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无锡农商行为例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无锡农商行为例[20191210090048]
摘要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款总额快速增长、信贷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同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暴露出的信贷风险识别测量不准确、贷款集中度高、内部控制不完善、信用评级方法落后等问题却在制约着农商行的发展,提高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农商行的竞争力十分关键。
本文对信贷风险进行了概述,选取无锡农商行为例研究了我国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如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内控机制不健全、贷款集中度较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加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更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优化贷款结构、提高员工素质等,希望能为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完善添砖加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无锡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选题的背景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2. 信贷风险概述 4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 4
2.2 信贷风险分类 4
2.3 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6
3.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7
3.1 无锡农商行简介 7
3.2 无锡农商行信贷及风险管理现状 7
3.2.1 无锡农商行信贷现状 7
3.2.2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0
3.3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2
3.3.1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12
3.3.2 内控机制不健全 14
3.3.3 贷款集中度较高 14
3.3.4 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16
4.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18
4.1 历史遗留原因 18
4.2 信贷管理方法落后 18
4.3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18
4.4 借款人具有特殊性 18
4.5 信贷员素质不高,缺乏高素质人才 19
4.6 社会信用环境缺失 19
5. 提高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0
5.1加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更新 20
5.1.1 加快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研发 20
5.1.2 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20
5.1.3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 20
5.2 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22
5.2.1 完善银行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22
5.2.2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22
5.2.3 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22
5.2.4 推进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规范信贷人员操作 23
5.2.5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23
5.3 优化贷款结构 23
5.4 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专业化队伍 23
5.5 推进信贷立法工作和信用文化的建设 24
结语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由农信社改组而来的新兴群体在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上己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末,江苏农商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在全省银行业中所占比重为25.5%、95%。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但是由农信社改组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改革不彻底、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理制度滞后、大量历史包袱遗留、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有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末,采取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下全国农村信用社仍有5435亿元的不良资产,这些都对农商行的发展很不利。近几年,随着同行业竞争的加剧,农商行开始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但是农商行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综合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想要农商行稳定发展,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信贷风险。当前是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三农的发展,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 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贷风险,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关系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这就促使商业银行必须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国内商业银行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在信贷风险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前进。但是因为探索时间短,外部环境并不理想,所以在信贷风险管理上不够成熟,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由农信社改组来的农商行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宏观意义上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微观意义上有利于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使银行持续稳定的运营。对于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这特殊群体,在经济全面开放以及自身内部改革的背景下,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具有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外学者开始结合各个学科研究信贷风险测量的方法,国外发达国家对于信贷风险的测量方法开始的很早,远远走在世界前列。Edward I. Altman(1968)分别研究了美国破产和非破产企业,采用22个财务比率筛选建立了5变量Z-Score模型,使用多变量的方法来测量信贷风险[1];Altman、Haldeman和Narayannan(1977)在原始的Z-Scor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二代Z模型,由原来的5变量增加到了7变量,反映了财务报告标准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变化,修正了原始模型的统计测量技术,适用范围更广,测量更精准[2];Martin(1977)最早提出了Logit模型,他将58家财务困境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25个财务比率中选出8个指标建立了这一模型,来分析预测银行的破产和违约概率[3];美国旧金山市KMV公司(1993)在Black、Scholes和Merton(1974)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能够准确高效衡量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KMV模型;J.P. Morgan(1997)提出了CreditMetricsTM model(信用计量模型),用来量化信用风险,是迈向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重要一步[4];瑞士信贷银行(1997)在保险精算学的基础上提出了CreditRisk+ model(信用风险附加模型),该模型基于违约风险是否发生是完全随机的,假设违约概率服从泊松分布,从而推导出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要求输入的数据较少,显著的提高了计算速度;麦肯锡咨询公司(1998)提出了Credit portfolio view model(信贷组合观点模型),该模型基于基本动力学原理对借款人信用情况进行分析[5];Reshmi Malhotra和D.K.Malhotra(2002)对信用程度不同的贷款企业通过神经模糊系统进行评判[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相比西方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末才起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企业市场化推进,信贷风险管理这一课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在国外信贷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秦江波、王宏起(2009)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这一模型是建立在Elman神经网络原理的非线性和泛化能力的基础上的,通过其有效性的实证验证,用来更精确的预测实际的信贷风险[7];周梦星(2010)以锡州农商行为例,对比了农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指出了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8];史春光(2011)认为预防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找到可行的贷前农户信用风险的评级方法[9];梁江(2011)在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泗洪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10];刘艳华和骆永民(2011)选取了三家农村信用社为例,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效率用DEA模型分析法进行了计量和评价,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的总体效率较低,且信贷风险防范效率在农村信用社之间具有差异性[11];丁述军和关冬蕾(2011)研究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均衡博弈,利用博弈论对双方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状态下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几种对策来加强农信社的风险管理[12]。
1.2.3 文献评述
从上述信贷风险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信贷风险管理模型也趋于成熟,而我国无论是在实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外在环境、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上还是在信贷风险管理机构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信贷管理体系。并且我国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中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上却显得薄弱和片面,大部分还只是指出农商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不能全面考虑地区差异性,缺少对某一地区的农商行的个别研究。农商行外部恶劣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的诸多问题都显示着其信贷风险管理的道路困难重重。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三种研究方法,第一:规范分析法。本文总结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的文献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实际案例存在问题的对策。第二: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无锡农商行为实际案例,分析了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无锡农商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三:比较分析法。本文将农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将无锡农商行和农商行总体水平进行对比,从而吸收其他银行在信贷管理上的长处,来促进无锡农商行的发展。
2. 信贷风险概述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确定的但可预测的。银行从出现时就伴随着风险,而信贷风险则是银行最主要最传统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资金信贷融通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影响,借款人到期却不能还款,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任何银行都会被这种风险困扰,这种风险甚至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如何管理信贷风险至关重要。
2.2 信贷风险分类
信贷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对信贷质量做出评价,并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悉数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分类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
1998年之前,我国商业银行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信贷风险分为四种: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后三种为不良贷款,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表2-1 贷款五级分类表
贷款分类 定义 特征 贷款损失概率
正常类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正常还本付息,银行有把握借款人能够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借款人的财务指标正常,显示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且贷款尚未到期。 0%
关注类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借款人的偿还能力。 1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2借款人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出现较大下降; 3贷款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或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4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5贷款本息逾期不超过90天。 5%以下
次级类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偿还。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银行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3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金融机构债务; 4贷款本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 30%-50%
摘要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款总额快速增长、信贷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同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暴露出的信贷风险识别测量不准确、贷款集中度高、内部控制不完善、信用评级方法落后等问题却在制约着农商行的发展,提高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农商行的竞争力十分关键。
本文对信贷风险进行了概述,选取无锡农商行为例研究了我国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如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内控机制不健全、贷款集中度较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加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更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优化贷款结构、提高员工素质等,希望能为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完善添砖加瓦。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无锡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选题的背景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评述 3
1.3 研究方法 3
2. 信贷风险概述 4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 4
2.2 信贷风险分类 4
2.3 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6
3.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7
3.1 无锡农商行简介 7
3.2 无锡农商行信贷及风险管理现状 7
3.2.1 无锡农商行信贷现状 7
3.2.2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0
3.3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2
3.3.1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12
3.3.2 内控机制不健全 14
3.3.3 贷款集中度较高 14
3.3.4 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16
4. 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18
4.1 历史遗留原因 18
4.2 信贷管理方法落后 18
4.3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18
4.4 借款人具有特殊性 18
4.5 信贷员素质不高,缺乏高素质人才 19
4.6 社会信用环境缺失 19
5. 提高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0
5.1加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更新 20
5.1.1 加快信贷风险管理模型的研发 20
5.1.2 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20
5.1.3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 20
5.2 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22
5.2.1 完善银行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22
5.2.2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22
5.2.3 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 22
5.2.4 推进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规范信贷人员操作 23
5.2.5 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23
5.3 优化贷款结构 23
5.4 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专业化队伍 23
5.5 推进信贷立法工作和信用文化的建设 24
结语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由农信社改组而来的新兴群体在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上己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末,江苏农商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在全省银行业中所占比重为25.5%、95%。农村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但是由农信社改组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改革不彻底、管理基础薄弱、风险管理制度滞后、大量历史包袱遗留、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有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末,采取贷款五级分类的情况下全国农村信用社仍有5435亿元的不良资产,这些都对农商行的发展很不利。近几年,随着同行业竞争的加剧,农商行开始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但是农商行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综合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想要农商行稳定发展,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信贷风险。当前是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三农的发展,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2 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贷风险,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关系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这就促使商业银行必须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国内商业银行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在信贷风险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前进。但是因为探索时间短,外部环境并不理想,所以在信贷风险管理上不够成熟,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由农信社改组来的农商行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宏观意义上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微观意义上有利于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使银行持续稳定的运营。对于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这特殊群体,在经济全面开放以及自身内部改革的背景下,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具有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外学者开始结合各个学科研究信贷风险测量的方法,国外发达国家对于信贷风险的测量方法开始的很早,远远走在世界前列。Edward I. Altman(1968)分别研究了美国破产和非破产企业,采用22个财务比率筛选建立了5变量Z-Score模型,使用多变量的方法来测量信贷风险[1];Altman、Haldeman和Narayannan(1977)在原始的Z-Score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二代Z模型,由原来的5变量增加到了7变量,反映了财务报告标准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变化,修正了原始模型的统计测量技术,适用范围更广,测量更精准[2];Martin(1977)最早提出了Logit模型,他将58家财务困境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25个财务比率中选出8个指标建立了这一模型,来分析预测银行的破产和违约概率[3];美国旧金山市KMV公司(1993)在Black、Scholes和Merton(1974)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能够准确高效衡量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KMV模型;J.P. Morgan(1997)提出了CreditMetricsTM model(信用计量模型),用来量化信用风险,是迈向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重要一步[4];瑞士信贷银行(1997)在保险精算学的基础上提出了CreditRisk+ model(信用风险附加模型),该模型基于违约风险是否发生是完全随机的,假设违约概率服从泊松分布,从而推导出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要求输入的数据较少,显著的提高了计算速度;麦肯锡咨询公司(1998)提出了Credit portfolio view model(信贷组合观点模型),该模型基于基本动力学原理对借款人信用情况进行分析[5];Reshmi Malhotra和D.K.Malhotra(2002)对信用程度不同的贷款企业通过神经模糊系统进行评判[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相比西方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末才起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企业市场化推进,信贷风险管理这一课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在国外信贷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秦江波、王宏起(2009)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评估模型,这一模型是建立在Elman神经网络原理的非线性和泛化能力的基础上的,通过其有效性的实证验证,用来更精确的预测实际的信贷风险[7];周梦星(2010)以锡州农商行为例,对比了农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指出了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8];史春光(2011)认为预防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找到可行的贷前农户信用风险的评级方法[9];梁江(2011)在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泗洪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10];刘艳华和骆永民(2011)选取了三家农村信用社为例,对信贷风险的防范效率用DEA模型分析法进行了计量和评价,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的总体效率较低,且信贷风险防范效率在农村信用社之间具有差异性[11];丁述军和关冬蕾(2011)研究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均衡博弈,利用博弈论对双方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状态下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几种对策来加强农信社的风险管理[12]。
1.2.3 文献评述
从上述信贷风险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信贷风险管理模型也趋于成熟,而我国无论是在实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外在环境、信贷风险评估方法上还是在信贷风险管理机构上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信贷管理体系。并且我国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中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上却显得薄弱和片面,大部分还只是指出农商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不能全面考虑地区差异性,缺少对某一地区的农商行的个别研究。农商行外部恶劣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的诸多问题都显示着其信贷风险管理的道路困难重重。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三种研究方法,第一:规范分析法。本文总结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的文献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实际案例存在问题的对策。第二: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无锡农商行为实际案例,分析了无锡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无锡农商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第三:比较分析法。本文将农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将无锡农商行和农商行总体水平进行对比,从而吸收其他银行在信贷管理上的长处,来促进无锡农商行的发展。
2. 信贷风险概述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确定的但可预测的。银行从出现时就伴随着风险,而信贷风险则是银行最主要最传统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资金信贷融通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影响,借款人到期却不能还款,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任何银行都会被这种风险困扰,这种风险甚至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如何管理信贷风险至关重要。
2.2 信贷风险分类
信贷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对信贷质量做出评价,并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悉数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分类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
1998年之前,我国商业银行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信贷风险分为四种: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后三种为不良贷款,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表2-1 贷款五级分类表
贷款分类 定义 特征 贷款损失概率
正常类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正常还本付息,银行有把握借款人能够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借款人的财务指标正常,显示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且贷款尚未到期。 0%
关注类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借款人的偿还能力。 1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2借款人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出现较大下降; 3贷款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或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4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5贷款本息逾期不超过90天。 5%以下
次级类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产或对外融资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偿还。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且难以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银行足额收回贷款本息; 3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金融机构债务; 4贷款本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 30%-5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