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2 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1
3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构建 3
3.1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构建原则 3
3.2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构建 4
3.3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指标选择4
4 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营运能力分析7
4.1 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分析8
5 我国企业企业营运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5.1 企业的决策者重视程度不够11
5.2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被弱化12
5.3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数据来源存在不足12
5.4 会计人员专业分析水平低12
5.5 营运资金管理弱化13
6 提高企业营运能力的几点建议13
6.1 加强对现金的日常管理13
6.2 加强对企业存货的管理14
6.2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14
6.4 将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作为经营决策者的激励和考核的指标14
6.5 做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数据的采集分析14
6.6 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14
6.7 时刻做好财务预警,进行适时监控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绪论
进入2015年,我国政府希望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来促进我国经济。为此,企业必须客观、全面的分析国家政策对我国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积极应对来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好各项经济资源,进而搞好企业营运能力评估,提高企业营运能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营运能力体现着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营运能力强,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企业的外部投资者还是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人员都开始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下,这样的现象导致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完完全全被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弱化了。经过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公司企业越发意识到对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性,企业开始对企业的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研究投入了更大的重点关注。借此希望通过对我国企业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研究来更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企业营运能力体系的构建、我国企业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高企业营运能力的建议来研究思考的。
2 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我国获得的经济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也已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全面地说,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据统计分析,民营企业每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上下,远远高出同时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我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民营经济在全国已经占了50%以上,有的县、有的地级市已经占了8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已经超过85%以上,接近90%。各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改革比较慢,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慢,所以民营经济的比例稍微小一点。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特别这些年来新增加的就业、新增加的投资主要还是民营经济。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融资问题是一个最棘手的大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靠着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无论从技术上观念上还是体制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都比不上国有企业。我国企业发展要融资,一块是靠股市的直接融资,一块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
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制度需要规范。第二,经营能力善待提高。第三,基础结构不够扎实。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多学者从外部环境的分析比较多,包括制度环境、融资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然而,在现代知识经济新时代,我国民营的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从企业创新入手提高企业自身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是达到目的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经营能力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和基础结构创新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在整体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国有企业的绝对产量稳步增长,但是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在比重上不断缩少,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国有企业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自2013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正在逐步向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垄断性、支柱性、关键性行业和国民经济命脉集中,相对应地,国有资产也在不断向上述领域和行业的大企业、中央企业集中。
我国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控制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抓大放小、转换机制、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主辅分离、政策性破产以及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都是完善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央企业是机车车头,2011年,38家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中海油在2010年荣膺普氏全球能源大奖最高奖项“年度最佳能源企业”,5年累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90%,在同行业中一桶石油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中海油用了7年时间成功再造了4个中海油。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央企业是排头兵。中央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左右在国家技术创新的体系中。中央企业的专利指标年均增长率超过35%,在月球探测、载人航天、特高压电网、4G标准、支线飞机、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和其他领域和重大项目中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神舟飞船、奥运场馆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我国中央企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走出去”方面,中央企业是先锋队。中央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走出去”。在一些技术的海外建设中,中央企业的大型工程项目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对一大批成套技术和设备输出中,大量中小型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探讨国际商务的新模式,使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配置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外国接受中央企业直接投资的金额达到499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金额达到538亿美元。中央企业积极运作,根据法律规定,并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3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的构建
企业营运能力是对企业资金周转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企业资金周转使用情况的综合反映。简单的说,企业营运能力是指调整资本结构、控制流动资金以及企业配置经济资源的水平和潜力。企业营运能力是用来评估企业营运资产的利用效益与效率的体系,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是公司营运资产的主体。
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9年8月1日。六十多年来,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发展的经营方针,确立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行、规范化管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经过几代苏州汽车客运集团老前辈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企业规模、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快速、持续增长。企业晋升为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至2010年6月底,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旗下设有10个分公司、31个子公司(集团)和8个参股企业。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拥有总资产27.08亿元(不包括参股企业)、客货营运车4621余辆、13个一、二级客运站;709条客运班线。集团现有在职员工1.1万余人,已基本形成以道路班线客运为主,城市公交、站场经营、厂包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货物快运、车辆修理、集散箱运输、综合物流、车辆检测、驾驶员培训、汽车商贸和运输服务等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2011年,公司荣列“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0年度)”第一位。苏州汽车客运集团荣获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交通系统节能优秀企业、全国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服务企业500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名牌企业等荣誉称号、江苏省服务质量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