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司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它不仅可以为企业下一个年度经营管理提供目标和方向,同时能够实现管理目标分解,责任分解,真正实现企业管理责权利三者统一。本文以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公司的预算管理主要内容、执行情况,发现公司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以及如何建立好预算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提高企业效益进行研究。结合企业管理理论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使预算管理成为实现公司目的与提高经营绩效的工具,从而保证公司进一步发展,资源的最有配置,最终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与经营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化。
目 录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预算管理的概述 3
2.1 预算管理的概念 3
2.2 预算管理的特点 3
2.3 预算体系 4
3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现状 5
3.1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5
3.2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现状 5
4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1 预算绩效考评结构要素缺失 8
4.2 预算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低 8
4.3 预算编制数据误差率大 8
4.4 预算柔性调整机制缺失 9
4.5 预算编制内容雷同化严重 10
5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发展中的对策 11
5.1 引入平衡积分卡预算管理模式 11
5.2 利用信息化工具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 11
5.3 提高预算参与人员职业素质 12
5.4 建立健全柔性预算修正机制 12
5.5 强化预算编制博弈思维 12
总 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西安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西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成长为一家大型国有独资旅游集团。在通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建设和人才强企三大战略,整合创新,大力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建立起包括旅游、酒店、餐饮、食品、房地产、商贸等在内的多元化、大视角的旅游产业格局,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资产规模和企业实力迅速壮大,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未来宏伟的发展战略和包括旅游、酒店、餐饮、食品、房地产、商贸等在内的多元化策略,这些要求企业建立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内的全面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公司发展方向,发展策略,战略执行等要素的控制力,实现事前算赢,事前规避风险事中控制有力,效率最,事后达到目标的全程预算管理体系。
但是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公司的全面预算面临散乱差的局面,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编制主观性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企业畸形发展;集团化发展,企业编制预算效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企业未来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破旧立新,能够修补企业目前预算编制的不足,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转型,更好的落实预算责任主体和目标主体,为企业战略最终实现提供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预算管理研究始1921年,预算管理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背景和20世纪著名的控制论发展息息相关。《预算与会计法案》标志着预算管理开始出现并被上升为国家法律,因此该法律对预算管理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1)Cooper和KaPlan(1998)认为,在作业管理预算中,预算编制人员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达成作业目标而重新配置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底特律区汽车公司的经理人员发明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没有降低服务质量和压缩雇佣人员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组织目标。这种全新的战略预算模式不仅实实在在降低公司的37.6%的作业成本,而且保持相当规模的用工人数,因此该种模式受到公司上下的欢迎。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的管理人员所接受和运用,由于预算的管理突出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之中。
(2)2009年5月,《Business Finance》主编Jack Sweeney发表文章《预算:19222009》,该文章认为预算管理已经名存实亡。文章通过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企业预算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得出,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
(3)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曾这样肯定预算管理,它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预算管理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发展。发展至今,也有许多的学者对预算管理进行研究。
(1)蔡世凤(2006)[21]在其《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功能认识不全面;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不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力;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2)陆纪联(2006)[22]在《国企业预算管理问题探析》中提到,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的预算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导;企业的预算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3)段秋平(2006)[23]认为,公司的预算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预算目标取代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发生了目标的倒置;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尽完善;预算执行、调控不力,使得预算管理效率低下;预算管理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不合理。
预算管理具有理论的先进性,在实践当中也普遍为企业使用。但是预算管理是否符合中下企业发展特点,是否能简单易行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还有待突破。
2 预算管理的概述
2.1 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对企业资源进行事先安排规划的一种管理行为,预算的要根据企业历史资料和企业未来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按照一定的编制程序,量化规范企业未来业经营管理活动,资本活动,人力资源活动,投资筹资活动等,最后通过会计的方法编制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能够与企业MBO目标管理,责任中心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现代管理工具充分融合的管理体系,能够最终实现各项先进管理工具的有机有效结合,发挥超常的融合效应。
2.2 预算管理的特点
2.2.1 长期性与短期性结合
企业战略按照时间维度分类,可以分为长期发展战略,中期发展战略,短期发展战略。其中短期战略一般为1年,中期战略规划时间为3年,长期战略规划时间是510年或者更长。因此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预算也要求具有长短中的三种分类。企业一般先制定KPI的长期预算管理目标,并粗略规划企业预算未来编制和实现路径。短期企业预算是年度预算,一般为年度10月份着手准备预算编制工作,12月份完成下年的财务预算。因此企业预算呈现长短中三段时间充分融合的特点。长期预算为短期预算提供目标,短期预算为长期预算提供支撑,两者互为推动互为发展,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预算管理的概述 3
2.1 预算管理的概念 3
2.2 预算管理的特点 3
2.3 预算体系 4
3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现状 5
3.1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5
3.2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现状 5
4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1 预算绩效考评结构要素缺失 8
4.2 预算管理系统运行效率低 8
4.3 预算编制数据误差率大 8
4.4 预算柔性调整机制缺失 9
4.5 预算编制内容雷同化严重 10
5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预算管理发展中的对策 11
5.1 引入平衡积分卡预算管理模式 11
5.2 利用信息化工具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 11
5.3 提高预算参与人员职业素质 12
5.4 建立健全柔性预算修正机制 12
5.5 强化预算编制博弈思维 12
总 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西安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西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成长为一家大型国有独资旅游集团。在通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建设和人才强企三大战略,整合创新,大力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建立起包括旅游、酒店、餐饮、食品、房地产、商贸等在内的多元化、大视角的旅游产业格局,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资产规模和企业实力迅速壮大,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未来宏伟的发展战略和包括旅游、酒店、餐饮、食品、房地产、商贸等在内的多元化策略,这些要求企业建立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内的全面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公司发展方向,发展策略,战略执行等要素的控制力,实现事前算赢,事前规避风险事中控制有力,效率最,事后达到目标的全程预算管理体系。
但是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公司的全面预算面临散乱差的局面,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预算编制主观性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企业畸形发展;集团化发展,企业编制预算效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企业未来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破旧立新,能够修补企业目前预算编制的不足,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转型,更好的落实预算责任主体和目标主体,为企业战略最终实现提供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预算管理研究始1921年,预算管理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背景和20世纪著名的控制论发展息息相关。《预算与会计法案》标志着预算管理开始出现并被上升为国家法律,因此该法律对预算管理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1)Cooper和KaPlan(1998)认为,在作业管理预算中,预算编制人员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了达成作业目标而重新配置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底特律区汽车公司的经理人员发明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没有降低服务质量和压缩雇佣人员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组织目标。这种全新的战略预算模式不仅实实在在降低公司的37.6%的作业成本,而且保持相当规模的用工人数,因此该种模式受到公司上下的欢迎。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的管理人员所接受和运用,由于预算的管理突出效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之中。
(2)2009年5月,《Business Finance》主编Jack Sweeney发表文章《预算:19222009》,该文章认为预算管理已经名存实亡。文章通过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企业预算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得出,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逐渐降低。
(3)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曾这样肯定预算管理,它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预算管理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发展。发展至今,也有许多的学者对预算管理进行研究。
(1)蔡世凤(2006)[21]在其《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功能认识不全面;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不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力;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2)陆纪联(2006)[22]在《国企业预算管理问题探析》中提到,我国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的预算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导;企业的预算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3)段秋平(2006)[23]认为,公司的预算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预算目标取代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即发生了目标的倒置;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尽完善;预算执行、调控不力,使得预算管理效率低下;预算管理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不合理。
预算管理具有理论的先进性,在实践当中也普遍为企业使用。但是预算管理是否符合中下企业发展特点,是否能简单易行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还有待突破。
2 预算管理的概述
2.1 预算管理的概念
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对企业资源进行事先安排规划的一种管理行为,预算的要根据企业历史资料和企业未来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按照一定的编制程序,量化规范企业未来业经营管理活动,资本活动,人力资源活动,投资筹资活动等,最后通过会计的方法编制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能够与企业MBO目标管理,责任中心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现代管理工具充分融合的管理体系,能够最终实现各项先进管理工具的有机有效结合,发挥超常的融合效应。
2.2 预算管理的特点
2.2.1 长期性与短期性结合
企业战略按照时间维度分类,可以分为长期发展战略,中期发展战略,短期发展战略。其中短期战略一般为1年,中期战略规划时间为3年,长期战略规划时间是510年或者更长。因此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企业预算也要求具有长短中的三种分类。企业一般先制定KPI的长期预算管理目标,并粗略规划企业预算未来编制和实现路径。短期企业预算是年度预算,一般为年度10月份着手准备预算编制工作,12月份完成下年的财务预算。因此企业预算呈现长短中三段时间充分融合的特点。长期预算为短期预算提供目标,短期预算为长期预算提供支撑,两者互为推动互为发展,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