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目 录
1 引言 1
2风险与财务风险2
2.1 风险的定义2
2.2财务风险的定义3
2.3财务风险的特点3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现状4
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5
4.1盈利能力5
4.2 偿债能力6
4.3 现金流量7
4.4 营运能力8
4.5发展能力9
5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衡量10
5.1 单一指标财务分析法10
5.2 变量模型法11
5.3 多元回归模型法11
5.4 综合评价法11
6以康佳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12
6.1 公司简介12
6.2运用单一指标分析法中的杠杆分析法对康佳公司进行分析12
7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15
7.1从宏观制度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5
7.2从观念上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15
7.3从技术方法上开展财务预警系统16
结论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图1康佳公司2001-2010年财务杠杆系数折线图13
表1康家公司2001-2010年财务杠杆系数和净资产收益率表12
表2康佳公司2001-2010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表13
表3康佳公司2001-2010年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明细表14
1 引言
随着我国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愈发突出。由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在面对十分复杂的市场环境时,不可能得到其所需的一切信息,于是,公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财活动就一定会有不确定性,财务活动的结果也会是随机的,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
本文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具体来说,有这样的4个方面的意义。
⑴可以更好的把握财务风险。现代上市公司这样的经济体,它是独立存在的,是以收益为经营目的,并且最终的目的是使收益最大化。但是,众所周知,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因为很多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和不稳定,使得企业经常处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往往就是财务风险,因此,为了让上市公司具备正确的风险意识,保持公司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性是很有必要的。
⑵可以更好的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产业资本循环。上市公司必须保持这三种资本形态上的合理比例。一旦比例不当,严重时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生产并忽视了营销,导致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引发财务危机;又或者有的上市公司过于重视营销而忽视产品的研发,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存活太久。所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在企业的筹资方面。
⑶可以最大化上市公司价值。这里最大化的是企业的价值而非利润,因为企业的价值不仅括现在的企业价值,同时也包含企业在未来时期的价值。企业价值涉及到的时期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风险大。所以,对于怎样减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首先应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使上市公司更好地认识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后,进而确定目标,减少财务风险。
⑷可以使上市公司更好的制定决策。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在既定的期望收益下,使风险最小化;或在既定的风险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期收益。所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可使上市公司在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在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下,实现财务风险最小化。
2 风险与财务风险
2.1 风险的定义
究竟什么是风险,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统一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定义是五花八门。
1.损失概率说
决策学派的观点:风险是不确定的情况,即经济主体可以为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确定一个概率值。
2.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差异说
海英斯(Richard M.Heins)和威廉姆斯(C.Arthur Williams Jr.)认为,风险是指:在风险状况下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差别,差异的大小与风险的大小成正比。
3.损害可能说与损害不确定说
海恩斯(Haynes)是最早提出风险概念,并对风险进行分类的学者。他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唯利特(A.H.Willet)将风险和保险相联系,进行研究,提出这样的观点,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4.现阶段的其他风险学说
主观风险阐明:损失和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是否发生风险、发生的时间、过程以及结果等部分构成,并且是通过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这种不确定性。客观风险说的前提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认为风险可以用客观的判定计量大小,通过观察风险事故,用数学的方法和统计学的观点来具体定义。
广义与狭义风险说的区别在于将风险从外延与内涵上加以界定。
对任何一个风险现象进行研究,都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风险要素,风险事件,风险期望与风险结果。以下,分别对这四个组成部分进行解释:
1.风险要素指引起风险事件能够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就是导致风险存在的源头。
2.风险事件指由风险要素所引起的,会给社会和个人利益产生影响的客观事件。尽管风险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发生又是随机的和偶然的。
3.风险期望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有风险的活动时,对这个活动所预设的目标。人们一般会将风险期望的实现或超额实现(这里指向好的一面发展)称之为成功,反之会称之为失败。
4.风险结果指,由风险要素所引起的风险事件所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与风险期望相对比,从而产生损失或收益。
这四个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这么理解:风险要素引起风险事件,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风险结果对比风险期望,最终得出这个风险活动是损失了,还是收益了。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着两种认识。
第一,认为企业遇到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经营风险就是财务风险。因为企业的各种经营风险所产生的结果都可以看成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减少与增加,即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相一致,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该观点的不足之处也在这个地方,它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太广泛,而不利于管理和责任的划分。
第二,认为财务风险只是经营风险的一个部分,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所面临的风险。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严重。而且,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将财务风险单独提出,进行分析与防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采用以财务风险只是经营风险的一种的观点来进行研究。
2.3 财务风险的特点
本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的同时,总结出财务风险的几个主要特点。
。速冻比率与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成正比。
1 引言 1
2风险与财务风险2
2.1 风险的定义2
2.2财务风险的定义3
2.3财务风险的特点3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现状4
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5
4.1盈利能力5
4.2 偿债能力6
4.3 现金流量7
4.4 营运能力8
4.5发展能力9
5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衡量10
5.1 单一指标财务分析法10
5.2 变量模型法11
5.3 多元回归模型法11
5.4 综合评价法11
6以康佳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12
6.1 公司简介12
6.2运用单一指标分析法中的杠杆分析法对康佳公司进行分析12
7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15
7.1从宏观制度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5
7.2从观念上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15
7.3从技术方法上开展财务预警系统16
结论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图1康佳公司2001-2010年财务杠杆系数折线图13
表1康家公司2001-2010年财务杠杆系数和净资产收益率表12
表2康佳公司2001-2010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表13
表3康佳公司2001-2010年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明细表14
1 引言
随着我国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愈发突出。由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在面对十分复杂的市场环境时,不可能得到其所需的一切信息,于是,公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财活动就一定会有不确定性,财务活动的结果也会是随机的,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
本文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具体来说,有这样的4个方面的意义。
⑴可以更好的把握财务风险。现代上市公司这样的经济体,它是独立存在的,是以收益为经营目的,并且最终的目的是使收益最大化。但是,众所周知,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因为很多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的复杂和不稳定,使得企业经常处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往往就是财务风险,因此,为了让上市公司具备正确的风险意识,保持公司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性是很有必要的。
⑵可以更好的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产业资本循环。上市公司必须保持这三种资本形态上的合理比例。一旦比例不当,严重时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生产并忽视了营销,导致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引发财务危机;又或者有的上市公司过于重视营销而忽视产品的研发,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存活太久。所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尤其是在企业的筹资方面。
⑶可以最大化上市公司价值。这里最大化的是企业的价值而非利润,因为企业的价值不仅括现在的企业价值,同时也包含企业在未来时期的价值。企业价值涉及到的时期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风险大。所以,对于怎样减小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首先应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使上市公司更好地认识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后,进而确定目标,减少财务风险。
⑷可以使上市公司更好的制定决策。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在既定的期望收益下,使风险最小化;或在既定的风险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期收益。所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可使上市公司在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在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下,实现财务风险最小化。
2 风险与财务风险
2.1 风险的定义
究竟什么是风险,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统一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定义是五花八门。
1.损失概率说
决策学派的观点:风险是不确定的情况,即经济主体可以为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确定一个概率值。
2.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差异说
海英斯(Richard M.Heins)和威廉姆斯(C.Arthur Williams Jr.)认为,风险是指:在风险状况下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差别,差异的大小与风险的大小成正比。
3.损害可能说与损害不确定说
海恩斯(Haynes)是最早提出风险概念,并对风险进行分类的学者。他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唯利特(A.H.Willet)将风险和保险相联系,进行研究,提出这样的观点,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4.现阶段的其他风险学说
主观风险阐明:损失和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是否发生风险、发生的时间、过程以及结果等部分构成,并且是通过客观事物的主观估计这种不确定性。客观风险说的前提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认为风险可以用客观的判定计量大小,通过观察风险事故,用数学的方法和统计学的观点来具体定义。
广义与狭义风险说的区别在于将风险从外延与内涵上加以界定。
对任何一个风险现象进行研究,都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风险要素,风险事件,风险期望与风险结果。以下,分别对这四个组成部分进行解释:
1.风险要素指引起风险事件能够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就是导致风险存在的源头。
2.风险事件指由风险要素所引起的,会给社会和个人利益产生影响的客观事件。尽管风险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发生又是随机的和偶然的。
3.风险期望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有风险的活动时,对这个活动所预设的目标。人们一般会将风险期望的实现或超额实现(这里指向好的一面发展)称之为成功,反之会称之为失败。
4.风险结果指,由风险要素所引起的风险事件所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与风险期望相对比,从而产生损失或收益。
这四个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这么理解:风险要素引起风险事件,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风险结果对比风险期望,最终得出这个风险活动是损失了,还是收益了。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对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着两种认识。
第一,认为企业遇到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经营风险就是财务风险。因为企业的各种经营风险所产生的结果都可以看成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减少与增加,即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相一致,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该观点的不足之处也在这个地方,它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太广泛,而不利于管理和责任的划分。
第二,认为财务风险只是经营风险的一个部分,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所面临的风险。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严重。而且,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将财务风险单独提出,进行分析与防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采用以财务风险只是经营风险的一种的观点来进行研究。
2.3 财务风险的特点
本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的同时,总结出财务风险的几个主要特点。
。速冻比率与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成正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