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重点关注的财务问题及审计策略研究(附件)【字数:12083】

摘 要摘 要随着近年来新三板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服务提出了更多要求。但是,新三板挂牌企业存在很多财务问题,主要表现为股东历史出资不实、提前确认收入、成本核算造假和研发费用核算存在较大的任意性等等,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新三板挂牌企业特点入手,分析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的原因,结合实务案例,对如何开展审计工作提出了采用截止测试、抽样审计等审计策略的建议,旨在为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审计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新三板挂牌企业;财务问题;审计策略
目 录
0 引言 1
1 新三板挂牌企业概述 1
1.1 新三板简介 1
1.2 新三板挂牌企业特点 2
2 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的财务问题及原因 3
2.1 股东历史出资不实 3
2.2 提前确认收入 4
2.3 成本核算造假 5
2.4 研发费用的核算存在较大的任意性 5
3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对策 6
3.1 股东历史出资不实的审计对策 6
3.2 提前确认收入的审计对策 8
3.3 成本核算造假的审计对策 10
3.4 研发费用核算存在较大任意性的审计对策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重点关注的财务问题及审计策略研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策制度的放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作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新兴板块,日益为更多企业所熟知。准入门槛低、融资效果好、能够为挂牌企业提供转板上市的平台等诸多优势吸引了大批中小企业向股转系统申请挂牌。新三板的火爆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相应的审计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三板挂牌企业有自己的特色,和过去的旧三板企业存在很大差别。因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大多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股东历史出资不实、提前确认收入、成本核算造假、研发费用确认存在较大任意性等财务问题,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不够高,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这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影响了企业的顺利挂牌。因此,注册会计师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三板挂牌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需适时转变思路,以适应新三板审计工作的特点。如此,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重点关注的财务问题及审计策略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从新三板的背景介绍入手,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特点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提出新三板挂牌企业特有的一些财务问题并且阐述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实务案例对这些问题的审计策略进行研究。
1 新三板挂牌企业概述
1.1 新三板简介
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独立于上交所、深交所外的第三个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市场挂牌主体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1]。新三板的前身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简称“老三板”。老三板最初只接受A股退市公司挂牌,自中关村科技园区被纳入其范围后,为了加以辨别,特将这些新兴企业称为“新三板”。自2013年末扩容至全国范围以来,新三板的成长日新月异,挂牌公司数突飞猛进。根据第一路演的统计数据,截止2016年末共计已达10163家,远超沪深两市总和。对企业来讲,在新三板挂牌,有很多好处:准入门槛低(存在满两年的股份制公司便可)、耗时少(通常申报后42天便可完成审批)、政府发放补贴(某些地区补助几乎可以覆盖挂牌成本)。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新三板尚属于“奢侈品”,小型投资者要想入手新三板,不但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历,还要有最少500万元的证券资产。因为挂牌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市场估值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与沪深两市其他板块相比较,新三板企业的融资金额相对较低,加上很多企业只是把新三板作为过渡的跳板,为以后转板上市建立基础。投资者因担心企业退市风险较大,对新三板的投资十分谨慎,导致新三板活跃度不足。总的来说,新三板作为主板、创业板的补充,完善了我国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它的火爆恰恰反映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而随着政策制度的不断推进,新三板未来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1.2 新三板挂牌企业特点
1.2.1 股权集中度高,内部控制不足
新三板市场是以中小实体企业为服务主体的市场,挂牌企业规模不大,人员数量有限,有的挂牌企业是由几个朋友或者亲戚共同出资建立。股权主要由几个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掌握。根据新三板在线发布的2016年末挂牌公司股东户数分布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末新三板全年挂牌公司总数10163家。股东人数在210人的企业共有4484家,占比达44.14%。股东户数少于50户的企业共有8850家,在所有挂牌企业中,占比超过九成。股权集中度高导致企业结构沦为“一人集权制”,实际控制人一股独大,企业治理不按照既有的公司章程,而是由控股最大的股东一人或几人决定。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的决策程序流于形式[2]。
1.2.2 高科技性,创新技术能力突出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行业发展呈现更新更广更优的态势,从行业分类看,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尖端制造领域和高端服务行业。科技程度较高,创新能力较好。根据新三板在线公布的数据来看,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占比67%,被认定为新兴战略企业的占比24%。不少企业是其所属行业里的佼佼者,特色鲜明,创新动力强劲,成长性喜人。从创新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来看,新三板的未来成长甚至要优于创业板。
1.2.3 会计基础薄弱
新三板大多为刚刚成立不满十年的中小企业,市场主体规模在与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的比较中是最小的,企业规模也限制了员工的人数,新三板企业员工人数较少,机构设置简单,受成本和企业规模的限制,其财务管理模式无法照搬大公司的管理。新三板企业的财务管理在短期内达不到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进销存系统。而且,受成本的制约,所聘请的财务人员水平有限,甚至出现由企业老板的亲属担任财务经理的情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1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