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服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和发展以太平鸟公司为例
首先介绍何为财务共享服务以及其发展和模式和具体实施流程,接着介绍互联网新技术——云计算的定义和实施框架,并讲述互联网新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然后选取在服装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太平鸟公司,简述公司品牌,分析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对其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了太平鸟公司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过程、主要框架、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建议,如打通内部岗位隔阂、创新工作分配模式、加强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理念的培训。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互联网新技术和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4
2.1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4
2.1.1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 4
2.1.2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 5
2.1.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具体实施流程 5
2.2互联网新技术的理论概述 6
2.2.1互联网新技术简介 6
2.2.2互联网新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影响 6
3.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及实施 8
3.1太平鸟公司简介 8
3.2太平鸟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分析 8
3.3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过程 8
3.4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框架 9
3.4.1财务共享服务传统框架 9
3.4.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组织架构间关系 9
3.4.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岗位设计 9
3.4.4本地财务相关岗位设计 10
4.“互联网+”背景下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1
4.1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情况 11
4.2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11
5.优化服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方面的对策建议 13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内部岗位隔阂必须打通 13
5.2工作分配模式创新 13
5.3加强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理念的培训 13
5.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3
6.研究结论与展望 15
6.1研究结论 15
6.2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当前社会中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一些结合性的研究。一方面,管理会计的高速有效发展离不开财务共享服务。尤其是信息化的财务共享服务能给企业带来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基础财务服务,优化人员结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关注更为高端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其本身就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除了能推动企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财务共享服务的助力,这还能解决如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问题这些在没有使用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时会出现的难题(熊磊,2015)。因此,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即符合政策的倡导,又符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求,不仅能够引导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进创建管理会计信息化,还能推动企业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继而向价值型财务转型,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同步发展。
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鸟”),采取“直营与加盟为主,代理为辅”的销售模式,前后共开设了3000多家线下门店。随着业务和组织的扩张,公司不断感受到来自财务管理方面的压力。具体表现如下:①没有制定统一会计核算标准和核算流程,在财务核算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待提高;②有复杂和庞大的资金业务量,过多的收款方式使对账十分困难;③设立的资金账户过多,无形中在资金方面增加了归集和下拨的成本;④过多的财务人员造成了财务管理费用的增加;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太平鸟公司作为服装行业领域的代表性公司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与改善,可以直观地看到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该如何改善自身财务核算问题。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Barbara E.Quinn(1998)认为共享服务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划分不同模式的标准,由此将共享服务从低到高划分为基本的、市场的、高层次的市场和独立的业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所采用的模式将经历从最初的模式向高级模式的转变。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模式是初级模式,中间模式包括市场模式和高级市场模式,独立经营模式则是其最终极的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演变,其功能已经从原来的通过集中管理财务服务实现规模经济,转变为以独立的业务单位提供服务来实现盈利。
Marjorie Derven(2011)研究找出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即要坚持中心服务理念与企业的使命相一致,倡导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氛围、制定严谨细致的执行战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定期实施绩效考核,以此保障财务共享服务能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Martin W(2011)采用的方法结合了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并整理了回收的问卷数据,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的关键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发现有六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战略规划、选址决策、组织架构、流程管理、服务水平协议和变革管理者。
1.2.2国内研究现状
承载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刘汉进(2004)考虑到共享服务需要创建一个单独的实体,提出将存在于各个业务单元中需要专业知识的事务性活动(包括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这种安排不仅是不同服务的重新整合,也是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组合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贾廉(2005)将共享服务视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独立的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处理跨地区、跨组织的业务,为集团内的公司提供专业的技能服务。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2008)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法人为基础、独立于法人的财务组织,具有独立的核算职能。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3.1研究内容 2
1.3.2研究方法 3
2.互联网新技术和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4
2.1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4
2.1.1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 4
2.1.2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 5
2.1.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具体实施流程 5
2.2互联网新技术的理论概述 6
2.2.1互联网新技术简介 6
2.2.2互联网新技术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影响 6
3.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及实施 8
3.1太平鸟公司简介 8
3.2太平鸟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分析 8
3.3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过程 8
3.4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框架 9
3.4.1财务共享服务传统框架 9
3.4.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组织架构间关系 9
3.4.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岗位设计 9
3.4.4本地财务相关岗位设计 10
4.“互联网+”背景下太平鸟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1
4.1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情况 11
4.2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11
5.优化服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方面的对策建议 13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内部岗位隔阂必须打通 13
5.2工作分配模式创新 13
5.3加强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理念的培训 13
5.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3
6.研究结论与展望 15
6.1研究结论 15
6.2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当前社会中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一些结合性的研究。一方面,管理会计的高速有效发展离不开财务共享服务。尤其是信息化的财务共享服务能给企业带来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基础财务服务,优化人员结构,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关注更为高端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其本身就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除了能推动企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财务共享服务的助力,这还能解决如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问题这些在没有使用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时会出现的难题(熊磊,2015)。因此,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即符合政策的倡导,又符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求,不仅能够引导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进创建管理会计信息化,还能推动企业从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继而向价值型财务转型,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同步发展。
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鸟”),采取“直营与加盟为主,代理为辅”的销售模式,前后共开设了3000多家线下门店。随着业务和组织的扩张,公司不断感受到来自财务管理方面的压力。具体表现如下:①没有制定统一会计核算标准和核算流程,在财务核算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待提高;②有复杂和庞大的资金业务量,过多的收款方式使对账十分困难;③设立的资金账户过多,无形中在资金方面增加了归集和下拨的成本;④过多的财务人员造成了财务管理费用的增加;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太平鸟公司作为服装行业领域的代表性公司之一,通过研究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与改善,可以直观地看到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该如何改善自身财务核算问题。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Barbara E.Quinn(1998)认为共享服务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划分不同模式的标准,由此将共享服务从低到高划分为基本的、市场的、高层次的市场和独立的业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所采用的模式将经历从最初的模式向高级模式的转变。财务共享服务的基本模式是初级模式,中间模式包括市场模式和高级市场模式,独立经营模式则是其最终极的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演变,其功能已经从原来的通过集中管理财务服务实现规模经济,转变为以独立的业务单位提供服务来实现盈利。
Marjorie Derven(2011)研究找出了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即要坚持中心服务理念与企业的使命相一致,倡导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氛围、制定严谨细致的执行战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定期实施绩效考核,以此保障财务共享服务能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Martin W(2011)采用的方法结合了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并整理了回收的问卷数据,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的关键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发现有六大关键因素,分别是:战略规划、选址决策、组织架构、流程管理、服务水平协议和变革管理者。
1.2.2国内研究现状
承载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刘汉进(2004)考虑到共享服务需要创建一个单独的实体,提出将存在于各个业务单元中需要专业知识的事务性活动(包括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处理。这种安排不仅是不同服务的重新整合,也是一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组合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贾廉(2005)将共享服务视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独立的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处理跨地区、跨组织的业务,为集团内的公司提供专业的技能服务。张瑞君、陈虎、胡耀光等(2008)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法人为基础、独立于法人的财务组织,具有独立的核算职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