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探究_以江苏飞利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
营改增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探究_以江苏飞利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20191229210108]
摘要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整体效益与行业的成本效率密不可分。“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它的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起到很大的完善作用,可以减少重复征税的现象,并且可以促进物流服务外包发展、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本文从“营改增”政策解读入手,以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作为铺垫,结合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公司试点企业的实例,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在实践中建立新税制下的纳税均衡点,使得企业能够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降低纳税风险和经营成本,减轻其生存压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能真正从税改中获利。文章最后探讨了在营改增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营业税增值税物流业发展方向应对策略
Key words: Business Tax ;Value-added Tax; Tax economy; Logistics industry;Reform; Direction; Strategies目录
1. 引言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外研究现状1
1.2.2国内研究现状2
1.3基本概念2
1.3.1营业税2
1.3.2增值税2
2. 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解读4
2.1设计思路4
2.2地区选择4
2.3改革时间图4
2.4税制安排5
2.4.1税率变化5
2.4.2计税方式5
2.4.3计税依据5
3.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税改分析6
3.1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6
3.2营改增前后物流业税制状况对比6
3.3“营改增”后物流业税收存在的问题7
3.3.1现代物流业未被明确界定8
3.3.2现代物流业的税制和管理体系并不完善8
4. 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案例分析----以江苏飞力达为例9
4.1公司简介9
4.2营改增对公司税负均衡点的影响分析9
5. “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及应对策略14
5.1物流业发展方向 14
5.1.1营改增迫使代开发票物流企业转型14
5.1.2物流公司规模化趋势14
5.2“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业的应对策略15
5.2.1合理运用营改增,开通新贸易渠道15
5.2.2 强化培训,企业用好用活营改增各项政策15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的世纪,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东部沿海地区,遭遇成长困惑和转型困难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调整经济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11年十一月,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制定了,范围广泛,针对性强,的大力度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上海部分地区和行业在2012年1月1日进行营改增改革试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与增值税分开征收中固有的缺陷和不合理性日益明显,不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当前,联系营改增改革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地进行营改增试点工作。营改增,能够完全增值税税务链,降低双重现象,降低企业税负压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减低物价,减轻通货膨胀。增值税的征收,营业税的废除,可以减少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的压力,促进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税收改革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主辅分离,减轻负担,而生产性服务业也能够获得机会加速发展。而第三产业劳动力产品出口时能够进行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增加中国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爱伦.A.泰勒(1992)在其《增值税一国实践和问题》一书中列举了欧盟一些国家在在增值税纳税政策中一些可能会被区别对待的五种情况的特殊处理方法,其中五例:“褒奖”性商品,难征收货物及劳务,零售商和小业主,与农业。他认为,在综合征收成本的角度下,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而不是降低或者减免税收的方式处理“褒奖”性货物;对于难征收的货物以及劳务活动应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灵活地处理零售商及小业主。另一方面,他认为只在出口及制造部分征收增值税,税基太小导致链条断裂,应对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整体征收增值税,当劳务成为一种生产投入时,也应对其增收增值税。[1]
斯蒂芬.R.刘易斯(1998)在《寻求发展的税收原则与应用》中,认为增值税是一种采用抵制免制可以抵免以前每一加工和分配阶段所依旧支付的税额的零售税。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了周转形成的重复征税。征收易管理、税基广的增值税能够大大降低其他销售税固有的不有利影响,可以规避在行业结构中以外累积的重复征收。然而增值税具有其缺点,在一些具有大规模农业部门的一些地区,政治压力产生的必需品不能被纳入征收范围,降低了增值税的普遍性。[2]
1.2.2国内研究现状
童锦治(2001)在其《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范围不宜扩大一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际考察与思考》中指出:通过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际考察经验,结合中国特殊国情,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必须谨慎。仅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纳入增值税范围依旧不能解决好财政分配体制、增值税类型、税收征管能这三个基本问题。在目前没有调整分税制财政体制,生产型增值税还不能转换为消费型增值税,税收机关的征收水平没有本质提高的情况下,不应盲目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3]
王金霞(2009)在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中,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三个目标。首先交通运输业以联系比较紧密的物流业、仓储业等辅助行业纳为增值税征收范围,解决因国、地两税各自征管造成不协调,造成进项税无法抵扣等情况的运输业运费。第二则是藉由国际实践经验将建筑业等相关产业扩充进增值税征收范围,从而为完整增值税抵扣链条做出一定贡献。最后一点则是在相对规范高效税征收管理增值税的情况下,逐步扩展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与生活、生产、经营相关的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她认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餐饮、住宿、旅游和娱乐,不应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属于禁区。[4]
李海玲(2012)在其《增值税扩围对公平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到,从公平分配的角度来看,迅速增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具有其必要性,不同行业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税率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扩大直接税在我国税制中的百分比,从而发挥其作为直接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提供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
1.3基本概念
1.3.1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具有其特殊性,一是支队第三产业征收,二是对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邮电通信业以及现代物流业、建筑业等七个不同的行业实行不一样的税率进行征收,税率多样性远超增值税。三是固定的根据一般纳税人的营业额进行全额计税,不存在抵扣问题。[5]
1.3.2.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应税劳务)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是由消费者负担的价外税,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所以非增值额的部分(进项税额)可准予抵扣。征收范围为:出售和进口货物,供应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这里的货物是指有形财产,包括电,热,气会,不包括房地产。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品,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标准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2. “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解读
2.1设计思路
我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覆盖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按照规划,“营改增” 将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开展实施。上海在2012年1月1日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正式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摘要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整体效益与行业的成本效率密不可分。“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它的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起到很大的完善作用,可以减少重复征税的现象,并且可以促进物流服务外包发展、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本文从“营改增”政策解读入手,以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作为铺垫,结合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公司试点企业的实例,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在实践中建立新税制下的纳税均衡点,使得企业能够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降低纳税风险和经营成本,减轻其生存压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能真正从税改中获利。文章最后探讨了在营改增背景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营业税增值税物流业发展方向应对策略
Key words: Business Tax ;Value-added Tax; Tax economy; Logistics industry;Reform; Direction; Strategies目录
1. 引言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2.1国外研究现状1
1.2.2国内研究现状2
1.3基本概念2
1.3.1营业税2
1.3.2增值税2
2. 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解读4
2.1设计思路4
2.2地区选择4
2.3改革时间图4
2.4税制安排5
2.4.1税率变化5
2.4.2计税方式5
2.4.3计税依据5
3.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税改分析6
3.1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6
3.2营改增前后物流业税制状况对比6
3.3“营改增”后物流业税收存在的问题7
3.3.1现代物流业未被明确界定8
3.3.2现代物流业的税制和管理体系并不完善8
4. 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案例分析----以江苏飞力达为例9
4.1公司简介9
4.2营改增对公司税负均衡点的影响分析9
5. “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及应对策略14
5.1物流业发展方向 14
5.1.1营改增迫使代开发票物流企业转型14
5.1.2物流公司规模化趋势14
5.2“营改增”背景下物流业的应对策略15
5.2.1合理运用营改增,开通新贸易渠道15
5.2.2 强化培训,企业用好用活营改增各项政策15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的世纪,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东部沿海地区,遭遇成长困惑和转型困难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调整经济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11年十一月,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制定了,范围广泛,针对性强,的大力度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上海部分地区和行业在2012年1月1日进行营改增改革试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营业税与增值税分开征收中固有的缺陷和不合理性日益明显,不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当前,联系营改增改革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地进行营改增试点工作。营改增,能够完全增值税税务链,降低双重现象,降低企业税负压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减低物价,减轻通货膨胀。增值税的征收,营业税的废除,可以减少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的压力,促进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通过税收改革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主辅分离,减轻负担,而生产性服务业也能够获得机会加速发展。而第三产业劳动力产品出口时能够进行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增加中国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爱伦.A.泰勒(1992)在其《增值税一国实践和问题》一书中列举了欧盟一些国家在在增值税纳税政策中一些可能会被区别对待的五种情况的特殊处理方法,其中五例:“褒奖”性商品,难征收货物及劳务,零售商和小业主,与农业。他认为,在综合征收成本的角度下,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而不是降低或者减免税收的方式处理“褒奖”性货物;对于难征收的货物以及劳务活动应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灵活地处理零售商及小业主。另一方面,他认为只在出口及制造部分征收增值税,税基太小导致链条断裂,应对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整体征收增值税,当劳务成为一种生产投入时,也应对其增收增值税。[1]
斯蒂芬.R.刘易斯(1998)在《寻求发展的税收原则与应用》中,认为增值税是一种采用抵制免制可以抵免以前每一加工和分配阶段所依旧支付的税额的零售税。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了周转形成的重复征税。征收易管理、税基广的增值税能够大大降低其他销售税固有的不有利影响,可以规避在行业结构中以外累积的重复征收。然而增值税具有其缺点,在一些具有大规模农业部门的一些地区,政治压力产生的必需品不能被纳入征收范围,降低了增值税的普遍性。[2]
1.2.2国内研究现状
童锦治(2001)在其《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范围不宜扩大一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际考察与思考》中指出:通过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际考察经验,结合中国特殊国情,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必须谨慎。仅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纳入增值税范围依旧不能解决好财政分配体制、增值税类型、税收征管能这三个基本问题。在目前没有调整分税制财政体制,生产型增值税还不能转换为消费型增值税,税收机关的征收水平没有本质提高的情况下,不应盲目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3]
王金霞(2009)在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中,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三个目标。首先交通运输业以联系比较紧密的物流业、仓储业等辅助行业纳为增值税征收范围,解决因国、地两税各自征管造成不协调,造成进项税无法抵扣等情况的运输业运费。第二则是藉由国际实践经验将建筑业等相关产业扩充进增值税征收范围,从而为完整增值税抵扣链条做出一定贡献。最后一点则是在相对规范高效税征收管理增值税的情况下,逐步扩展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与生活、生产、经营相关的金融保险、邮政电信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她认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餐饮、住宿、旅游和娱乐,不应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属于禁区。[4]
李海玲(2012)在其《增值税扩围对公平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到,从公平分配的角度来看,迅速增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具有其必要性,不同行业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税率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扩大直接税在我国税制中的百分比,从而发挥其作为直接税的宏观调控作用,提供转变经济发展的动力。
1.3基本概念
1.3.1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具有其特殊性,一是支队第三产业征收,二是对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邮电通信业以及现代物流业、建筑业等七个不同的行业实行不一样的税率进行征收,税率多样性远超增值税。三是固定的根据一般纳税人的营业额进行全额计税,不存在抵扣问题。[5]
1.3.2.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包括应税劳务)在生产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是由消费者负担的价外税,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所以非增值额的部分(进项税额)可准予抵扣。征收范围为:出售和进口货物,供应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这里的货物是指有形财产,包括电,热,气会,不包括房地产。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品,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标准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2. “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解读
2.1设计思路
我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覆盖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按照规划,“营改增” 将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开展实施。上海在2012年1月1日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正式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