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相关理论分析 1
2.1 财务治理的定义 1
2.2 财务治理的目标 2
3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弊端分析 2
3.1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现状 3
3.1.1 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3
3.1.2 财务治理效率低下 3
3.1.3 资本实力较弱 3
3.2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弊端原因分析 4
3.2.1 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 4
3.2.2 投资决策缺乏科学论证 4
3.2.3 信用等级低导致融资困难 5
4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 5
4.1 建立明确的财务治理导向机制 5
4.2 建立并完善财务治理结构 6
4.3 健全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7
4.3.1 合理配置财务治理权限 7
4.3.2 设计合理的薪酬与考评机制 7
4.3.3 加强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考核 7
4.3.4 建立人才发展的竞争机制 8
4.4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8
4.5 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 8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而有一些中小企对的财务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融资难、发展环境欠佳、内部管理不善等,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其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的税制不规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缺少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渠道单一等。内部原因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比较低,财务机构设立不合理,财务管理融资、投资、营运资金等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不完善。纵观研究中小企业的文献,涉及到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的相关文献很少,财务治理是基于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以及财务人员配置等结构性问题的制度安排,是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其要求对公司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并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多层次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程序、制度和行为设计与规范。如今的中小企业要想摆脱自身的财务治理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通过详细的了解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财权配置,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的选择,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对策,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2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相关理论分析
2.1 财务治理的定义
关于财务治理的定义,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倾向于认同伍中信的观点。伍中信(2004)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产权中的核心部分——以财权为纽带,逐步确立各财务主体在财权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各财务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1]而徐秀莉(2013)认为,财务治理是在企业资本结构的基础上,以股东作为主要的治理主体,对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一套完整的制约、激励、有效的制度规范,通过规范财务治理行为,以改善财务运营指标为直接目标,达到提高企业运营效益,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作规范。[2]
财务治理有狭义与广义解释,狭义财务治理,一般指财务内部治理,尤其是特指财务治理结构,由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利机构对企业财务权利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广义财务治理,一般是指企业采取共同治理,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企业财务进行治理。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财务治理可以归结为:财务治理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政府、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在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财务利益分配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划分权限,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治理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2.2 财务治理的目标
徐秀莉(2013)认为,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治理的目标要从属于财务总体目标,财务治理的最终财务目标还是追求本金增值,取得相应的财务收益。从公司治理角度,财务治理目标主要体现为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促进科学财务决策。[2]张敦力博士(2002)则认为,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3]而衣龙新(2004)认为,财务治理目标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是财务治理体系要取得的最终运作成果,也是财务决策科学及本金增值的根本保证。[4]
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财务治理目标就是财权的最优配置,从权力角度为财务目标服务。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小企业的治理机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内部治理,而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主要的目标是明确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企业之间和所有密切联系党的利益,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决策,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利益。
3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弊端分析
治理结构的问题,不只是大企业需要注重,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关注。因为只有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以节省更多的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其财务治理结构没有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很多问题。
3.1 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现状
3.1.1 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组成方式,大多是家庭,兄弟,同事或同学和其他朋友组成,容易导致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混乱。企业要完善内部治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目标,降低企业的风险,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鼓励管理人员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调整经营战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不够成熟,企业内部符合企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和结构不够健全、完善,因此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保证企业以及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行,并且由此造成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权利大多集中在企业所有者手上,而中小企业的所有者本身就不太重视企业的内部治理,他们往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企业产品的销售当中,只要对产品的销售量满足,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就行。我国的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仍然简单粗放,彭薇(2012)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包括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内的会计核算程序并能得到保证,从而严重影响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使财务信息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二是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据对中小企业的有关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就根本没有设置,无法形成对财务的严格管理,很容易造成资产的内部盗用和流失。[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