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在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应用(附件)
摘 要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全球排名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1989年,三一集团正式创立,公司名称源于创业初期提出的"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愿景。三一以"品质改变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管理这些生产要素都必须科学配比。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制造企业更应该借助信息化、网络化和金融化这种新型经济体系,不断改善公司的制造结构,促进运营成本控制体系水平的提高。 本文以成本控制控制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首先,详细介绍三一重工公司成本控制现状,指出该现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分析三一重工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认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薄弱、人力管理失控、成本控制管理的片面性;最后,从三方面系统提出三一重工公司成本控制优化的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目的 1
1.1.2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4
2.1成本控制的概念 4
2.2成本控制的类别 4
3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6
3.1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概况 6
3.2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6
3.2.1公司营业成本分析 6
3.2.2公司期间成本分析 7
4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9
4.1.1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薄弱,控制机制不健全 9
4.1.2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失衡,影响了成本控制 10
4.1.3成本控制管理的片面性 10
5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2
5.1.1提高成本管理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12
5.1.2注重人才的引用与管理,从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2
5.1.3加强成本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增加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成本控制在制造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制造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三一重工逐步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但也不能避免三一重工和中国制造业与国际高科技制造业和跨国制造业集团之间巨大的差距。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控制问题,中国制造业和三一重工公司必须对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三一重工公司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更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对此,本文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原材料、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造企业对在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应对机制,从而帮助制造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制造运行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1.2 选题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劳动力、技术、管理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经济体系的灵魂,没有有效成本控制的企业一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被淘汰。重视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建立、创新和管理,对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有助于改变三一重工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生产线的调整和优化,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只有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两本著作《竞争优势》和《竞略》中提出利用企业的价值链获取竞争优势,价值链思想后来被成功地用在对企业战略成本分析上,成为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管理会计著名学者杰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麦克尔.波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系统化、具体化。1998年,美国罗宾.库泊在美国《管理会计》杂志上发表了一年的连载,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一成划。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是指企业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规划设计、供应、生产和售后服务等阶段发生的足以影响成本的诸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制定出目标,对实际发生的耗费进行限制和管理,并将实际耗费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完成预定目标成本的一种控制系统。
19世纪末,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制造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企业再不能够单纯依赖经验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制定成本控制标准,以加强成本控制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伴随科学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成本会计逐步由简单的事后核算向兼有成本核算和控制共同管理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技术方法逐渐被引入管理会计,成本控制的职能由事后被动核算发展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反馈。
国外有关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早,而且比较成熟,目前成本控制在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普遍得到了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有关企业成本控制的组织、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档次成本法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将成本控制的研究分为几个档次,然后再将各种档次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指定出各种档次下的材料消耗用支出定额,并以各责任成本中心责权范围为依据核定责任中心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以达到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我国关于成本控制的探索远不及于国外学者,而成本控制应对机制的建立必须要以实证研究的专业知识为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学者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在成本控制的实证研究方面缺乏对综合效应的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目的 1
1.1.2 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4
2.1成本控制的概念 4
2.2成本控制的类别 4
3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6
3.1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的概况 6
3.2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6
3.2.1公司营业成本分析 6
3.2.2公司期间成本分析 7
4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9
4.1.1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薄弱,控制机制不健全 9
4.1.2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失衡,影响了成本控制 10
4.1.3成本控制管理的片面性 10
5 三一重工股份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2
5.1.1提高成本管理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制 12
5.1.2注重人才的引用与管理,从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2
5.1.3加强成本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增加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成本控制在制造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制造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三一重工逐步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但也不能避免三一重工和中国制造业与国际高科技制造业和跨国制造业集团之间巨大的差距。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控制问题,中国制造业和三一重工公司必须对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三一重工公司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更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对此,本文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原材料、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造企业对在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应对机制,从而帮助制造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制造运行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1.2 选题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劳动力、技术、管理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经济体系的灵魂,没有有效成本控制的企业一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被淘汰。重视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建立、创新和管理,对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有助于改变三一重工相对落后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生产线的调整和优化,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只有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两本著作《竞争优势》和《竞略》中提出利用企业的价值链获取竞争优势,价值链思想后来被成功地用在对企业战略成本分析上,成为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国管理会计著名学者杰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麦克尔.波特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系统化、具体化。1998年,美国罗宾.库泊在美国《管理会计》杂志上发表了一年的连载,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一成划。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理论是指企业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规划设计、供应、生产和售后服务等阶段发生的足以影响成本的诸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制定出目标,对实际发生的耗费进行限制和管理,并将实际耗费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完成预定目标成本的一种控制系统。
19世纪末,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制造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企业再不能够单纯依赖经验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制定成本控制标准,以加强成本控制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伴随科学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成本会计逐步由简单的事后核算向兼有成本核算和控制共同管理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技术方法逐渐被引入管理会计,成本控制的职能由事后被动核算发展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反馈。
国外有关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早,而且比较成熟,目前成本控制在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普遍得到了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有关企业成本控制的组织、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档次成本法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将成本控制的研究分为几个档次,然后再将各种档次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指定出各种档次下的材料消耗用支出定额,并以各责任成本中心责权范围为依据核定责任中心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以达到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我国关于成本控制的探索远不及于国外学者,而成本控制应对机制的建立必须要以实证研究的专业知识为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学者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在成本控制的实证研究方面缺乏对综合效应的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