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分析[20191229210242]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7月20日,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改革又迈上新一层台阶。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难免会碰到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本文以常熟农商行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涵盖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常熟农商行所面临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商业银行常熟农商行利率市场化影响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利率市场化理论分析 4
2.1利率市场化理论 4
2.2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4
2.3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4
3.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分析 6
3.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6
3.2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 8
3.2.1常熟农商行概况 8
3.2.2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积极影响 8
3.2.3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消极影响 10
4.常熟农商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13
4.1以量补价,短期内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13
4.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13
4.3积极着手业务转型,发展更具特色的中间业务 13
4.4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以及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的不断升级,促使各国商业银行经营日趋综合化。改革开放后,我国也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金融改革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卓有成效。到2013年7月20日,我国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进程更进一步。利率市场化,不仅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样也是我国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步骤。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的进程中,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也是日益成熟,这一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1]常熟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中的一员,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发展。同样,怎样做好预防工作,常备不懈,积极调整经营思路,确保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发挥其作用,是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外币存贷款市场已经逐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接下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将更加迅速。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方向,利率市场化将会给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更多更为严峻的挑战。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难看出,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有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爆发危机,这给我国的各商业银行敲响警钟,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2]洞悉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使常熟农商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消极影响,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规避,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常熟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中的一员,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存在着资产规模较小、传统业务的竞争能力弱、中间业务的发展相比而言较为落后以及资金的内部转移定价能力相对较差等突出问题。[3]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常熟农商行明显处于劣势,不仅要面临净利差的收缩,同时还会受到大型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与挤压。利率市场化后,传统信贷业务方面竞争激烈,同时各企业的议价能力提高可选择性也大大增强。为此,常熟农商行需要在实现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和业务结构的调整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区域特点和快速的业务审批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急、少、短、频”的特征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发挥常熟农商行在该地区信息搜寻提供的优势,贷款谈判以及贷款后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等方面的供给优势,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扶持国家大力支持且有着广泛前景的中小企业,改善常熟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多方共赢。这将是常熟农商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新古典经济学在价格理论基础上说明利率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利率的上下波动调节和引导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最终达到求相等的瓦尔拉斯均衡,即资本市场出清,实现金融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4]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指出,投资行为取决于之比,如果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水平,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因此,利率的下降,使得更多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水平,更多的投资变得有利可图,这样,利率下降导致投资增加,进而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即经济增长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时,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为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5]
加尔比斯(1977)在接受麦金农的基本结论和政策主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金融中介应提高存款的实际利率,取消政府对利率的人为限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地达到其均衡水平,利率市场化使存款利率水平和资本产出效率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6]
赫尔曼(1998)认为适度的控制利率,合理的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但控制过大则影响合理的资源配置。赫尔曼金融约束与利率控制理论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利率控制的必要性,但同时也说明过度的控制会扭曲资源配置。[7]
1.3.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要素供求关系及其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也逐渐得到重视。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而资金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因而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又称利率自由化,是针对利率管制而提出的概念。
尹继志(2011)从美日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上世纪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使得美国出台相关法律进行利率管制,禁止商业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息,同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设定最高限额。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由于市场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存款者为获取更多的利益选择取出存款,投向货币和资本市场。[8]
韩鑫韬(2011)研究了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政府在1981—1989年实行了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最终失败。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开放和发展需要,韩国确定了金融产业自由化的政策,对其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到80年代末,韩国经济运行出现很大问题,劳资纠纷、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市场利率水平的大幅攀升,最终,央行不得不对利率进行重新管制。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给我国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是选择正确的时机;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三是改革需要全面、彻底。[9]
刘东庆(2012)通过对印度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为我国提供很多借鉴意义。印度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利率水平的背景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完成利率市场化。印度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商业银行效率,同时解决了通胀和利率倒挂的问题。[10]印度取消利率管制,使得主要依靠利差盈利的银行面临巨大挑战。而且,短期快速的利率市场化会出现斯蒂格利茨和赫尔曼论述的金融市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7月20日,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改革又迈上新一层台阶。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难免会碰到一系列的困难与问题。本文以常熟农商行为例,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论述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涵盖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常熟农商行所面临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商业银行常熟农商行利率市场化影响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利率市场化理论分析 4
2.1利率市场化理论 4
2.2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4
2.3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4
3.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分析 6
3.1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6
3.2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影响 8
3.2.1常熟农商行概况 8
3.2.2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积极影响 8
3.2.3利率市场化对常熟农商行的消极影响 10
4.常熟农商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13
4.1以量补价,短期内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13
4.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13
4.3积极着手业务转型,发展更具特色的中间业务 13
4.4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14
结 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以及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的不断升级,促使各国商业银行经营日趋综合化。改革开放后,我国也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金融改革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卓有成效。到2013年7月20日,我国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进程更进一步。利率市场化,不仅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同样也是我国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步骤。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的进程中,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也是日益成熟,这一变化使得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1]常熟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中的一员,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发展。同样,怎样做好预防工作,常备不懈,积极调整经营思路,确保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发挥其作用,是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外币存贷款市场已经逐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接下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将更加迅速。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方向,利率市场化将会给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更多更为严峻的挑战。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难看出,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有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爆发危机,这给我国的各商业银行敲响警钟,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2]洞悉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使常熟农商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消极影响,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规避,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常熟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中的一员,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存在着资产规模较小、传统业务的竞争能力弱、中间业务的发展相比而言较为落后以及资金的内部转移定价能力相对较差等突出问题。[3]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常熟农商行明显处于劣势,不仅要面临净利差的收缩,同时还会受到大型商业银行激烈的竞争与挤压。利率市场化后,传统信贷业务方面竞争激烈,同时各企业的议价能力提高可选择性也大大增强。为此,常熟农商行需要在实现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和业务结构的调整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区域特点和快速的业务审批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急、少、短、频”的特征提供便利,同时,充分发挥常熟农商行在该地区信息搜寻提供的优势,贷款谈判以及贷款后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等方面的供给优势,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扶持国家大力支持且有着广泛前景的中小企业,改善常熟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多方共赢。这将是常熟农商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新古典经济学在价格理论基础上说明利率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利率的上下波动调节和引导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最终达到求相等的瓦尔拉斯均衡,即资本市场出清,实现金融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4]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时,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为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人。[5]
加尔比斯(1977)在接受麦金农的基本结论和政策主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金融中介应提高存款的实际利率,取消政府对利率的人为限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地达到其均衡水平,利率市场化使存款利率水平和资本产出效率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6]
赫尔曼(1998)认为适度的控制利率,合理的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但控制过大则影响合理的资源配置。赫尔曼金融约束与利率控制理论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利率控制的必要性,但同时也说明过度的控制会扭曲资源配置。[7]
1.3.2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要素供求关系及其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化也逐渐得到重视。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而资金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因而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又称利率自由化,是针对利率管制而提出的概念。
尹继志(2011)从美日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上世纪的30年代经济大危机,使得美国出台相关法律进行利率管制,禁止商业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息,同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设定最高限额。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再次爆发,由于市场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存款者为获取更多的利益选择取出存款,投向货币和资本市场。[8]
韩鑫韬(2011)研究了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政府在1981—1989年实行了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最终失败。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开放和发展需要,韩国确定了金融产业自由化的政策,对其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到80年代末,韩国经济运行出现很大问题,劳资纠纷、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市场利率水平的大幅攀升,最终,央行不得不对利率进行重新管制。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给我国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是选择正确的时机;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三是改革需要全面、彻底。[9]
刘东庆(2012)通过对印度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为我国提供很多借鉴意义。印度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利率水平的背景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完成利率市场化。印度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商业银行效率,同时解决了通胀和利率倒挂的问题。[10]印度取消利率管制,使得主要依靠利差盈利的银行面临巨大挑战。而且,短期快速的利率市场化会出现斯蒂格利茨和赫尔曼论述的金融市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