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20191229210133]
摘要: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营业税基本实行全额征收,造成税负偏重,重复征税的现象频发,加上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缺陷,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近,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早在2011年10月26日就作出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决议。“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不光在于试点行业企业的税负增减变更,并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环境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关键字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行业影响、对策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综述 1
1.3.2国内研究综述 2
1.4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本人的研究思路 4
2. 现代服务业与“营改增”的相关内容阐述 5
2.1现代服务业基本概述 5
2.2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类别 6
2.3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8
2.4增值税和营业税税制对比分析 9
2.4.1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分析 9
2.4.2“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9
3“营改增”的出台背景和改革必要性及意义 11
3.1“营改增”的出台背景 11
3.2“营改增”改革必要性及意义 11
3.2.1“营改增”改革必要性 11
3.2.2“营改增”改革的意义 12
3.3“营改增”有助于结构性减税 12
4“营改增”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14
4.1“营改增”试点情况分析 14
4.1.1丰通上组物流(常熟)有限公司税负情况分析 14
4.1.2苏州德迅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税负变化 15
4.2关于“营改增”使得现代服务业税负下降的情况分析 16
4.3关于“营改增”使得现代服务业税负上升的情况分析 17
5.完善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19
5.1减少税率级次,保持较低的税率和较少的税收减免 19
5.2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行业 19
5.3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 20
5.4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0
5.5规范发票管理 20
5.6改进企业账务处理流程 21
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全额征收营业税税负过重,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缺陷以及重复征税的现象频发,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常委在2011年10月26日集会上作出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决议,2012年的上海成为了会议决定的第一个试点城市。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文件,从2012年1月1日起规定,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营业税改增值税变革试点城市。此次改革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等都作出了很大的变动。 扩展增值税的纳税范围,是国际发展趋势,是强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步骤。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决策的推出,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然而,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还是不完善的,预期的效果不明确,在当前情况下,使增值税完全代替营业税还为时过早。我们还应该循序渐进,制定相应的措施协调改革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一、从理论和实际出发,讨论当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二、根据目前试点地区的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研究,找到“营改增”政策的不足。三、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及网络资料分析改革现状。四、可以自完善税制改革、增进现代服务业成长、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等方面,来探讨改革呈现的问题以及相应推荐措施。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明确“营改增”税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与寻求应对措施和建议;第二、有利于合理减税,推动下一步改革发展;第三、有助于建立稳固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中国税制体系。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虽然“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在国外很少,但其相关的“第三产业”、“服务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概念却非常丰富。而最接近我国所说的现代服务业的应该为生产性服务业。
相对于国内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早在1690年,国外学者威廉佩蒂在他的书《政治算术》 中讲述了第三产业的思想[1]。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舍尔最早使用“ 第三产业” 的观念[2]。1957年,第三产业被科林·克拉克称作为“服务业” ,发现了“克拉克定律”[3],再加上罗斯托(1960)经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鲍莫尔(1967)和福克斯(1968)的鲍莫尔富克斯假说以及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1966)的“卡尔多定律”等,自此西方服务理论形成系统;最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的是当时研究服务业分类的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勃朗宁和辛格曼在1975年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Grubel & Walker(1989)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和知识资本的载体,是提高商品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加强资本的效用[4];Lee(2006)通过对1950年到2000年间服务业中劳动力份额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影响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产品和资本的价格;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2009)对英国1500企业包括5个服务业在内的共9个行业调查显示,服务业的经济推动作用更大。
1.3.2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已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并对其钻研,获得了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大力支持“营改增”的深化,扩大试点范围。对此,国内很多学者关于怎样推动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众多看法。
关于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学者冯秀娟和魏曼认为:(1)现代服务业是高人力资本含量的产业,能够有效减少经济增长中资源能量消耗,起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标志着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2)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产品的出口,增强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借助服务业的发展来跨越“陷阱”,实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5]。
对于“营改增”对部分现代服务业所带来的意义,学者潘仁怡以为: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成长转型的一项重要变革,亦然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2..施行结构性减税要联系强化税制变革形成长时间制度安排。“营改增”宏观效应传导的基本路径是:以消除重复征税为前提,以市场充分竞争为基础,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6]。
当然“营改增”还有不少问题和消极影响,如钟舟芬指出:一、在营改增试点期间,所推行的税率不是最后在全国推行的税率,大部分的行业税率有所降低,但是税率在某些行业增加,而增加的那些行业的税负可能会影响其行业的发展,会造成缩小投资规模,限制发展甚至有可能造成该行业的萎缩。二、不少企业财务方面的人员对营改增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因为有些行业税负会不降反增,对营改增的改革会有抵触心里。当地政府财政会对增加的税负进行一定的扶持,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要对营改增的影响客观判断。三、因为营改增是一个新概念,所以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因而好多服务行业的财务人员对营改增税赋政策理解把握不专业,缺乏对营改增政策熟悉应用、把握、处理的人员。四、企业在营改增期间,未完成合同该如何进行税赋抵扣,这是前期准备工作未完备,考虑不周到所造成的[7]。
摘要: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营业税基本实行全额征收,造成税负偏重,重复征税的现象频发,加上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缺陷,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近,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早在2011年10月26日就作出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决议。“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不光在于试点行业企业的税负增减变更,并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环境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关键字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行业影响、对策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3.1国外研究综述 1
1.3.2国内研究综述 2
1.4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本人的研究思路 4
2. 现代服务业与“营改增”的相关内容阐述 5
2.1现代服务业基本概述 5
2.2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类别 6
2.3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8
2.4增值税和营业税税制对比分析 9
2.4.1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分析 9
2.4.2“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9
3“营改增”的出台背景和改革必要性及意义 11
3.1“营改增”的出台背景 11
3.2“营改增”改革必要性及意义 11
3.2.1“营改增”改革必要性 11
3.2.2“营改增”改革的意义 12
3.3“营改增”有助于结构性减税 12
4“营改增”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分析 14
4.1“营改增”试点情况分析 14
4.1.1丰通上组物流(常熟)有限公司税负情况分析 14
4.1.2苏州德迅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税负变化 15
4.2关于“营改增”使得现代服务业税负下降的情况分析 16
4.3关于“营改增”使得现代服务业税负上升的情况分析 17
5.完善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19
5.1减少税率级次,保持较低的税率和较少的税收减免 19
5.2扩大试点范围,增加试点行业 19
5.3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 20
5.4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0
5.5规范发票管理 20
5.6改进企业账务处理流程 21
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一个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全额征收营业税税负过重,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缺陷以及重复征税的现象频发,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常委在2011年10月26日集会上作出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决议,2012年的上海成为了会议决定的第一个试点城市。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文件,从2012年1月1日起规定,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营业税改增值税变革试点城市。此次改革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等都作出了很大的变动。 扩展增值税的纳税范围,是国际发展趋势,是强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关键步骤。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决策的推出,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然而,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还是不完善的,预期的效果不明确,在当前情况下,使增值税完全代替营业税还为时过早。我们还应该循序渐进,制定相应的措施协调改革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一、从理论和实际出发,讨论当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二、根据目前试点地区的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研究,找到“营改增”政策的不足。三、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及网络资料分析改革现状。四、可以自完善税制改革、增进现代服务业成长、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等方面,来探讨改革呈现的问题以及相应推荐措施。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明确“营改增”税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与寻求应对措施和建议;第二、有利于合理减税,推动下一步改革发展;第三、有助于建立稳固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中国税制体系。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虽然“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在国外很少,但其相关的“第三产业”、“服务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概念却非常丰富。而最接近我国所说的现代服务业的应该为生产性服务业。
相对于国内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早在1690年,国外学者威廉佩蒂在他的书《政治算术》 中讲述了第三产业的思想[1]。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舍尔最早使用“ 第三产业” 的观念[2]。1957年,第三产业被科林·克拉克称作为“服务业” ,发现了“克拉克定律”[3],再加上罗斯托(1960)经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鲍莫尔(1967)和福克斯(1968)的鲍莫尔富克斯假说以及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1966)的“卡尔多定律”等,自此西方服务理论形成系统;最先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的是当时研究服务业分类的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勃朗宁和辛格曼在1975年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Grubel & Walker(1989)进一步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人力和知识资本的载体,是提高商品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加强资本的效用[4];Lee(2006)通过对1950年到2000年间服务业中劳动力份额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影响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产品和资本的价格;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2009)对英国1500企业包括5个服务业在内的共9个行业调查显示,服务业的经济推动作用更大。
1.3.2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已出现了一大批学者并对其钻研,获得了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大力支持“营改增”的深化,扩大试点范围。对此,国内很多学者关于怎样推动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众多看法。
关于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学者冯秀娟和魏曼认为:(1)现代服务业是高人力资本含量的产业,能够有效减少经济增长中资源能量消耗,起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标志着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2)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产品的出口,增强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借助服务业的发展来跨越“陷阱”,实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5]。
对于“营改增”对部分现代服务业所带来的意义,学者潘仁怡以为: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成长转型的一项重要变革,亦然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2..施行结构性减税要联系强化税制变革形成长时间制度安排。“营改增”宏观效应传导的基本路径是:以消除重复征税为前提,以市场充分竞争为基础,通过深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6]。
当然“营改增”还有不少问题和消极影响,如钟舟芬指出:一、在营改增试点期间,所推行的税率不是最后在全国推行的税率,大部分的行业税率有所降低,但是税率在某些行业增加,而增加的那些行业的税负可能会影响其行业的发展,会造成缩小投资规模,限制发展甚至有可能造成该行业的萎缩。二、不少企业财务方面的人员对营改增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因为有些行业税负会不降反增,对营改增的改革会有抵触心里。当地政府财政会对增加的税负进行一定的扶持,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要对营改增的影响客观判断。三、因为营改增是一个新概念,所以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因而好多服务行业的财务人员对营改增税赋政策理解把握不专业,缺乏对营改增政策熟悉应用、把握、处理的人员。四、企业在营改增期间,未完成合同该如何进行税赋抵扣,这是前期准备工作未完备,考虑不周到所造成的[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