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储蓄差异化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内容及目的1
1.3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2
2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2
2.1江苏居民储蓄的现状 3
2.2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4
3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的比较分析 5 3.1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差异5
3.2江苏上海居民储蓄人均储蓄差异6
3.3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外币储蓄差异8
4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的影响分析10
4.1居民储蓄存款与国内生产总值10
4.2人均储蓄存款与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外币储蓄存款与出口总额14
5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计量分析15
5.1变量选取说明16
5.2模型构建17
5.3 实证分析17
6 主要结论及对策21
6.1拓宽投资渠道,扩大储蓄分流渠道21
6.2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贫富差距 21
6.3 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扩大就业渠道,减少预防性储蓄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25
图1江苏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走势图4
图2上海市居民储蓄增长率走势图4
图3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条形图5
图4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增长率折线图6
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条形图9
图6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增长率折线图10
图7江苏、上海与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折线图11
图8 江苏省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对比图13
图9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与GDP关系对比图13
图10江苏省上海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图14
图11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与出口总额折线图15
图12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折线图 16
图13 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折线图16
图14江苏居民储蓄模型结果19
图15上海居民储蓄模型结果 20
表1江苏上海居民储蓄指标对比表 3
表2 江苏省上海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对比表8
表3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9
表4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与GDP指标对比12
表5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与关区出口总额数值表 15
表6江苏省数据18
表7上海市数据19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居民储蓄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民储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2年末江苏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345998.1亿元,是1998年(3657.78)的94.59倍;2012年末上海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229247.7亿元,是1998年(2372.94)的96.61倍。研究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在居民储蓄存款总量、人均储蓄以及外币储蓄等上的差异,以及导致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探索两地正确处理储蓄投资关系及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实现平衡的关系。因此,在中国高居民储蓄的背景下,研究江苏上海两地区的居民储蓄差异现状对于经济平衡发展和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要想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着力挖掘区域居民储蓄差异是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地方地理位置条件、经济发展情况、政府扶持力度等不同,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扩大不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运用居民储蓄理论、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江苏上海这俩个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为例,试图对其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分析,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和研究,着重分析导致两处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从而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江苏上海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储蓄的差异化特点和变化趋势;有助于认识江苏上海两地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从而带动居民储蓄的增加,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搜集和阅读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研究的较多,对国际间居民储蓄差异研究大都集中于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其影响,并提出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相关政策,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居民储蓄差异化大都是探讨城乡居民储蓄差异化及其形成原因,然而基于中国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间居民储蓄差异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地区差异角度对居民储蓄问题进行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区域经济政策、资本市场化、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储蓄分流等多个因素对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提出更加合适的政策建议。
在数据搜集及处理上,除了特别的说明外,数据搜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和上海市统计年鉴。在研究内容上,由于掌握的数据资料有限,本文对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研究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以及出口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不全面不深入,有待于以后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2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显著,数据研究显示,上海人均居民储蓄远远大于江苏人均居民储蓄,其原因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金融行业规模成熟度、相关地方政策等有关,这种差异会给这俩个地理位置毗邻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下面基于两地区居民储蓄存款现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年份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 居民储蓄增长率
江苏 上海 江苏 上海 江苏 上海
1998 3656.46 2372.94 5091 15540
1999 4131.98 2597.12 5728 16574 13.00% 9.45%
2000 4786.13 2627.07 6083 16331 15.83% 1.15%
2004 8863.1 6960.99 11925 39956 16.04% 14.97%
20051415647416123191864518.71%18.67%17.53%11.76%
1 引言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内容及目的1
1.3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2
2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2
2.1江苏居民储蓄的现状 3
2.2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4
3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的比较分析 5 3.1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差异5
3.2江苏上海居民储蓄人均储蓄差异6
3.3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外币储蓄差异8
4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的影响分析10
4.1居民储蓄存款与国内生产总值10
4.2人均储蓄存款与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外币储蓄存款与出口总额14
5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差异计量分析15
5.1变量选取说明16
5.2模型构建17
5.3 实证分析17
6 主要结论及对策21
6.1拓宽投资渠道,扩大储蓄分流渠道21
6.2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贫富差距 21
6.3 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扩大就业渠道,减少预防性储蓄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25
图1江苏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走势图4
图2上海市居民储蓄增长率走势图4
图3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条形图5
图4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增长率折线图6
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条形图9
图6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增长率折线图10
图7江苏、上海与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折线图11
图8 江苏省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对比图13
图9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与GDP关系对比图13
图10江苏省上海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图14
图11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与出口总额折线图15
图12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折线图 16
图13 江苏省上海市外币增长率与出口增长率折线图16
图14江苏居民储蓄模型结果19
图15上海居民储蓄模型结果 20
表1江苏上海居民储蓄指标对比表 3
表2 江苏省上海市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对比表8
表3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9
表4 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储蓄与GDP指标对比12
表5江苏省上海市居民外币储蓄与关区出口总额数值表 15
表6江苏省数据18
表7上海市数据19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居民储蓄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民储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2年末江苏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345998.1亿元,是1998年(3657.78)的94.59倍;2012年末上海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229247.7亿元,是1998年(2372.94)的96.61倍。研究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在居民储蓄存款总量、人均储蓄以及外币储蓄等上的差异,以及导致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有助于探索两地正确处理储蓄投资关系及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实现平衡的关系。因此,在中国高居民储蓄的背景下,研究江苏上海两地区的居民储蓄差异现状对于经济平衡发展和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要想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着力挖掘区域居民储蓄差异是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地方地理位置条件、经济发展情况、政府扶持力度等不同,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扩大不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运用居民储蓄理论、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江苏上海这俩个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为例,试图对其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分析,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索和研究,着重分析导致两处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从而有助于了解和把握江苏上海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储蓄的差异化特点和变化趋势;有助于认识江苏上海两地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从而带动居民储蓄的增加,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搜集和阅读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研究的较多,对国际间居民储蓄差异研究大都集中于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其影响,并提出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相关政策,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居民储蓄差异化大都是探讨城乡居民储蓄差异化及其形成原因,然而基于中国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间居民储蓄差异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地区差异角度对居民储蓄问题进行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区域经济政策、资本市场化、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储蓄分流等多个因素对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提出更加合适的政策建议。
在数据搜集及处理上,除了特别的说明外,数据搜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和上海市统计年鉴。在研究内容上,由于掌握的数据资料有限,本文对江苏上海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研究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以及出口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不全面不深入,有待于以后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2 江苏上海居民储蓄的现状
江苏省上海市两地区居民储蓄差异显著,数据研究显示,上海人均居民储蓄远远大于江苏人均居民储蓄,其原因可能与地区经济发展、金融行业规模成熟度、相关地方政策等有关,这种差异会给这俩个地理位置毗邻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下面基于两地区居民储蓄存款现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年份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 居民储蓄增长率
江苏 上海 江苏 上海 江苏 上海
1998 3656.46 2372.94 5091 15540
1999 4131.98 2597.12 5728 16574 13.00% 9.45%
2000 4786.13 2627.07 6083 16331 15.83% 1.15%
2004 8863.1 6960.99 11925 39956 16.04% 14.97%
20051415647416123191864518.71%18.67%17.53%11.7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