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_以上市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_以上市公司为例[20191229210536]
摘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信息披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单一的财务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显现。而当下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内涵,披露理论、披露内容以及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值得探究。
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首先对非财务信息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选取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为止在沪深两市上市的苏州市17家机械设备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收集整理了样本公司2012年披露的非财务信息,据此了解非财务信息研究现状并具体分析了苏州市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结合数据解析了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种种问题,文章最后从理论研究、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政府角度以及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有针对性地对规范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苏州市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文献综述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3
2.非财务信息相关理论 5
2.1非财务信息的涵义 5
2.1.1非财务信息定义 5
2.1.2非财务信息的特点及作用 5
2.2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理论 6
2.3.1委托代理理论 6
2.3.2决策有用观 7
2.3非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 7
3.苏州市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 9
3.1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现状 9
3.2经营业绩说明披露现状 10
3.3社会责任披露现状 10
3.4前瞻性信息披露现状 12
3.5核心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披露现状 13
4.影响苏州市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 14
4.1非财务信息披露缺乏量化标准和衡量体系 14
4.2自愿披露性为管理层非财务信息披露提供可乘之机 14
4.3非财务信息披露可能违背成本效益原则 15
4.4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监管不健全 16
5.规范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议 17
5.1加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 17
5.2增加强制性披露并完善追究机制 17
5.3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非财务信息意识 17
5.4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18
6.附录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一度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但近年来因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虽然企业正面临着不小危机,但危机背后也意味着潜藏了巨大的机遇。正是因为处于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普通财务信息的披露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了解公司现状的需求,而非财务信息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目前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逐渐成为诸多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相应的投资者对非财务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对确保非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的要求也在逐步加深。
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负有最大的责任,同时公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对促进非财务信息公开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另外,各层级的监管部门对非财务信息提高重视程度也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由此可见,影响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十分多样,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齐抓共管。
1.2研究意义
首先了解非财务信息是阅读财务报表的前提条件。非财务信息不仅令使用者及时了解到上市业务的复杂性、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的原因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等讯息,也可以对上市形成的不同财报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等主要事项进行解释说明。
其次非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了财务信息的缺陷。财务报表所能提供的仅仅是一些有限的历史数字信息,使用者无法从中获取更有决策性战略性的信息。但非财务信息中那些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等,将利于普通投资者们更好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正确评价企业发展所拥有的机会和面临的风险,从而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于企业来说,公开披露非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市场公信力,树立负责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非财务信息可以有效遏制财务信息造假。一旦相关部门对非财务信息做出及时有效的强制性披露要求,能够强有力的压缩信息在内幕交易者手中的流转的余地,使得他们减小机会甚至没有机会来进行内幕操作,这对提升市场交易透明度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笔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非财务信息一方面能令公众对上市公司有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企业的讯息更为透明的地展现给社会大众,有效促进了公众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又便于有关部门利用非财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和调控。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研究,非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通过对企业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的会计报告的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如今资本市场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的现状。另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也相当不足。当前国内对于非财务信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第一,当前学者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实的研究存在三种倾向。一种是通过区别表外披露和表内确的层面来进行研究,表外披露的实质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这两方面,但研究大多只着眼于表外披露的某一特定部分,并未形成全面的研究。例如学者耿建着重于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进行研究;葛家澍则对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可以采用色彩模式的新概念;而学者王蕙芳就上市公司管理层分析讨论层面做了一系列的事件研究。二是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表达方式和自愿性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何卫东从自愿信息披露角度上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了自愿信息披露中非财务信息所占比例大于财务信息,并把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学者孙蔓莉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表达形式的研究,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划分为两类,即数字信息和语言信息。在此基础上从上市公司的语言信息表达对管理行为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三是从建立非财务信息的量化体系方面进行的研究。如吴宪立等学者,通过分析对企业价值存在影响的要素和会计报告的局限性,证实了“特殊的独立性资源”对企业展现其价值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研究了会对企业价值造成重大影响的那些非财务信息,更针对非财务信息应该如何量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二,非财务信息的应用。非财务信息的应用作为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的一大重点,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他们的研究大体上是围绕以下3个层面开展的。第一是通过评价企业业绩对非财务信息展开研究,学者仲晓峰站在企业业绩评价的角度认为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第二是站在加强企业内部治理角度对非财务信息进行研究,李敏认为不论是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还是战略管理都要依靠大量的非财务信息。三是从非财务信息对企业风险控制的影响层面研究。如雷振华研究了非财务信息对财务预警的影响;王宗军选取了60家上市公司,结合公司的非财务信息和财务预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财务危机风险预测模型中加入了非财务信息之后,股票价格变动走势与分析结果的吻合性更大。
通过以上种种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非财务信息研究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但在各层面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意见。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对非财务信息的本质及性质探究不够,导致对定义不能达成共识;二是传统财务会计思想对学者的研究存在束缚;三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分析对财务数据过分依赖。
1.3.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国外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曾对非财务信息的表外披露状况进行过系列调研,调查包括了8类非财务信息总共多大40种。此次调研发现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做出评价时,非财务信息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机构发现非财务信息披露较好的上市公司通常会更容易募集到资金。通过问卷调查,安永还对受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非财务信息进行了总结,按关注度的强弱做出了排序,这份调查对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对研究非财务信息都提供了有力的数字依据。但安永在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列举方式来确定非财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成了此项调查最严重的缺陷,安永忽视了从理论高度对非财务信息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同时,安永所列举的调查内容中也缺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非财务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