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利弊(附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货币应运而生,目前世界范围内数字货币已达1598种。尽管目前数字货币在我国受众较小,但它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果不加强引导与监管必然引致我国局部金融风险的爆发。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货币的讨论,为我国数字货币的发展献计献策。本文在对数字货币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货币的支付机制与运营机制,指出数字货币交易成本低,交易过程中不受地域的限制,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拉近更多人与金融的距离。但同时数字货币具有匿名性与去中心化特点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货币数字化的发展也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不小的冲击。因此,提高监管体制对新型货币形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平衡和保护多方利益,可以达到维持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长期目标。关键词 数字货币,金融体系,银行业
目 录
1 引言(或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文献综述2
2 数字货币概念阐述 2
2.1 数字货币的起源 2
2.2 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 3
2.3 数字货币的种类 4
2.4 数字货币的特征 4
3 数字货币发展与发行现状 5
3.1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 5
3.2 数字货币发行现状 5
4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 6
4.1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积极影响 6
4.2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消极影响 8
5 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10
5.1 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 10
5.2 我国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 10
6 对于数字货币发展的建议与展望12
6.1 对于数字货币发展建议 12
6.2 对于数字货币的展望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三种货币间的关系3
图2 支付系统示意图5
图3 我国对于数字货币的一些动态11
表1 数字货币交易价格5
表2 国际结算业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收费标准7
表3 国际结算业务的收费标准1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如今和人们提起“数字货币”这个词也许是又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由于在各大报刊新闻中都有听说过这个名词,而陌生则是因为大家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影响。现如今在我国的市场中,人们还没有开始广泛的使用数字货币,但是在国际市场中,它的使用却在不断的增加。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比特币的价格开始疯狂地上涨,增幅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两百。这样的增长幅度令人感到疯狂。特别是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募资给人“遍地皆是黄金”的感觉。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球目前有1598种数字货币,总市值约为$415,997,022,277,世界第一大数字货币比特币(Bitcoin)占市值的37.9%,位居榜首。其实在我们不知不觉间,这种看起来小众的货币已经开始慢慢的影响了我们的金融体系,数字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不容小看。
我国其实也早已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早在2014年,央行为了就数字货币是否可以发行这个问题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进行多次论证。中央银行对于是否可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问题进行多轮讨论并对原型方案进行了两轮修订,同时,央行对数字货币多场景以及核心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此我国对于该货币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宾建成,2017)[1]。到了2017年上半年,比特币市场出现狂热,这样疯狂的市场不得不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在2017年9月初,央行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该公告基本能够防范代币发行的潜在风险。接着,我国暂停了虚拟货币新用户的登记并且在9月底停止了所有的交易。2018年3月28日,央行全国货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在2018年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开展对各类虚拟货币的整顿与清理。这一系列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都体现出数字货币的重要性以及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货币自身存在着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会使得货币体制受到冲击,从而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1.1.2 研究意义
随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如果不加以引导与监管,可能会导致局部金融风险的爆发,所以说研究数字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十分重要,我们需要知道它的支付与运营机制,这样才能给出相关的建议,取长补短,完善数字货币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对数字货币进行讨论,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分析出它存在的优势以及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有人利用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殊性,钻法律的空子等一系列的行为进行防范并且给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可以达到维持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长期目标,提高监管体制对新型货币形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平衡和保护多方利益,在新的金融体系变革中,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学者对于数字货币的存在保持着质疑的态度,他们觉得数字货币的发展会对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产生冲击,并且会扰乱现有货币体制,他们觉得数字货币终将会被政府所抵制,所以不会长久。Yermack David(2017)分析说数字货币极易波动,难以保持价值,虽然现在数字货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占据一定地位,但由于它的弊端,这种现象将不会持续下去[2]。James Shensorovichi(2011)指出数字货币带来了投机风险、通货紧缩、价格不稳等方面的问题,要想数字货币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则需要破除投机的弊端[3]。对于数字货币会受到的风险,也有专家进行了预估。Tyler(2013)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预估数字货币平台受到的风险,得出结论是交易平台交易量越大,越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者也密切关注着数字货币的发展,他们对于数字货币发展带来的风险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郭莉(2016)分析到如今数字货币体量很小,对于货币政策还不足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随着数字货币不断发展,一定会冲击现有的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5]。孙兆东(2013)指出数字货币会引来大量的投机行为,对于法定货币来说是一种挑战[6]。廖愉平(2014)通过细化数字货币市场指出如今数字货币的交易价格与自身实际的价格有了严重的偏离,是投机为主的泡沫阶段[7]。
目 录
1 引言(或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文献综述2
2 数字货币概念阐述 2
2.1 数字货币的起源 2
2.2 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 3
2.3 数字货币的种类 4
2.4 数字货币的特征 4
3 数字货币发展与发行现状 5
3.1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 5
3.2 数字货币发行现状 5
4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 6
4.1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积极影响 6
4.2 数字货币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消极影响 8
5 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10
5.1 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 10
5.2 我国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 10
6 对于数字货币发展的建议与展望12
6.1 对于数字货币发展建议 12
6.2 对于数字货币的展望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三种货币间的关系3
图2 支付系统示意图5
图3 我国对于数字货币的一些动态11
表1 数字货币交易价格5
表2 国际结算业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收费标准7
表3 国际结算业务的收费标准1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如今和人们提起“数字货币”这个词也许是又熟悉又陌生。熟悉是由于在各大报刊新闻中都有听说过这个名词,而陌生则是因为大家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影响。现如今在我国的市场中,人们还没有开始广泛的使用数字货币,但是在国际市场中,它的使用却在不断的增加。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比特币的价格开始疯狂地上涨,增幅达到了将近百分之两百。这样的增长幅度令人感到疯狂。特别是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募资给人“遍地皆是黄金”的感觉。根据2018年的数据,全球目前有1598种数字货币,总市值约为$415,997,022,277,世界第一大数字货币比特币(Bitcoin)占市值的37.9%,位居榜首。其实在我们不知不觉间,这种看起来小众的货币已经开始慢慢的影响了我们的金融体系,数字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不容小看。
我国其实也早已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早在2014年,央行为了就数字货币是否可以发行这个问题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进行多次论证。中央银行对于是否可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问题进行多轮讨论并对原型方案进行了两轮修订,同时,央行对数字货币多场景以及核心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此我国对于该货币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宾建成,2017)[1]。到了2017年上半年,比特币市场出现狂热,这样疯狂的市场不得不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在2017年9月初,央行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该公告基本能够防范代币发行的潜在风险。接着,我国暂停了虚拟货币新用户的登记并且在9月底停止了所有的交易。2018年3月28日,央行全国货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在2018年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开展对各类虚拟货币的整顿与清理。这一系列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都体现出数字货币的重要性以及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货币自身存在着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会使得货币体制受到冲击,从而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1.1.2 研究意义
随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如果不加以引导与监管,可能会导致局部金融风险的爆发,所以说研究数字货币对我国金融体系十分重要,我们需要知道它的支付与运营机制,这样才能给出相关的建议,取长补短,完善数字货币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对数字货币进行讨论,希望通过这些讨论分析出它存在的优势以及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针对有人利用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殊性,钻法律的空子等一系列的行为进行防范并且给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可以达到维持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长期目标,提高监管体制对新型货币形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平衡和保护多方利益,在新的金融体系变革中,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学者对于数字货币的存在保持着质疑的态度,他们觉得数字货币的发展会对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产生冲击,并且会扰乱现有货币体制,他们觉得数字货币终将会被政府所抵制,所以不会长久。Yermack David(2017)分析说数字货币极易波动,难以保持价值,虽然现在数字货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占据一定地位,但由于它的弊端,这种现象将不会持续下去[2]。James Shensorovichi(2011)指出数字货币带来了投机风险、通货紧缩、价格不稳等方面的问题,要想数字货币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则需要破除投机的弊端[3]。对于数字货币会受到的风险,也有专家进行了预估。Tyler(2013)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预估数字货币平台受到的风险,得出结论是交易平台交易量越大,越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者也密切关注着数字货币的发展,他们对于数字货币发展带来的风险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郭莉(2016)分析到如今数字货币体量很小,对于货币政策还不足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随着数字货币不断发展,一定会冲击现有的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5]。孙兆东(2013)指出数字货币会引来大量的投机行为,对于法定货币来说是一种挑战[6]。廖愉平(2014)通过细化数字货币市场指出如今数字货币的交易价格与自身实际的价格有了严重的偏离,是投机为主的泡沫阶段[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