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机制分析(附件)
摘 要 陕西信合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促使陕西信合的贷款业务发展非常快,贷款额度的迅速增长,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陕西信合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农户的盈利能力。但是,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风险也随之加剧,如何控制和管理好信用贷款风险,提高信用贷款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实现信用贷款业务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总结国内外有关信用贷款风险方面出发,通过对陕西信合的经营成果和信用贷款风险进行分析。概括出陕西信合发展现状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解决信用贷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陕西信合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强化信用贷款风险的措施。加强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信用贷款风险制度,扩大服务对象,加强信用评级制度等,为业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 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1.1选题的背景 1
1.1.2选题的意义 1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1.2.1研究内容 1
1.2.2研究方法 2
2 信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分析的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外研究 3
2.2 国内研究 3
3 信用风险管理及信贷风险
3.1 信用风险管理的涵义 4
3.2 信用贷款的特点 4
3.3 信用贷款主要的风险 4
4 陕西信合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4.1 陕西信合发展历程 6
4.2 陕西信合发展现状 6
4.2.1经营工作稳中有进 6
4.2.2资产质量的逐年增加 6
4.2.3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6
5 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农户信款观念不强易发生风险 8
5.2 服务产业和对象单一 8
5.3 贷款的风险制度不完善 8
5.4 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 8
6 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6.1 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信用制度 10
6.2 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农户信款观念不强易发生风险 8
5.2 服务产业和对象单一 8
5.3 贷款的风险制度不完善 8
5.4 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 8
6 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6.1 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信用制度 10
6.2 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 10
6.3 完善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10
6.4 扩大信贷业务服务对象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的数据可知,截止2008年末,对贷款有需要的农户有1.2亿户,多半农户有贷款需求[1]。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还有着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党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提出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三农”问题得到改善,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陕西信合作为我省农村发展经济的“主力军”,贷款业务发展非常快,贷款额度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陕西信合的知名度。现阶段陕西信合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信贷规模快速扩张,导致贷款操作风险也也越显现,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向好的方面循环,就得适应新局势、新要求。要以市场作为导向、以效益作为中心,加强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运行质量,实现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处理好贷款增量和质量的关系,加强信用社的贷款管理,提高信贷的资产质量,有效的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已成为当前陕西信合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1.1.2 选题的意义
目前看来改变农村信用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陕西信合在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制度安排等方面,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可以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在推进我省信贷市场发展和改变低收入群体福利和收入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局势下,大力发展我省信贷业务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合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例如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制度不完善和信念观念不强等问题进行研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详细阐述了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存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与内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本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等。
第二部分:现状及问题,对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的现状做相关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做深度的分析。
第三部分:解决对策阐述,此部分主要阐述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分析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结论,陕西信合是我省农村信用贷款的主力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应该多多加强对陕西信合的管理,这样我国的经济才会越走越好。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当下学术界中对本论题研究的观点,为构建自己的观点、看法提供参考和依据。从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合理政策建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信用贷款理论知识,使用总结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文献的查询及总结。
(2)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当前信贷业务发展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本文根据陕西信合近几年发展现状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信用贷款风险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措施。
2 信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分析的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外研究
Gouldner(1996)等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拥有的信任、互惠、及其它传统等社会资本维护和发展是一种良好的履约机制;非正规金融在解决信贷过程中道德风险和反向选择方面比正规机构更有效的主要原因归于其内生有效的信息机制及特殊信任机制[2]。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Clive Bell和Gerhard Clemenz(2001)认为,增加担保人数量可以有效的减少道德风险存在。S.Jha & K.S.Bawa(2007)根据印度信贷的发展经验,从借款人角度分析了信贷风险存在的影响因素,如:贷款人文化程度、贷款人信用情况、贷款人家庭财产、以及贷款人消费水平等[3]。Patten Richard H ,Rosengard Jay K,Johnston Don E.Jr.(2007)认为农村银行运行好的成功经验取决于积极向正规金融机构没有顾及的区域拓展业务,从而实现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增长[4]。信贷风险度量方面,美国学者安东尼?桑德斯(2001)在《信用风险度量》中提出风险估值的新方法及其它范式[5]。
2.2 国内研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008)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手段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网点覆盖率比较低;农村资金流向外的现象严重,资金供给短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低效率、高成本和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冲突,政策金融缺少服务的手段,商业金融缺少服务的动力,合作金融缺少服务的能力,所以导致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金融服务的高期望值的反差。一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二是以防范风险为保障,维护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6]。在制度方面,赵岩青、何广文(2007)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致使农村信贷市场道德风险和方向选择的主要原因[7]。石敬勇(2009)在其论文中强调了小额贷款仅为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户提供贷款,此观点重在对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1.1选题的背景 1
1.1.2选题的意义 1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1.2.1研究内容 1
1.2.2研究方法 2
2 信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分析的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外研究 3
2.2 国内研究 3
3 信用风险管理及信贷风险
3.1 信用风险管理的涵义 4
3.2 信用贷款的特点 4
3.3 信用贷款主要的风险 4
4 陕西信合信贷业务现状分析
4.1 陕西信合发展历程 6
4.2 陕西信合发展现状 6
4.2.1经营工作稳中有进 6
4.2.2资产质量的逐年增加 6
4.2.3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6
5 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农户信款观念不强易发生风险 8
5.2 服务产业和对象单一 8
5.3 贷款的风险制度不完善 8
5.4 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 8
6 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6.1 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信用制度 10
6.2 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农户信款观念不强易发生风险 8
5.2 服务产业和对象单一 8
5.3 贷款的风险制度不完善 8
5.4 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 8
6 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措施
6.1 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信用制度 10
6.2 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 10
6.3 完善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10
6.4 扩大信贷业务服务对象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的数据可知,截止2008年末,对贷款有需要的农户有1.2亿户,多半农户有贷款需求[1]。近年来,由于“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还有着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党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提出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三农”问题得到改善,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陕西信合作为我省农村发展经济的“主力军”,贷款业务发展非常快,贷款额度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陕西信合的知名度。现阶段陕西信合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信贷规模快速扩张,导致贷款操作风险也也越显现,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向好的方面循环,就得适应新局势、新要求。要以市场作为导向、以效益作为中心,加强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运行质量,实现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处理好贷款增量和质量的关系,加强信用社的贷款管理,提高信贷的资产质量,有效的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已成为当前陕西信合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1.1.2 选题的意义
目前看来改变农村信用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陕西信合在金融技术创新和服务制度安排等方面,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可以进入信贷市场的平等机会,在推进我省信贷市场发展和改变低收入群体福利和收入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局势下,大力发展我省信贷业务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合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例如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制度不完善和信念观念不强等问题进行研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详细阐述了陕西信合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存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与内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本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等。
第二部分:现状及问题,对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的现状做相关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做深度的分析。
第三部分:解决对策阐述,此部分主要阐述陕西信合在发展信贷业务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分析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结论,陕西信合是我省农村信用贷款的主力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应该多多加强对陕西信合的管理,这样我国的经济才会越走越好。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当下学术界中对本论题研究的观点,为构建自己的观点、看法提供参考和依据。从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合理政策建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信用贷款理论知识,使用总结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文献的查询及总结。
(2)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当前信贷业务发展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本文根据陕西信合近几年发展现状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信用贷款风险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措施。
2 信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分析的相关文献评述
2.1 国外研究
Gouldner(1996)等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拥有的信任、互惠、及其它传统等社会资本维护和发展是一种良好的履约机制;非正规金融在解决信贷过程中道德风险和反向选择方面比正规机构更有效的主要原因归于其内生有效的信息机制及特殊信任机制[2]。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Clive Bell和Gerhard Clemenz(2001)认为,增加担保人数量可以有效的减少道德风险存在。S.Jha & K.S.Bawa(2007)根据印度信贷的发展经验,从借款人角度分析了信贷风险存在的影响因素,如:贷款人文化程度、贷款人信用情况、贷款人家庭财产、以及贷款人消费水平等[3]。Patten Richard H ,Rosengard Jay K,Johnston Don E.Jr.(2007)认为农村银行运行好的成功经验取决于积极向正规金融机构没有顾及的区域拓展业务,从而实现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增长[4]。信贷风险度量方面,美国学者安东尼?桑德斯(2001)在《信用风险度量》中提出风险估值的新方法及其它范式[5]。
2.2 国内研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008)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手段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网点覆盖率比较低;农村资金流向外的现象严重,资金供给短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低效率、高成本和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有冲突,政策金融缺少服务的手段,商业金融缺少服务的动力,合作金融缺少服务的能力,所以导致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金融服务的高期望值的反差。一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二是以防范风险为保障,维护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6]。在制度方面,赵岩青、何广文(2007)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致使农村信贷市场道德风险和方向选择的主要原因[7]。石敬勇(2009)在其论文中强调了小额贷款仅为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户提供贷款,此观点重在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