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信贷风险及其防范研究(附件)
摘 要 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资金流动形式,是货币持有者将所拥有的货币按照一定数量、一定利率、在一定期限内暂时借出,并由借款者按照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的一种信用活动。此活动进行的基础是借款者具有一定的信用度。当前,信贷活动的活跃度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本流动的程度,同时也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信贷活动的进行意味着某处具有使资本增值的条件。 随着这些年国际经济的繁荣,我国的国家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信贷经济正是伴随着这股经济热潮茁壮成长。我国银行的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贷款余额不断增加,贷款种类不断增加,以上现象不仅促进了信贷活动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具有双面性的。譬如陕西信合在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过程当中会存在少量的危机风险,如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审查不到位、发放贷款的最高额度、贷款偿还期限不明确、到期贷款的回收率低、出现转贷现象等问题。因此,本文就信贷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进行讨论、分析,结合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和信贷业务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本文论述了陕西信合风险防范的相关状况,通过分析信贷领域的发展现状对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风范以及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信贷活动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风险危机监测的理论研究
2.1危机监测的原则 5
2.2.对危机的识别方法 5
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的分析
3.1陕西信合信贷的发展现状 7
3.2陕西信合信贷存在的风险 8
3.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9
4陕西信合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4.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1
4.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1
4.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1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的分析
3.1陕西信合信贷的发展现状 7
3.2陕西信合信贷存在的风险 8
3.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9
4陕西信合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4.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1
4.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1
4.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1
4.4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机制 11
4.5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 11
5建议与对策
5.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3
5.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3
5.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3
5.4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机制 14
5.5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加入WTO后,我国的信贷金融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合信贷业务发展迅猛, 贷款余额不断上升,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是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信贷业务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风险及问题,例如在美国的资本大扩张之中,因为贪欲的金融投机,市场规则失效、银行错误、麻木的监管等问题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信贷活动也逐渐立体化,出现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变化,这是金融行业近些年来的显著特点。贷款余额增长、贷款种类多样,这些都无疑成为了商业银行可观性利润的来源点,因此信贷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信贷风险一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刺激点。随着之前经济危机的发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且不良贷款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高,由此附生的金融投机、监管麻痹、市场规则失效等等一系列的信贷风险,使得信贷行业产生动摇。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信贷作为商业银行资金增值的重要方法法之一,同样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信合安全体系的分析及研究,深入了解中小金融业在信合信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安全隐患将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陕西信合信贷的风险以及预防措施,促进其安全体系的完善,实现信合信贷的效绩最大化。本文在总结危机理论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将危机理论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相结合,以扩大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同时为银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对国际和我国信贷大方向的研究,从而反映出陕西信合信贷的相关问题。首先,本文揭示出对陕西信合信贷相关体系的分析了解中小企业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促进相关企业的体系的完善,由大见小,提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预防措施,实现信合信贷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和信贷业务的现状的讨论,结合陕西信合的信贷的实际操作所产生的风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风险防范提出前瞻性的建议,达到降低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已由传统经验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转为建立信用风险模型进行数量化分析研究阶段,理论研究也从表层逐步深入。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内,国外在商业信贷方面拥有悠长的研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信贷风险防范的理论和制度安排得到了坚实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研究较为详细的文献是《巴塞尔协议》,这是1995年颁布的,在该协议中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核心、信用风险控制重点、国家风险监管思路等等,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意义,强调国家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
安东尼桑德斯在《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1]中深入讨论了信用信贷的风险量化方法,具体通过五个方面细化分析信贷产生风险的背景、发生过程、以及防范方法等等。
潘泽和维普长班赛尔(2001)也对如何通过VaR模式来度量信贷市场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2]。更有相关学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严谨规律进行了具体可行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贷风险防范的相关理论。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那时开始,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相关学者都对信贷风险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和兴趣,相关的研究也因此一步步推进。自2008年金融风暴过后,我国对于信贷方面的文章也是越来越多,
2002年,冯晓光、冉塞光在其《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控制》[3]一文中提到了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了法律控制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西南大学硕士皇月洲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4]一文中提出了我国信贷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信贷组织结构、信贷运行流程、信贷支持体系还是相关业绩考核,我国的商业银行都不能真正的实现风险收益的稳定化和最大化。
2012年,郭永安同样也提出了相关理论的补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度量及控制研究》[5]中说道商业银行及商业信贷的重要性,信贷风险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同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以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及其防范为研究对象。而研究防范信贷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是了解信贷系统性风险的特征、生成机制及风
1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风险危机监测的理论研究
2.1危机监测的原则 5
2.2.对危机的识别方法 5
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的分析
3.1陕西信合信贷的发展现状 7
3.2陕西信合信贷存在的风险 8
3.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9
4陕西信合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4.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1
4.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1
4.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1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的分析
3.1陕西信合信贷的发展现状 7
3.2陕西信合信贷存在的风险 8
3.3陕西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9
4陕西信合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4.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1
4.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1
4.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1
4.4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机制 11
4.5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 11
5建议与对策
5.1严格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13
5.2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13
5.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13
5.4实施信贷审批人员专职化机制 14
5.5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加入WTO后,我国的信贷金融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合信贷业务发展迅猛, 贷款余额不断上升,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是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信贷业务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风险及问题,例如在美国的资本大扩张之中,因为贪欲的金融投机,市场规则失效、银行错误、麻木的监管等问题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信贷活动也逐渐立体化,出现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变化,这是金融行业近些年来的显著特点。贷款余额增长、贷款种类多样,这些都无疑成为了商业银行可观性利润的来源点,因此信贷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信贷风险一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刺激点。随着之前经济危机的发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且不良贷款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高,由此附生的金融投机、监管麻痹、市场规则失效等等一系列的信贷风险,使得信贷行业产生动摇。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信贷作为商业银行资金增值的重要方法法之一,同样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信合安全体系的分析及研究,深入了解中小金融业在信合信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安全隐患将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陕西信合信贷的风险以及预防措施,促进其安全体系的完善,实现信合信贷的效绩最大化。本文在总结危机理论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将危机理论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相结合,以扩大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同时为银行信合信贷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对国际和我国信贷大方向的研究,从而反映出陕西信合信贷的相关问题。首先,本文揭示出对陕西信合信贷相关体系的分析了解中小企业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理论上促进相关企业的体系的完善,由大见小,提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预防措施,实现信合信贷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和信贷业务的现状的讨论,结合陕西信合的信贷的实际操作所产生的风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风险防范提出前瞻性的建议,达到降低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已由传统经验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转为建立信用风险模型进行数量化分析研究阶段,理论研究也从表层逐步深入。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内,国外在商业信贷方面拥有悠长的研究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信贷风险防范的理论和制度安排得到了坚实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研究较为详细的文献是《巴塞尔协议》,这是1995年颁布的,在该协议中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核心、信用风险控制重点、国家风险监管思路等等,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意义,强调国家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
安东尼桑德斯在《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1]中深入讨论了信用信贷的风险量化方法,具体通过五个方面细化分析信贷产生风险的背景、发生过程、以及防范方法等等。
潘泽和维普长班赛尔(2001)也对如何通过VaR模式来度量信贷市场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2]。更有相关学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严谨规律进行了具体可行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信贷风险防范的相关理论。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那时开始,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相关学者都对信贷风险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和兴趣,相关的研究也因此一步步推进。自2008年金融风暴过后,我国对于信贷方面的文章也是越来越多,
2002年,冯晓光、冉塞光在其《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控制》[3]一文中提到了应当利用法律手段来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了法律控制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必要性。
西南大学硕士皇月洲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思考》[4]一文中提出了我国信贷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信贷组织结构、信贷运行流程、信贷支持体系还是相关业绩考核,我国的商业银行都不能真正的实现风险收益的稳定化和最大化。
2012年,郭永安同样也提出了相关理论的补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度量及控制研究》[5]中说道商业银行及商业信贷的重要性,信贷风险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国家来说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同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以陕西信合信贷风险及其防范为研究对象。而研究防范信贷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是了解信贷系统性风险的特征、生成机制及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