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附件)

摘 要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活动效率和财务报告稳健性,助力企业的发展。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等。本文以秋林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5年、2016年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审计意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为更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二、 秋林集团概况及事件回顾 2
(一) 秋林集团概况 2
(二) 事件回顾 2
三、 秋林集团内控被否的原因分析 3
(一) 内部环境层面 3
(二) 控制活动层面 5
(三) 风险评估层面 7
(四) 信息与沟通层面 7
(五) 内部监督层面 8
四、秋林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8
(一) 内部环境层面 8
(二) 控制活动层面 9
(三) 风险评估层面 10
(四) 信息与沟通层面 10
(五) 内部监督层面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2010年4月财政部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意味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开始制度化、规范化。2012年2月财政部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2号》,为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内部控制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培养等问题作出了回答。在接下的几年中,财政部接踵印发《石油石化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2018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这些举措都说明将在全社会逐步推进各个领域下的内部控制全面深入的改革。
但是从我国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等。2016年披露的2253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非标意见高达30.9%即696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基于此种情况,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肖薇(2007)以保险业为研究对象,说明内部控制的实施受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王晓君(2014)提出重视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加强审计事务所的独立地位,能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钟玮(2011)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资源与权力的配置问题、在系统运行中的有效性问题三方面有关。
蔡丛光(2010)发现企业经营业务复杂程度、公司分部或子公司数量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有关系。
张颖、郑洪涛(2010)认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力可以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减少企业违法违规。
也有学者从财务、审计工作的外在表现进行研究。田高良(2010)、刘亚莉等(2011)认为审计人员、事务所在合同期内发生变更和财务报告修订或重述都说明内部控制受到影响。陈丽蓉和牛艺琳(2010)认为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标志。
在国外, Ge McVaY ( 2005)、Doyle(2007)、Ashbaugh Skaife(2007)认为,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子公司数量与内部控制关系很大。
Ashbaugh Skaife(2007)还认为,出现多次兼井重组、较高的财务风险以及审计人员的不稳定性表明内部控制较为薄弱。
Dumitrascu Mihaela 和 Savulescu Iulian(2013)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影响,失去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不可能较好发挥作用,使得内部控制更无序,形成恶性循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重新梳理了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秋林集团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使秋林集团能够更好地发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情况,丰富自己对于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理论知识,对相关专业文献进行科学筛选,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效果。
2.访谈法
本文通过咨询相关人士,深入了解秋林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研究秋林集团产生问题的原因。
二、秋林集团概况及事件回顾
(一)秋林集团概况
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0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商业为主的集团化、现代化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目前主营黄金珠宝设计加工批发、秋林公司的商业经营、秋林食品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以及开展相关金融业务。
2012年3月,秋林集团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这标志着秋林集团开始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
2014年开始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社会公众了解秋林集团的内部控制运行情况。
(二)事件回顾
2016年4月,因秋林集团在关联交易、资金管理等部门存在重大缺陷,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内部控制否定意见。
2017年4月,由于秋林集团在2016年度未及时披露应披露的相关事项,存在着对重大资金投放及收回缺少风险评估、募集资金管理及资金管理使用、存货出入库及货物运输管理控制不严、对子公司未能实现有效控制等五大重大缺陷,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内部控制否定意见。
三、秋林集团内控被否的原因分析
2012年开始进行内部控制建设,2015、2016年的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这说明秋林集团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秋林集团这一情况,下面将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内部环境层面
1.企业尤其是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
作为老牌企业,秋林集团已由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但是管理层仍延续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不重视内部控制及其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支持进行内部控制及其制度的建设与运行完善。有的管理者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决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批和监督,出现了决策失误甚至是违法违规等问题。
2. 股东变动频繁,内部控制环境不稳定
2015年秋林集团存在多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行为。2016年,在换发营业执照不久后,公司第二大股东黑龙江奔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马投资”) 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建新,同时原股东天津国开黄金制品经营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4%的奔马投资股权转让给天津领先龙慧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颐和黄金也有类似的举动。这些现象都表明近年来秋林集团股东变动较频繁,且存在重大变化,内部控制环境不稳定,不利于内部控制的良好实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