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企业经营方式的swot分析以荣氏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 近年来,家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的正视与关注。而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大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它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也慢慢暴露出来了,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以荣氏集团家族式经营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分析法系统地分析荣氏集团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针对荣氏集团的劣势及面临的外部威胁提出完善荣氏集团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科学的决策和授权体系机制、优化荣氏集团的融资环境等相应的解决方案。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国内研究现状 1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2 相关概念论述
2.1 家族企业的界定 4
2.2 企业经营方式的概念 4
2.3 SWOT分析法的含义 4
3 荣氏集团经营方式的现状及SWOT分析
3.1 荣氏集团经营方式的现状 5
3.1.1荣氏集团组织机构建设 5
3.1.2荣氏集团经营管理者的选择 5
3.1.3荣氏集团专业化发展战略 5
3.2荣氏集团经营方式的SWOT分析 6
3.2.1优势(Strength)分析 6
3.2.2劣势(Weakness)分析 6
3.2.3机遇(Opportunity)分析 7
3.2.4威胁(Threat)分析 7
4 促进荣氏集团经营的策略
4.1优化荣氏集团的融资环境 8
4.2建立科学的决策和授权体系机制 8
4.3完善荣氏集团的人才支撑体系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我国当代家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而兴起的一种企业形态,自从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之后,已经得到较快地发展,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都显示着家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完善荣氏集团的人才支撑体系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我国当代家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而兴起的一种企业形态,自从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之后,已经得到较快地发展,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都显示着家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其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家族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活力,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弊端就会严重的阻碍家族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以荣氏集团为例,对家族式企业进行分析,分析荣氏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的在于指出家族企业在未来生存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威胁,对此,我们提出相应的方案和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家族企业受到广泛关注,家族企业的弊端也随着其发展而日益显露,通过对荣氏集团经营方式问题的研究,分析家族企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荣氏集团成败的经验,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家族企业研究开始急剧升温,理论界对家族企业的关注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是家族企业继承问题;1996年以后,家族企业治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家族企业治理研究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从不同角度对家族企业治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中国的家族企业治理研究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而兴起的,这方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是缺失的,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关于家族企业治理的 研究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1]。在我国,1998年以前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较少,1998年以后,则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1998年以前,国内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较少,这部分是因为在人们内心中存在的“意识形态歧视”,部分原因是绝大多数家族企业以一种变相的或潜伏的形态存在。1998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天通股份为代表的家族企业的直接上市,国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
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的结合体。它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表现为一种连续的状况,包括从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可分离的紧密持有形式到企业上市后家庭成员对企业资产和经营管理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其规模可小至家庭式作坊,也可大到成为一个“企业帝国”,其形态大致有单一业主制、家(庭)族成员共有的纯家族制、家(庭)族成员吸纳泛家族成员及其资本的泛家族制、家(庭)族成员保持控制权的股份制企业,乃至家族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上市公司等几种形态[3]。
学者沈红在《对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认为,当前改革开放己有30多年,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严竣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仍不够大[4]。特别是现阶段很多家族企业的创始人由于年龄问题己经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既要保持家族企业的发展动力,又要保持其家族性质,不得不说家族企业面临着重大考验[5]。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研究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文献及著作不是很多,沈红在《对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对家族企业提出政府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家族企业培养接班人受到阻碍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对庞大的荣氏集团,政府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但是对于荣氏集团来说培养接班人是个长期任务,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不是说变就能变,所以我们为了保持其家族性质,为了使家族企业经营方式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提高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以及提升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家族企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Berghe和Carchon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是家族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此外,国家的政策,税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也会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6]。如学者Fostor和Fleenor估计,美国当年的财产税率对家族财富积累的副作用好比67%的个人所得税率和67.85%的公司所得税率所造成的副作用。这样高的财产税负严重地削弱了企业家精神[7]。美国学者Wagner(1996)指出,过高的财产税负对家族企业具有惩罚作用。Davis(1996)通过对美国与芬兰、智利等的财产税比较,指出财产税对家族企业的继承具有巨大的副作用,美国过高的财产税导致不少家族甚至需要卖掉全部或部分家族企业以支付财产税。美国理论界的财产税研究热随着国会1998年通过合格家族企业利益法案(OFOBI)而呈减退趋势。OFOBI规定,财产税统一扣除额每年不得超过130万美元[8]。
国外研究者Bukart对世界各国家族企业管理继承模式进行了分析慨括。在美国,家族企业创始人一开始就会雇用职业经理人。直到退休时,他们之间仅维持最低限度的所有权。而Berle和Means指出美国家族企业创始人退休后,其职业经理人完全控制了企业的所有权。另一边西欧家族企业创始人退休后,企业所有权会继续留在家族中,若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