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管理(附件)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许多跨国公司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财务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财务信息质量差、人才流失等问题,因此财务变革迫在眉睫。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对解决上述这些财务困境发挥这巨大的作用,它将不同区域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费用报销、资金支付等业务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实体——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与报告,通过流程再造和制定统一的规则对不同实体中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业务予以标准化,可实现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整合,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客户对财务信息的满意度,发掘财务人员的最大潜力。中兴通讯集团是国内较早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集团,因此,它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本文通过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阐述,探讨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加以识别,最后对中兴通讯集团存在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财务共享服务理论概述及其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管理现状和对其存在风险的识别;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2 相关理论概述 5
2.1财务共享服务理论概述 5
2.1.1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与发展 5
2.1.2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及特点 5
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6
2.2.1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含义 6
2.2.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7
2.3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特点 7
3 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分析 9
3.1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现状 9
3.2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识别 10
4 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4.1提高各项信息化整合水平 12
4.2不断改进财务共享服务流程 12
4.3创建学习型的财务共享服务团队 13
4.4加强服务领域的拓展和服务产品的创新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现象愈加常见,并且规模不断增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了企业进一步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使其长期发展能力及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但在这一背景下,财务成本高、效率低下、信息质量较差等问题也愈加凸显,诸如强化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业务单元的财务管控,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等问题,成为大型集团公司钻研的课题。于是,如怎样才能降低创建成本,怎样保障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子公司战略目标协同一致等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需求下,共享服务管理模式(FSSC)应运而生,己被更多跨国公司、集团公司所采纳,正日渐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主流。
中兴通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已跻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和“中国最佳品牌20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兴通讯集团也正面临着如上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财务战略上的进一步改进,中兴通讯集团是国内较早使用财务共享的企业集团,虽有成功经验,但因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在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实践的时间尚短,因此,在运行中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还会存在一些较难规避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现状、风险识别及分析、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代表性,还可为国内其他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帮助其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率、强化财务决策支持功能的目的。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近十几年来开始流行,成为集团企业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为解决集团企业因为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沉重的基础财务业务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同时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本文探讨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风险,并分析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最后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2.2研究意义
随着当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兴通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讯制造业上市公司,正面临来自内外部的挑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适时对财务管控作出调整,以支撑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中兴通讯集团建立财务共享的时间较早,在有许多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分析、风险分析与识别、提出对策,以及未来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代表性,可为国内其他企业未来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帮助其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强化财务决策支持功能的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共享服务这个理论成果上来说,国内的研究是远远滞后于国外欧美地区的。相比于国内的研究成果,国外众多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财务共享概念研究。对于财务共享的研究国外相比国内时间较早,内容也较为丰富。Moller最早于1997年在提出:共享服务中心。[1]2003年,Bryan Bergeron他认为:共享服务 是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它集中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像企业一样竞争,只不过竞争的环境转换为了企业内部,它有它自己的管理结构绩效目标,以达到一些效果,比如说提高服务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优化标准、改善服务为目标。他把这种业务单元叫做共享服务中心。[2]2011年,Jasen和Rothwell等人提出,共享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经营战略,它是具有长期性的。它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再配置,对分散的东西进行集中来体现竞争力。[3]2012年,Johnson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一个集中处理的过程,一个将人员技术整合的过程,它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将会产生规模经济的财务业务放到一起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4]
(2)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研究。1996年,Donna K指出,共享服务可以减少业务经理的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战略性的业务规划。[5]2009年,Daniel C. Melchior J讨论了共享服务各个单元的功能,共享服务的先进的理念,流程的再造等具有优势的方面。2010年,Denburgh在《Doing more with less》中指出,财务共享服务的核心在于不增加或简化财务人员人数的前提下,使企业的价值增长,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6]
(3)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与关键因素。Leland(2001)指出,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突破性和创造性在于通过一定程度的流程再造,企业将非核心的财务职能部门进行集中,重点更加明白,思路更加清晰。[7]Connell R (2009)提出,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介于企业的业务单位和SSC中的一种中介单位,重点就在于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Hirschfield R (2010)认为,基于流程再造的理论,将重复单一的服务机构重新打散,不再分散在各个区域,进行统一的集中,安排统一的机构也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效果。因为原来的职能单位分散在各个业务单位里,集中后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的效果。[8]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2 相关理论概述 5
2.1财务共享服务理论概述 5
2.1.1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与发展 5
2.1.2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及特点 5
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6
2.2.1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含义 6
2.2.2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7
2.3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特点 7
3 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分析 9
3.1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现状 9
3.2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识别 10
4 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4.1提高各项信息化整合水平 12
4.2不断改进财务共享服务流程 12
4.3创建学习型的财务共享服务团队 13
4.4加强服务领域的拓展和服务产品的创新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现象愈加常见,并且规模不断增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了企业进一步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使其长期发展能力及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但在这一背景下,财务成本高、效率低下、信息质量较差等问题也愈加凸显,诸如强化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业务单元的财务管控,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等问题,成为大型集团公司钻研的课题。于是,如怎样才能降低创建成本,怎样保障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子公司战略目标协同一致等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需求下,共享服务管理模式(FSSC)应运而生,己被更多跨国公司、集团公司所采纳,正日渐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主流。
中兴通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已跻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和“中国最佳品牌20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兴通讯集团也正面临着如上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财务战略上的进一步改进,中兴通讯集团是国内较早使用财务共享的企业集团,虽有成功经验,但因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在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实践的时间尚短,因此,在运行中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还会存在一些较难规避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现状、风险识别及分析、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代表性,还可为国内其他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帮助其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率、强化财务决策支持功能的目的。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近十几年来开始流行,成为集团企业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为解决集团企业因为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沉重的基础财务业务处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同时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本文探讨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风险,并分析了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最后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2.2研究意义
随着当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兴通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讯制造业上市公司,正面临来自内外部的挑战,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适时对财务管控作出调整,以支撑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
中兴通讯集团建立财务共享的时间较早,在有许多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兴通讯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现状分析、风险分析与识别、提出对策,以及未来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代表性,可为国内其他企业未来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以帮助其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强化财务决策支持功能的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共享服务这个理论成果上来说,国内的研究是远远滞后于国外欧美地区的。相比于国内的研究成果,国外众多文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财务共享概念研究。对于财务共享的研究国外相比国内时间较早,内容也较为丰富。Moller最早于1997年在提出:共享服务中心。[1]2003年,Bryan Bergeron他认为:共享服务 是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它集中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像企业一样竞争,只不过竞争的环境转换为了企业内部,它有它自己的管理结构绩效目标,以达到一些效果,比如说提高服务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优化标准、改善服务为目标。他把这种业务单元叫做共享服务中心。[2]2011年,Jasen和Rothwell等人提出,共享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经营战略,它是具有长期性的。它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再配置,对分散的东西进行集中来体现竞争力。[3]2012年,Johnson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一个集中处理的过程,一个将人员技术整合的过程,它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将会产生规模经济的财务业务放到一起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运营成本。[4]
(2)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研究。1996年,Donna K指出,共享服务可以减少业务经理的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将精力更多的放在战略性的业务规划。[5]2009年,Daniel C. Melchior J讨论了共享服务各个单元的功能,共享服务的先进的理念,流程的再造等具有优势的方面。2010年,Denburgh在《Doing more with less》中指出,财务共享服务的核心在于不增加或简化财务人员人数的前提下,使企业的价值增长,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6]
(3)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与关键因素。Leland(2001)指出,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突破性和创造性在于通过一定程度的流程再造,企业将非核心的财务职能部门进行集中,重点更加明白,思路更加清晰。[7]Connell R (2009)提出,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介于企业的业务单位和SSC中的一种中介单位,重点就在于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Hirschfield R (2010)认为,基于流程再造的理论,将重复单一的服务机构重新打散,不再分散在各个区域,进行统一的集中,安排统一的机构也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效果。因为原来的职能单位分散在各个业务单位里,集中后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的效果。[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