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目录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 5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其后果 5
(一)经济交易失真 5
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 5
2.以“头大尾小”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 5
3.利用记账凭证转账作弊 5
4.利用内部财务制度漏洞 6
(二)内部岗位设置不当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6
1.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6
2.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 6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7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7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7
(三)利益驱使 7
(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8
四、 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8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大会计执法力度 8
(二)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严格财经纪律 8
(三)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机制 8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8
(五)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核算和监督水平 9
五、结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指导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变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都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真实的会计信息也可以展现企业的文化现象、经营理念、员工精神,提升企业的综合实际能力。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也能体现其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展现其稳定的财务能力,积攒业内口碑。而通过弄虚作假出来的会计信息本身不真实外,也会降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公信力,久而久之企业的伟岸形象必将坍塌,对于这样的企业,合作伙伴也只会越来与少,做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前景可见一斑。本论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对策>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缘由及后果,探寻会计信息及会计诚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此得出会计诚信信息建设的重要性。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其后果
(一)经济交易失真
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
中小企业账务收入支出周全,则有的企业则则利用转账和费用进行做假账,有的利用假的发票用来报销支出,修改,篡改开支凭证,例如:某企业按规定年度业务招待费用为15万元,但是9月份底已达到13万元,为了使招待费不超过原定金额,老板与会计人员便商量,便以报销差旅费的名义来套取现金,以便用来招待费的使用。之后,自己编造了一些虚假数据,托人找来一些空白发票,填入发票共计5万元,并进行了账务处理,这样套取的现金的则另外开老板的户头,专门用于招待费用支出,会计人员按照虚假的发票则做了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50000元;贷:库存现金50000元。
2.以“头大尾小”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
如购买原料或接受劳务时要求对方在填开发票时在发票联上加大金额。例如:有的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的时候就和供应商打好关系明明花了8000元,但是却让供应商开发票金额为9000元,则企业付给供应商9000元现金,则该采购人员则从供应商那边提取1000元的好处费。
3.利用记账凭证转账作弊
例如有的原始的凭证与相关的记账凭证不是相等的,例如:有的公司在计算费用的时候,有计划的多汇总,使记账凭证里面的支出远远高于所附在后面的原始凭证的总的金额,使其达到自己贪污多于钱财的目地。又如,有的公司在计算收入的原始凭证中,就会少计算一点,使记账凭证里面的金额低于原始凭证里面的金额,这样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目地了。
4.利用内部财务制度漏洞
由于单位会计内部管理不到位和监督人员的不认真细致,很多账务上面没有按照应有的程序进行报销,造成有的有很多假的账务信息,购买办公用品等文具也不经过领导签字认证就给报销了,记账凭证未经审核即入账等。例:某小公司会计工作分配不均匀,然后计算工资及发放工资都只有财务人员。这样财务人员把工资报表弄好直接给老板看,而老板又不是财务人员也不会一笔一笔的计算,只会把财务明细粗略看一下,大部分注意力是在结果上面。这样就给财务人员留下了可以作假的机会,有的财务人员会利用企业的逃脱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来多增加几个人员的名字来获得虚假的工资来充足自己的小金库。
(二)内部岗位设置不当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一人。但出纳不能兼管审计、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应付账款账目的登记工作。”但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设置的会计岗位上没能真正意义达到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有的小企业因为员工少,直接一个出纳管理了全部工作,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1.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从企业内部监督来看,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的薪酬在老板的手里而且会计人员也是由老板直接聘任的,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工作是为企业老板服务并随着老板的意思而改变。从外部企业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制度、监督政府官员和社会工作者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以及对事后监管的局限性,很少能发现所有的会计信息造假,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2.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
目前中小企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资产不实。资产不实的原因主要是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国定资产、前置费用等来说,一般管理者人员,我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是实实在在花费的钱,我需计提折旧,对于还没有支付的钱,无需企业做预提费用,对企业留存的原材料等流失也不做相应转销,以至于资产不实造成虚增资产。二是收入失真。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许多的收入,在企业会计报表当中不给于体现,特别是有些企业空挂收入、企业之间发票过账导致收入失真等。三是负债登记不全。所谓负债登记不全,是因为在许多企业中多用账外资金进行借贷而导致的登记不全。四是成本费用的失真。成本费用失真的主要因素就是原始发票的虚假,在会计核算中有时不计算当月的成本费用,或者多计算成本费用。使企业利润减少来达到减少交税的目地,有的企业也会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行为,这样只会造成成本费用的不实,使企业的隐性赤字不断增加。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法制观念淡化,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弄虚作假,人为操作会计信息。虽然新颁布的《会计法》对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执行新的《会计法》效率不是很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会计信息作假的行为被查出,也不立即查办,甚至有的人做了虚假的账务,却因为一些所谓的熟人而不被严惩,更加有恃无恐的做假账。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2011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制止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但会计准则的完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导致了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企业在面对新问题时不能选择最适合的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使得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对发生的同一类经济业务,可以供给企业选择的处理方法很多,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能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例如:在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使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利润又达到最大化的先进先出法。但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本该有的客观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会计账务处理方法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用计提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在会计信息中是需要计提的。由于一些会计人员不理解会计准则,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认为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已经使用当然得计提折旧,当月报废的固定资产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则可以不要计提折旧,使其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把会计处理方法变成了当月增加的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则不计提了,这也造成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又如:会计信息对于提供者和使用者来说,彼此的利益不一致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也会不一样,财务人员都是依据利润分配方案作出结论,而其中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者有可能因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损失到利益,这时会计数据使用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干扰这些反映结果,所以无论哪一方干扰,都是会干扰原来的客观性。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 5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其后果 5
(一)经济交易失真 5
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 5
2.以“头大尾小”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 5
3.利用记账凭证转账作弊 5
4.利用内部财务制度漏洞 6
(二)内部岗位设置不当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6
1.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6
2.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 6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7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7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7
(三)利益驱使 7
(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8
四、 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8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大会计执法力度 8
(二)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严格财经纪律 8
(三)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机制 8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8
(五)推广会计电算化,提高核算和监督水平 9
五、结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指导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变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都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真实的会计信息也可以展现企业的文化现象、经营理念、员工精神,提升企业的综合实际能力。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也能体现其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展现其稳定的财务能力,积攒业内口碑。而通过弄虚作假出来的会计信息本身不真实外,也会降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公信力,久而久之企业的伟岸形象必将坍塌,对于这样的企业,合作伙伴也只会越来与少,做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前景可见一斑。本论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对策>就会计信息失真的缘由及后果,探寻会计信息及会计诚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此得出会计诚信信息建设的重要性。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及其后果
(一)经济交易失真
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
中小企业账务收入支出周全,则有的企业则则利用转账和费用进行做假账,有的利用假的发票用来报销支出,修改,篡改开支凭证,例如:某企业按规定年度业务招待费用为15万元,但是9月份底已达到13万元,为了使招待费不超过原定金额,老板与会计人员便商量,便以报销差旅费的名义来套取现金,以便用来招待费的使用。之后,自己编造了一些虚假数据,托人找来一些空白发票,填入发票共计5万元,并进行了账务处理,这样套取的现金的则另外开老板的户头,专门用于招待费用支出,会计人员按照虚假的发票则做了如下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50000元;贷:库存现金50000元。
2.以“头大尾小”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
如购买原料或接受劳务时要求对方在填开发票时在发票联上加大金额。例如:有的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的时候就和供应商打好关系明明花了8000元,但是却让供应商开发票金额为9000元,则企业付给供应商9000元现金,则该采购人员则从供应商那边提取1000元的好处费。
3.利用记账凭证转账作弊
例如有的原始的凭证与相关的记账凭证不是相等的,例如:有的公司在计算费用的时候,有计划的多汇总,使记账凭证里面的支出远远高于所附在后面的原始凭证的总的金额,使其达到自己贪污多于钱财的目地。又如,有的公司在计算收入的原始凭证中,就会少计算一点,使记账凭证里面的金额低于原始凭证里面的金额,这样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目地了。
4.利用内部财务制度漏洞
由于单位会计内部管理不到位和监督人员的不认真细致,很多账务上面没有按照应有的程序进行报销,造成有的有很多假的账务信息,购买办公用品等文具也不经过领导签字认证就给报销了,记账凭证未经审核即入账等。例:某小公司会计工作分配不均匀,然后计算工资及发放工资都只有财务人员。这样财务人员把工资报表弄好直接给老板看,而老板又不是财务人员也不会一笔一笔的计算,只会把财务明细粗略看一下,大部分注意力是在结果上面。这样就给财务人员留下了可以作假的机会,有的财务人员会利用企业的逃脱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来多增加几个人员的名字来获得虚假的工资来充足自己的小金库。
(二)内部岗位设置不当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一人。但出纳不能兼管审计、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应付账款账目的登记工作。”但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设置的会计岗位上没能真正意义达到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有的小企业因为员工少,直接一个出纳管理了全部工作,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1.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从企业内部监督来看,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的薪酬在老板的手里而且会计人员也是由老板直接聘任的,这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工作是为企业老板服务并随着老板的意思而改变。从外部企业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制度、监督政府官员和社会工作者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以及对事后监管的局限性,很少能发现所有的会计信息造假,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
2.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
目前中小企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资产不实。资产不实的原因主要是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国定资产、前置费用等来说,一般管理者人员,我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是实实在在花费的钱,我需计提折旧,对于还没有支付的钱,无需企业做预提费用,对企业留存的原材料等流失也不做相应转销,以至于资产不实造成虚增资产。二是收入失真。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许多的收入,在企业会计报表当中不给于体现,特别是有些企业空挂收入、企业之间发票过账导致收入失真等。三是负债登记不全。所谓负债登记不全,是因为在许多企业中多用账外资金进行借贷而导致的登记不全。四是成本费用的失真。成本费用失真的主要因素就是原始发票的虚假,在会计核算中有时不计算当月的成本费用,或者多计算成本费用。使企业利润减少来达到减少交税的目地,有的企业也会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行为,这样只会造成成本费用的不实,使企业的隐性赤字不断增加。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法制观念淡化,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弄虚作假,人为操作会计信息。虽然新颁布的《会计法》对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执行新的《会计法》效率不是很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会计信息作假的行为被查出,也不立即查办,甚至有的人做了虚假的账务,却因为一些所谓的熟人而不被严惩,更加有恃无恐的做假账。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2011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制止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但会计准则的完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导致了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企业在面对新问题时不能选择最适合的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使得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对发生的同一类经济业务,可以供给企业选择的处理方法很多,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能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例如:在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使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利润又达到最大化的先进先出法。但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本该有的客观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会计账务处理方法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用计提折旧,而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在会计信息中是需要计提的。由于一些会计人员不理解会计准则,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认为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已经使用当然得计提折旧,当月报废的固定资产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则可以不要计提折旧,使其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把会计处理方法变成了当月增加的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则不计提了,这也造成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又如:会计信息对于提供者和使用者来说,彼此的利益不一致所以会计政策选择也会不一样,财务人员都是依据利润分配方案作出结论,而其中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使用者有可能因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损失到利益,这时会计数据使用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干扰这些反映结果,所以无论哪一方干扰,都是会干扰原来的客观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