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以南工院为例
目 录
1 引言 4
1.1 问题的提出 4
1.2 国内研究现状 5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5
1.3.1 研究思路 5
1.3.2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目标、核算原则及研究意义 6
1.4.1 研究目标 6
1.4.2 核算原则 6
1.4.3 研究意义 7
2 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8
2.1 南工院概况 8
2.2 南工院教育成本 9
2.2.1 人力成本和行政管理支出 9
2.2.2 基建支出 9
2.2.3 资产设备及图书的购置 9
2.2.4 其他有关支出 10
3 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成因 10
3.1 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3.1.1 教育成本构成内容不合理,成本核算不精准 10
3.1.2 相关支出未考虑进教育成本,成本核算不全面 10
3.1.3 资产图书等未计提折旧,财务状况不真实 11
3.1.4 成本计量不合理 11
3.2 成本核算产生问题的原因 12
3.2.1 现有会计核算制度存在弊端 12
3.2.2 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尚未建立,核算内容不明晰 12
3.2.3 各高校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12
4 完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策略 12
4.1 明确核算内容 12
4.2 完善折旧制度 13
4.3 规范计量方式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r /> 4.4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13
4.5 加强内部成本管理体制建设 14
4.6 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在研究高等教育成本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什么是高等教育成本。其实高等教育成本通俗的讲就是指一所高等学校办学需要花费多少钱即投入的本钱的多少,它对每个在校学生的收费状况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学生在中国13亿人口中占绝大比重,因此收费的数量以及数量的变化均牵动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直接影响着成千上万家庭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也随之不断地上涨,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对一些收入处于中低层的人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再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为促使我国产业增长由以往的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数量拉动向依靠技术、科技拉动的成功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这一形式,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国家财政方面对于教育行业的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加强对教育成本的核算,明确现有资金状况,进而在了解自己本钱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最终达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再加上为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建设性人才,我国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现行会计制度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各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因此,加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南工院为载体,通过分析现有核算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成本,找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1 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明晰教育经费具体使用状况,了解资金的来源以及去向,最大限度的运用资金,保证资金投入到恰当的地方,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进而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为国家划拨教育款项提供依据。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员对高等学校成本管理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有效与否成为了高等学校是否可以永葆生命力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深刻的概念,再加上关于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已有理论在实践环节上的薄弱性,过去所依赖的核算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导致高校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教育成本以及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国内已出现了种种观点。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了解到:张艳慧在2011年《中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探讨》中提出了统计方法中的会计核算法在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中有着较好的适应性,优越性,是其它方法不可取代的。黄翠林在2012年《高等教育成本控制的思考》中提出高等教育成本的具体内涵,并根据教育成本的属性把教育成本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宴晓波在2013年在学习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后发表的《加强高等学校成本费用管理的思考》中指出了应在现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内容上应加减的部分。张家琛在2013年《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创新探析》中把高校总支出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别。肖玲芳在2013年发表了《基于成本作业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文,文中提到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应包含的步骤。姚小菊在2012年《高等教育成本构成探析》一文中指出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内容,明确了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曲京山在2010年《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基于管理的视角》中阐述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所应依据的核算体制,并分别指出它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应用范围。陈忠清在2012年《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创新的探索》中给出了高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汪晓村在2003年《关于规范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一些思考》一文中指出规范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并给出了相应的举措。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以南工院为研究对象,对南工院成本核算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有核算体制下南工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大背景,在以往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工院成本核算中的不足之处,给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指通过查阅和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全面、正确的掌握所研究课题的一种方法。具体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中国论文网、百度百科、图书馆官方网站的搜索以及馆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本课题研究成果,并以此展开对南工院这个具体案列的研究。
(2)实地调研。首先对南工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得出研究所需要的一些数据,紧接着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定性定量分析,找出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不足之处,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1.4 研究目标、核算原则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表(6)南工院2011年其他支出(单位:万元)
由表(5)和表(6)可知:2011年度南工院共发生维修费40万元,其中有27万元是教学用的,13万元是非教学用的,均被计入到了南工院的教育成本中,根据相关性原则,非教学用固定资产维修费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剔除;其他成本共计330万元,包括培训费26万元和其他支出304万元,均计入到了教育成本中,显然也是不符合相关性原则的。
1 引言 4
1.1 问题的提出 4
1.2 国内研究现状 5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5
1.3.1 研究思路 5
1.3.2 研究方法 5
1.4 研究目标、核算原则及研究意义 6
1.4.1 研究目标 6
1.4.2 核算原则 6
1.4.3 研究意义 7
2 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8
2.1 南工院概况 8
2.2 南工院教育成本 9
2.2.1 人力成本和行政管理支出 9
2.2.2 基建支出 9
2.2.3 资产设备及图书的购置 9
2.2.4 其他有关支出 10
3 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成因 10
3.1 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3.1.1 教育成本构成内容不合理,成本核算不精准 10
3.1.2 相关支出未考虑进教育成本,成本核算不全面 10
3.1.3 资产图书等未计提折旧,财务状况不真实 11
3.1.4 成本计量不合理 11
3.2 成本核算产生问题的原因 12
3.2.1 现有会计核算制度存在弊端 12
3.2.2 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尚未建立,核算内容不明晰 12
3.2.3 各高校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12
4 完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策略 12
4.1 明确核算内容 12
4.2 完善折旧制度 13
4.3 规范计量方式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r /> 4.4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13
4.5 加强内部成本管理体制建设 14
4.6 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在研究高等教育成本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什么是高等教育成本。其实高等教育成本通俗的讲就是指一所高等学校办学需要花费多少钱即投入的本钱的多少,它对每个在校学生的收费状况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学生在中国13亿人口中占绝大比重,因此收费的数量以及数量的变化均牵动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直接影响着成千上万家庭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也随之不断地上涨,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对一些收入处于中低层的人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再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为促使我国产业增长由以往的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数量拉动向依靠技术、科技拉动的成功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这一形式,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国家财政方面对于教育行业的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加强对教育成本的核算,明确现有资金状况,进而在了解自己本钱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最终达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有着重要意义。再加上为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建设性人才,我国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现行会计制度表现出一定的落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各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因此,加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南工院为载体,通过分析现有核算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成本,找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1 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明晰教育经费具体使用状况,了解资金的来源以及去向,最大限度的运用资金,保证资金投入到恰当的地方,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进而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为国家划拨教育款项提供依据。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员对高等学校成本管理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有效与否成为了高等学校是否可以永葆生命力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深刻的概念,再加上关于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已有理论在实践环节上的薄弱性,过去所依赖的核算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导致高校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教育成本以及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国内已出现了种种观点。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了解到:张艳慧在2011年《中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探讨》中提出了统计方法中的会计核算法在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中有着较好的适应性,优越性,是其它方法不可取代的。黄翠林在2012年《高等教育成本控制的思考》中提出高等教育成本的具体内涵,并根据教育成本的属性把教育成本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宴晓波在2013年在学习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后发表的《加强高等学校成本费用管理的思考》中指出了应在现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内容上应加减的部分。张家琛在2013年《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创新探析》中把高校总支出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别。肖玲芳在2013年发表了《基于成本作业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一文,文中提到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应包含的步骤。姚小菊在2012年《高等教育成本构成探析》一文中指出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内容,明确了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曲京山在2010年《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基于管理的视角》中阐述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所应依据的核算体制,并分别指出它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应用范围。陈忠清在2012年《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创新的探索》中给出了高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汪晓村在2003年《关于规范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一些思考》一文中指出规范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并给出了相应的举措。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以南工院为研究对象,对南工院成本核算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有核算体制下南工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大背景,在以往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工院成本核算中的不足之处,给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指通过查阅和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全面、正确的掌握所研究课题的一种方法。具体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中国论文网、百度百科、图书馆官方网站的搜索以及馆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本课题研究成果,并以此展开对南工院这个具体案列的研究。
(2)实地调研。首先对南工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得出研究所需要的一些数据,紧接着对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定性定量分析,找出南工院教育成本核算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不足之处,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1.4 研究目标、核算原则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表(6)南工院2011年其他支出(单位:万元)
由表(5)和表(6)可知:2011年度南工院共发生维修费40万元,其中有27万元是教学用的,13万元是非教学用的,均被计入到了南工院的教育成本中,根据相关性原则,非教学用固定资产维修费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剔除;其他成本共计330万元,包括培训费26万元和其他支出304万元,均计入到了教育成本中,显然也是不符合相关性原则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