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研究【字数:9857】
摘 要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五次并购,每一次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第五次并购浪潮的进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更加密不可分。无论哪一个行业中的企业,都必须紧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为了履行加入 WTO 的承诺,我国的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纷纷入驻我国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实行海外并购,有利于打开境外市场和挖掘潜在大客户,同时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共同联合降低风险。然而,目前整体情况不荣乐观,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还存在相当高的风险和隐患。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现有文献,然后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背景和特点。其次,在案例研究中,本文还原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过程,深层次地剖析招行收购永隆银行的绩效变化。最后通过对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经验,对于海外并购的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要有着清醒的认识,海外并购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的重要选择,要巧妙的把握目前的机遇,在并购对象的选择上要注意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 1
1.3创新与不足 2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国内文献综述 3
2.2 国外文献综述 4
2.3 文献评述 4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背景及特点 5
3.1海外并购背景 5
3.2 海外并购特点 5
3.2.1海外并购地区选择呈现多元化 5
3.2.2积极通过海外并购尝试混业经营 5
3.2.3 并购规模增大 5
3.2.4并购支付手段呈多元化趋势 5
第四章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分析 7
4.1并购双方简介 7
4.1.1收购方:招商银行 7
4.1.2被收购方:永隆银行 7
4.2并购动机 8
4.2.1有利于增加银行综合效率 8
4.2.2降低成本 8
4.2.3抵御风险 8
4.2.4全球化经营战略 8
4.3 并购过程 9
4.4并购绩效分析 9
4.4.1银行的盈利能力分析 9
4.4.2 银行的偿债能力分析 10
4.4.3银行的成长性分析 10
4.4.4 杜邦分析法 11
4.5 银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12
第五章 结论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如今,世界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时代的快速的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金融集团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并购,很多大型银行也开始进行并购,例如,摩根,花旗等大型银行。我国的银行业也需要发展。我国于2001 年 11 月 10 日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经济发展。这给中国的金融业带来了百年不遇的机会,同时对我国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很多商业银行发生倒闭、生存不下去等问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得小心谨慎,所以没产生什么太大的冲击,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随着国内外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也准备并购,走出国门。招商银行率先作出表率,于2008年对永隆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意义非凡。
1.1.2 研究意义
21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我国选择了海外并购这个措施来应对。我国海外并购商业银行,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也能够扩大我国金融机构的团队和业务,间接控制海外的有价值资产,能够让人民币的价值得到提升,让国内银行更好地走向国外。所以,对于海外并购的研究很有必要。
1.2研究方法
事件研究法:是由 Ball& Brown和 Famaetal提出的一种统计方法。也就是说,在对市场发生什么事件时股价会发生波动、是否会出现“异常收益率”等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股价波动是否与事件有关。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以后的情况,观察海外并购的业绩变化。
案例研究法:是指以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以便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举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例子说明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发现我国跨国银行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详细和客观的总结,提出建议。
财务指标分析法:是一种根据对比分析并购前后财务数据来研究并购行为带来的影响的方法。其中,杜邦财务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法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将权益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找出权益净利率改变的原因 ,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经营业绩。本文通过对招商银行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来考察考察银行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
1.3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对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研究比较少,大多是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并购案例,也不太全面。本文选取的例子不错,是招商银行并购香港银行,比较有代表性,还用了两种方法案例研究法和杜邦分析法来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举例,对它进行分析,收集最新的数据研究并购前后的绩效,得出了比较全面的结论,并对我国以后跨国并购提出了建议。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选取的案例数量比较少,可能结果分析不是很准确,有点欠缺,研究结果也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同类型的银行。由于本人,能力不足,实践经验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问题的分析程度可能不够深入,内容有不够详尽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不断加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文献综述
国星(2013年)就是说,在中国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该仔细分析自身经营状况,从多个角度分析收购时间、地区、对象、战略等,制定正确的收购战略。与正确的收购、合并战略同样,收购后的合并也是成功的钥匙。[1]
刘凤丽(2013年)提出招商银行接管永隆银行,注重双方在业务和分行设置上的互补,并购可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协同效果。并购后,招商银行的短期及企业业绩均有所提高,这表明并购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2]
罗乐(2013年)提出并购改善了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的整体环境,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两个地区市场优势互补,市场份额扩大。同时,加强其他综合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出台的有关并购政策也对接管银行的对外并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经营管理和决策程序比国有化企业更有效。[3]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 1
1.3创新与不足 2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国内文献综述 3
2.2 国外文献综述 4
2.3 文献评述 4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背景及特点 5
3.1海外并购背景 5
3.2 海外并购特点 5
3.2.1海外并购地区选择呈现多元化 5
3.2.2积极通过海外并购尝试混业经营 5
3.2.3 并购规模增大 5
3.2.4并购支付手段呈多元化趋势 5
第四章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分析 7
4.1并购双方简介 7
4.1.1收购方:招商银行 7
4.1.2被收购方:永隆银行 7
4.2并购动机 8
4.2.1有利于增加银行综合效率 8
4.2.2降低成本 8
4.2.3抵御风险 8
4.2.4全球化经营战略 8
4.3 并购过程 9
4.4并购绩效分析 9
4.4.1银行的盈利能力分析 9
4.4.2 银行的偿债能力分析 10
4.4.3银行的成长性分析 10
4.4.4 杜邦分析法 11
4.5 银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12
第五章 结论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如今,世界在不断地变化,随着时代的快速的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金融集团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并购,很多大型银行也开始进行并购,例如,摩根,花旗等大型银行。我国的银行业也需要发展。我国于2001 年 11 月 10 日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经济发展。这给中国的金融业带来了百年不遇的机会,同时对我国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做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很多商业银行发生倒闭、生存不下去等问题,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得小心谨慎,所以没产生什么太大的冲击,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随着国内外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也准备并购,走出国门。招商银行率先作出表率,于2008年对永隆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意义非凡。
1.1.2 研究意义
21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我国选择了海外并购这个措施来应对。我国海外并购商业银行,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经验,也能够扩大我国金融机构的团队和业务,间接控制海外的有价值资产,能够让人民币的价值得到提升,让国内银行更好地走向国外。所以,对于海外并购的研究很有必要。
1.2研究方法
事件研究法:是由 Ball& Brown和 Famaetal提出的一种统计方法。也就是说,在对市场发生什么事件时股价会发生波动、是否会出现“异常收益率”等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股价波动是否与事件有关。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以后的情况,观察海外并购的业绩变化。
案例研究法:是指以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以便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举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例子说明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发现我国跨国银行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详细和客观的总结,提出建议。
财务指标分析法:是一种根据对比分析并购前后财务数据来研究并购行为带来的影响的方法。其中,杜邦财务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法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将权益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找出权益净利率改变的原因 ,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经营业绩。本文通过对招商银行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来考察考察银行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
1.3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对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研究比较少,大多是比较中国和外国的并购案例,也不太全面。本文选取的例子不错,是招商银行并购香港银行,比较有代表性,还用了两种方法案例研究法和杜邦分析法来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举例,对它进行分析,收集最新的数据研究并购前后的绩效,得出了比较全面的结论,并对我国以后跨国并购提出了建议。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选取的案例数量比较少,可能结果分析不是很准确,有点欠缺,研究结果也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同类型的银行。由于本人,能力不足,实践经验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问题的分析程度可能不够深入,内容有不够详尽之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不断加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文献综述
国星(2013年)就是说,在中国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时,应该仔细分析自身经营状况,从多个角度分析收购时间、地区、对象、战略等,制定正确的收购战略。与正确的收购、合并战略同样,收购后的合并也是成功的钥匙。[1]
刘凤丽(2013年)提出招商银行接管永隆银行,注重双方在业务和分行设置上的互补,并购可达到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协同效果。并购后,招商银行的短期及企业业绩均有所提高,这表明并购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2]
罗乐(2013年)提出并购改善了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的整体环境,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两个地区市场优势互补,市场份额扩大。同时,加强其他综合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出台的有关并购政策也对接管银行的对外并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经营管理和决策程序比国有化企业更有效。[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