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分析以马钢集团为例(附件)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相较于人们的需求,资源总是会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这要求人们对有限的或者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便耗费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适用的劳务和商品,从而获取最佳效益。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败与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样,资源的配置对集团的长久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集团的资源配置问题,结合资源配置的战略分析,以马钢集团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从马钢集团自身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入手,具体分析,进行对比,基于SWOT分析下得出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并提出资源配置的实施措施。目 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2
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分析
2.1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因素 4
2.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目的 4
2.3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方式 5
3 马钢集团资源配置战略SWOT分析
3.1 马钢集团SWOT分析 6
3.2 基于SWOT分析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 10
4 马钢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实施措施
4.1 积极发展钢铁主业 12
4.2 统筹兼顾非钢产业 14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企业集团化已经成为一股热潮,无法阻挡其加快发展的步伐和进程。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取消贸易壁垒,积极开放市场,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互惠互利,大大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国籍公司”。这些无国籍公司需要面向全球的广阔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生产和销售[1]。随着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经成为一股热潮,无法阻挡其加快发展的步伐和进程。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取消贸易壁垒,积极开放市场,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互惠互利,大大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国籍公司”。这些无国籍公司需要面向全球的广阔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生产和销售[1]。随着产品销售市场和资源配置战略的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企业集团会在人员结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毫无疑问,企业的这些变化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然会加大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难度。
如今,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若想继续发展和扩大规模,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因此,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怎样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本文研究和讨论的中心。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马克思先生从再生产过程的社会属性出发,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资源配置的最基本含义:“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量”,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为衡量基础的社会资源配置理论,由此奠定了建立现代企业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企业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过去和当前拥有的各种资源在不同的经营活动之间进行分配,其根本目标是企业用最低的资源成本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地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2]。
战略管理涉及大量的企业资源配置和优化问题,需要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来考虑。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开始,以格兰特(R.M.Grant)等为主要代表的管理学者们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对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促成了企业战略管理一个重要分支——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简称 RBV)的
产生[3]。RBV 的学者们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应主要归因于企业拥有的资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资源,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集结、利用资源的竞争。近年来很多学者在战略管理和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相关性方面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
Alchian(2005)通过对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研究发现,在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中,为了实现整个集团资源的最优配置,集团需要先对各子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进行再次分配[3]。
Williamson(2007)研究提出,企业集团对内部资本的可控制性高于对外部资本的可控制性,集团总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调配,这为集团资源配置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针对集团资源配置的现状,常见失误原因,解决的问题等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王棣华(2006)则主张将集团的资源配置与资本预算管理放在一起研究,他认为集团的资源配置与资本预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
我国学者闫昕(2007)认为,自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很多集团的资源配置是以多元化为主[6]。在多元化的集团分配中,各子公司竞争集团内相对有限的资本,而集团总部为了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最优,将资源集中后进行多元化分配。
李少辉(2008)分析了企业经营战略转变选择的动因,指出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专业化关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无论哪一种资源配置战略,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今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其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集团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7]。
国外关于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而国内关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选择的都只是涉及其中一方面,并且关于集团资源配置的观点各不相同,无论是模式上,方式上,都各具特色,不分高下。本课题的研究不局限于一种理论,相反,会多角度地讨论问题,帮助企业分析自身优劣条件,探索合适自己的资源配置战略。因此,本课题综合国内外研究的精华,在前者的基础上扩展对本问题的研究,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探讨企业资源配置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SWOT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
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就是在竞争条件、竞争机遇、内外部竞争环境的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然后调查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进行分析,运用系统的分析思想,从中得出结论,而通常结论都会带有一定的向导性、决策性。
文献研究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分析
2.1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因素
现阶段企业集团的资源配置战略要认真思考四项因素:
1.竞争优势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方法 2
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分析
2.1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因素 4
2.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目的 4
2.3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方式 5
3 马钢集团资源配置战略SWOT分析
3.1 马钢集团SWOT分析 6
3.2 基于SWOT分析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的战略选择 10
4 马钢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实施措施
4.1 积极发展钢铁主业 12
4.2 统筹兼顾非钢产业 14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企业集团化已经成为一股热潮,无法阻挡其加快发展的步伐和进程。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取消贸易壁垒,积极开放市场,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互惠互利,大大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国籍公司”。这些无国籍公司需要面向全球的广阔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生产和销售[1]。随着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经成为一股热潮,无法阻挡其加快发展的步伐和进程。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政府取消贸易壁垒,积极开放市场,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合作,互惠互利,大大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国籍公司”。这些无国籍公司需要面向全球的广阔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生产和销售[1]。随着产品销售市场和资源配置战略的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企业集团会在人员结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毫无疑问,企业的这些变化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然会加大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难度。
如今,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若想继续发展和扩大规模,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因此,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怎样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本文研究和讨论的中心。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马克思先生从再生产过程的社会属性出发,在“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资源配置的最基本含义:“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量”,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为衡量基础的社会资源配置理论,由此奠定了建立现代企业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企业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过去和当前拥有的各种资源在不同的经营活动之间进行分配,其根本目标是企业用最低的资源成本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地顺利进行,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2]。
战略管理涉及大量的企业资源配置和优化问题,需要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来考虑。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开始,以格兰特(R.M.Grant)等为主要代表的管理学者们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对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促成了企业战略管理一个重要分支——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简称 RBV)的
产生[3]。RBV 的学者们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应主要归因于企业拥有的资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资源,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集结、利用资源的竞争。近年来很多学者在战略管理和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相关性方面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
Alchian(2005)通过对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研究发现,在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中,为了实现整个集团资源的最优配置,集团需要先对各子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进行再次分配[3]。
Williamson(2007)研究提出,企业集团对内部资本的可控制性高于对外部资本的可控制性,集团总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调配,这为集团资源配置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针对集团资源配置的现状,常见失误原因,解决的问题等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王棣华(2006)则主张将集团的资源配置与资本预算管理放在一起研究,他认为集团的资源配置与资本预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
我国学者闫昕(2007)认为,自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很多集团的资源配置是以多元化为主[6]。在多元化的集团分配中,各子公司竞争集团内相对有限的资本,而集团总部为了实现集团整体效益的最优,将资源集中后进行多元化分配。
李少辉(2008)分析了企业经营战略转变选择的动因,指出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专业化关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无论哪一种资源配置战略,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今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其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集团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7]。
国外关于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而国内关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选择的都只是涉及其中一方面,并且关于集团资源配置的观点各不相同,无论是模式上,方式上,都各具特色,不分高下。本课题的研究不局限于一种理论,相反,会多角度地讨论问题,帮助企业分析自身优劣条件,探索合适自己的资源配置战略。因此,本课题综合国内外研究的精华,在前者的基础上扩展对本问题的研究,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探讨企业资源配置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SWOT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
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就是在竞争条件、竞争机遇、内外部竞争环境的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然后调查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进行分析,运用系统的分析思想,从中得出结论,而通常结论都会带有一定的向导性、决策性。
文献研究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分析
2.1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的因素
现阶段企业集团的资源配置战略要认真思考四项因素:
1.竞争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