零库存管理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