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企业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附件)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意识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愈加明显,电影产业在我国的地位更加突出。我国电影产业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现有文献大多是从投融资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应对对策,以及新兴的投融资模式这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但是,现有文献的研究还是有所不足,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创新点也有待发展。首先文献的研究多以学术理论为主,未与实际情况相关联,其次未从局部到整体,可以从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探究出有效的投融资策略,最后投融资策略的创新角度有待发展。关键词 电影企业,投融资模式,现状
目 录
1 引言1
2 相关理论基础1
2.1 早期投融资理论1
2.2 现代投融资理论2
3 我国电影企业投融资现状及问题3
3.1 我国电影企业投融资现状3
3.2 我国电影企业投融资问题6
4 华谊兄弟投融资策略分析7
4.1 华谊兄弟简介7
4.2 华谊兄弟投融资策略7
5 我国电影企业投融资策略建议12
5.1 投融资机制平台化发展12
5.2 培养复合型人才13
5.3 完善法制环境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图1:历年票房收入4
图2:历年观影人数4
表1:华谊兄弟早期部分电影融资情况8
表2:华谊兄弟银行贷款和银行总成本10
表3:华谊兄弟近三年财务数据变化12
1 引言
文化产业包括影视、电视等产业,其中电影产业可谓是领导者。它具有辐射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电影产业自身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想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将是重中之重,而电影企业又是此产业中最核心的角色。电影产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产业,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风险与收益并存,同时又易受到市场、观众、娱乐等方面的影响。一部电影从剧本到最后上映所需要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大的,而预期收益极难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握,因此资金在无论是生产制作,还是创新发行,抑或推广宣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影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选定最合适的投融资策略以获得最有利的投融资收益。
2 相关理论基础
本部分主要阐述企业投融资理论,从早期到现代,并将投融资理论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不断调整投融资策略,促进企业的完善发展。
2.1 早期投融资理论
首先是净营业收益理论,它的内容是,无论资金结构如何变化,均不会影响企业价值,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净营业收益。该理论的观点是即使财务杠杆更动幅度越来越大,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因此而有所变动,最终公司的总价值也是恒定稳固的。这是由于企业通过财务杠杆提高负债份额时,虽然负债资本成本和股本成本相比是低于它的,但由于负债的存在使得权益资本的风险快速增加,结果就是增加了权益成本,因此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不会与负债比率反方向变动,最后则是没有变化。因而,公司没有有效措施能利用财务杠杆转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无法经过改变资本结构提高公司价值。
其次是传统折衷理论,该理论是这样说的,即使企业为了提高权益成本而使用财务杠杆,但却不会百分百的抵消利用低成本率的债务所拥有的好处,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而增加企业总价值。然而,假如过度的利用财务杠杆,即使企业存在债务的低成本,也不会抵消掉所提高的权益成本,这就导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回升。随之带来的影响是债务成本的提高,由于它和权益成本的同方向增减变化,所以导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线先下降后上升,即U型结构,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曲线中的最低点,也就是曲线中的转折点,此时的负债比率即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最后是净收益理论,该理论在早期企业价值理论中的是一种比较偏离规范化的形式。此理论表明,提高债务资本与企业财务杠杆比率可以将企业价值发展到最大值。支撑这个理论存在的一个假设基础,那就是,即使增加债务资本和财务杠杆比率,对于企业来说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债权人也毫无保留的相信企业的信用能力。在这样的一个假设基础下,企业债务资本价值越来越大,那么企业价值也越来越大。但是,假设提高了公司的债务资本、增加了财务杠杆比率,那么公司所面临的融资风险是一个必须面对处理的现实问题。此理论的假设条件与公司融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很密切的相符。因为,该理论认为,当公司全部资金全部来自债务资本融资时,就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然而,当企业全部资本全部来自债务资本时,该理论依旧无法解决企业信用能力的确立问题。
2.2 现代投融资理论
2.2.1 代理成本理论
首先是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形成的原因是为了调查研究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的联系。这种理论的观点是,公司债务的违约成本是与债权人的监督成本是同方向变动的,比如公司债务资本的数值越来越大时,债务人的监督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债权人在利益最大化的刺激下会想要更高的利率。而最终承担代理成本的人是股东,因此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比率过高的结果就是降低股东的价值。因此根据代理成本理论的原理,为了更大程度的增加股东的价值,企业应该保证资本结构中含有适度的债务资本。
2.2.2 控制权理论
其次是控制权理论虽然企业处于董事会的控制之下,而董事会又是股东选举产生的,但实际上,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要弱于正式规章的规定。本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对企业的控制权密切相关,因此对企业控制权有偏好的经理人可以通过调整融资结构来达到获得更多控制权的目的,这就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直接将未分配利润作为融资的来源对于希望获得更多控制权的经理人最为适用。他们对融资方式的偏好程度排序依次为:内源性融资,股票发行,债券发行,银行贷款。但是,以上顺序对于企业治理是不利的,对于企业治理有利的最优融资顺序恰恰是反过来的。如果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最优的方式是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
2.2.3 信号传递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