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20191209192149]
摘要
提高绩效管理是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引入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改革绩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存在差异,在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目的、原则及方法出发,介绍了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论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国外和国内现状;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 I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对策
目 录
Abstract II
目 录 IV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 研究现状分析 2
1.4 研究内容 3
1.5 研究方法 3
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4
2.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 4
2.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4
2.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原则 4
2.4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5
3.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
3.1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 7
3.2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8
3.2.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8
3.2.2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 9
3.2.3考评体系不够清晰 9
3.2.4绩效管理缺乏支持与沟通 10
4. 农商行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2
4.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 12
4.2设置合理的绩效指标 12
4.3建立完备的考核体系 13
4.4提高绩效沟通质量 14
5.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由于前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严重受挫,各种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世界经济环境显得复杂而多变。尽管在各种大规模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国际经济环境大动荡的局势有所缓解,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根据国情特点采取了相对应的手段和措施。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政策重点放在了积极促进全国居民消费增长,就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提供支持,加大投入。在货币政策上,国家实施中小企业税费优惠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国货币贸易的市场流动性相对变得宽松。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多数时间振荡下行,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2014年2月底更是达到目前历史最低。这些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性,国家对其的政策相对适度宽松,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所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小,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速,新兴城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在绩效管理方面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银行职工的积极性,尽快构建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绩效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绩效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绩效管理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实现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有效保障。加强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及其相应对策方案的提出,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经营和业绩等方面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为解决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问题提供思路。
1.3 研究现状分析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对商业银行所做的研究也较为的完善。在20世纪中期以前,由于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对绩效管理问题还没有很深入的研究,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特别是随着新世纪经济、贸易、货币流动全球化的发展,银行业服务和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不得不在银行绩效管理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促进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绩效管理的研究[2]。
戴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将杜邦分析法引入到商业银行中,但此法缺乏对安全性及流动性的考虑;法瑞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1992年由David Norton和Robert Kapla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该方法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加大对绩效质量的测算,从而全面综合的分析评价企业管理工作。Alain Sarzotti采用定量分析法,从大量数据中应证管理的必要性;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后,RuthGoodwinGreen选取了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综合的分析。2004年多位学者整合了几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及其特征建立了风险防御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外的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研究也越发的成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才逐步被纳入银行的管理体系之中,金融业的发展使得绩效管理研究也在逐步推进。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金融资本不断的渗入中国金融市场,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对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2004年,李志彤等人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追求规模最大化阶段、追求利润最大化阶段和追求价值最大化阶段;2006年张云提出了加大非财务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运用平衡计分卡;2007年刘云权指出了目前我国的绩效管理仍以财务指标为主的问题;2008年马君等人在财务绩效管理和非财务绩效管理上提出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并提出找到两者之间平衡点的依据[3]。
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第一,国外对于银行绩效考核的研究较早,主要侧重于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探究,研究方法涉及了平衡计分卡的运用,指标体系涉及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运用,绩效考核过程关注了战略目标与管理层行为之间的联系。
第二,国内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历经金融改革的路程里依然存在,并屡教难改,各位专家针对问题也提出了各种理论上的办法。但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的实践应用中来,本文的研究旨在对绩效管理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西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经验,提出合适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措施。
1.4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目的、原则及方法出发,介绍了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论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国外和国内现状;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以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提出针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5 研究方法
1.5.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理论分析,收集绩效考核方面的文献和相关书籍来对绩效管理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1.5.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作一个调查了解,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分类取舍,取得南京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不足方面的资料,对现有的问题和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其不足和可取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2章 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针对银行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的激励机制,统筹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对于潜在的风险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从而促进改善银行的经营,达到最佳综合效益;同时还可以在整个银行业中有个比较,发现不足,学习长处,增加银行间的交流和业务流动,提升整体效益。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对于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者而言,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做到信息对称、公开和透明,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判断,提升公信度,树立良好形象,创造公平环境,达到多赢效果。
2.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绩效信息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分析,能够有效的促进部门与员工之间高效地完成银行目标[4]。无论是银行还是任何企业都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只有这两者之间在目标的实现上达到共识才能提高银行的总体绩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体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所达到的目标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使银行的绩效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在这个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员工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工作素质也越来越高。绩效管理目标是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首要任务,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银行目标和员工目标,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目标等;银行目标,部门目标以及员工目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要相互协调促进银行的整体发展;绩效管理体系能够为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运作流程。
2.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原则
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的原则,要站在银行战略的视角看问题,把握全局观[5]。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绩效管理要有一系列主题明确,规范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使工作质量要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是在执行环节要注重沟通,员工对评估体系有意见时有可以向上层管理者沟通的渠道,共同参与,达成共识。
三是“做”比“说”重要,绩效考评要根据员工的业务完成度进行实际评估,以事实为依据。
2.4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模型、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
杜邦分析法[6]是一种传统的财务绩效管理工具,能够有效的将股东信息和盈利水平等财务指标系统性的整合分析,有层次地反映出财务指标的问题。但杜邦分析法过分关注财务指标,用过去的业绩来预测前景,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适应。
经济增加值(EVA)[7] 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所推广出的一种新指标。目前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成为公司绩效管理指标的时间并不长,目前EVA在全球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EVA是指税后净营业额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后的经营利润。EVA的正负值的大小表示企业经营状况的理想与不理想程度。EVA法能够克服传统绩效指标方法的不足,从长远目标考虑,真实的反映商业银行的业绩,根据信息做出的决策能够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有效弥补会计误差,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评价目标。诚然,EVA已成为商业银行内最有效的衡量标准。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8]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几种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合各个部门的情况将上级指标逐一分解,上级与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工作快速准确的展开,以实现目标。KPI的不足之处是过度的依赖于指标,在考核方面缺乏弹性,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缺乏完整有效的指标框架体系。
平衡计分法[9]是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教授共同研究出来的,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和全球化下的强烈竞争的需求。平衡计分卡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强、完整性好的绩效管理指标框架。平衡计分法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法主要由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及学习与成长维度构成。平衡计分卡作为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这使各层面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商业银行之中银行为了实现指定的财务目标,就要深入到客户,从客户的视角,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以获得客户的需求资讯或者赢得其满意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着手于内部流程,使之更为高效便捷,使服务更为客户所接受。而员工的素质的提高是内部流程效率的重要保障。平衡计分卡使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企业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之间达到了更好的平衡效果。
3.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
摘要
提高绩效管理是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引入国外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改革绩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存在差异,在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目的、原则及方法出发,介绍了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论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国外和国内现状;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 I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对策
目 录
Abstract II
目 录 IV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 研究现状分析 2
1.4 研究内容 3
1.5 研究方法 3
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4
2.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 4
2.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4
2.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原则 4
2.4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5
3.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
3.1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 7
3.2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8
3.2.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8
3.2.2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 9
3.2.3考评体系不够清晰 9
3.2.4绩效管理缺乏支持与沟通 10
4. 农商行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2
4.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 12
4.2设置合理的绩效指标 12
4.3建立完备的考核体系 13
4.4提高绩效沟通质量 14
5.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由于前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严重受挫,各种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世界经济环境显得复杂而多变。尽管在各种大规模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国际经济环境大动荡的局势有所缓解,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根据国情特点采取了相对应的手段和措施。在经济政策方面,国家政策重点放在了积极促进全国居民消费增长,就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提供支持,加大投入。在货币政策上,国家实施中小企业税费优惠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国货币贸易的市场流动性相对变得宽松。受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多数时间振荡下行,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2014年2月底更是达到目前历史最低。这些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性,国家对其的政策相对适度宽松,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所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小,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速,新兴城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在绩效管理方面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银行职工的积极性,尽快构建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绩效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绩效管理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
绩效管理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实现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有效保障。加强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及其相应对策方案的提出,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经营和业绩等方面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为解决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问题提供思路。
1.3 研究现状分析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对商业银行所做的研究也较为的完善。在20世纪中期以前,由于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对绩效管理问题还没有很深入的研究,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特别是随着新世纪经济、贸易、货币流动全球化的发展,银行业服务和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不得不在银行绩效管理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促进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绩效管理的研究[2]。
戴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将杜邦分析法引入到商业银行中,但此法缺乏对安全性及流动性的考虑;法瑞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1992年由David Norton和Robert Kapla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该方法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导,加大对绩效质量的测算,从而全面综合的分析评价企业管理工作。Alain Sarzotti采用定量分析法,从大量数据中应证管理的必要性;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后,RuthGoodwinGreen选取了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综合的分析。2004年多位学者整合了几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及其特征建立了风险防御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外的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研究也越发的成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才逐步被纳入银行的管理体系之中,金融业的发展使得绩效管理研究也在逐步推进。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金融资本不断的渗入中国金融市场,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对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研究更是迫在眉睫。2004年,李志彤等人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追求规模最大化阶段、追求利润最大化阶段和追求价值最大化阶段;2006年张云提出了加大非财务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在绩效管理工作中运用平衡计分卡;2007年刘云权指出了目前我国的绩效管理仍以财务指标为主的问题;2008年马君等人在财务绩效管理和非财务绩效管理上提出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并提出找到两者之间平衡点的依据[3]。
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
第一,国外对于银行绩效考核的研究较早,主要侧重于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探究,研究方法涉及了平衡计分卡的运用,指标体系涉及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运用,绩效考核过程关注了战略目标与管理层行为之间的联系。
第二,国内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历经金融改革的路程里依然存在,并屡教难改,各位专家针对问题也提出了各种理论上的办法。但我认为问题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的实践应用中来,本文的研究旨在对绩效管理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西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经验,提出合适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措施。
1.4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目的、原则及方法出发,介绍了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例,论述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国外和国内现状;阐述了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以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提出针对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5 研究方法
1.5.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理论分析,收集绩效考核方面的文献和相关书籍来对绩效管理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1.5.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作一个调查了解,对已有的案例进行分类取舍,取得南京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不足方面的资料,对现有的问题和绩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其不足和可取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2章 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作用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能够针对银行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提出合理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的激励机制,统筹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对于潜在的风险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从而促进改善银行的经营,达到最佳综合效益;同时还可以在整个银行业中有个比较,发现不足,学习长处,增加银行间的交流和业务流动,提升整体效益。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对于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者而言,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做到信息对称、公开和透明,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判断,提升公信度,树立良好形象,创造公平环境,达到多赢效果。
2.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绩效信息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分析,能够有效的促进部门与员工之间高效地完成银行目标[4]。无论是银行还是任何企业都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只有这两者之间在目标的实现上达到共识才能提高银行的总体绩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体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所达到的目标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使银行的绩效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在这个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员工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工作素质也越来越高。绩效管理目标是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首要任务,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银行目标和员工目标,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目标等;银行目标,部门目标以及员工目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要相互协调促进银行的整体发展;绩效管理体系能够为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运作流程。
2.3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原则
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的原则,要站在银行战略的视角看问题,把握全局观[5]。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绩效管理要有一系列主题明确,规范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使工作质量要得到可靠的保证。
二是在执行环节要注重沟通,员工对评估体系有意见时有可以向上层管理者沟通的渠道,共同参与,达成共识。
三是“做”比“说”重要,绩效考评要根据员工的业务完成度进行实际评估,以事实为依据。
2.4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模型、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
杜邦分析法[6]是一种传统的财务绩效管理工具,能够有效的将股东信息和盈利水平等财务指标系统性的整合分析,有层次地反映出财务指标的问题。但杜邦分析法过分关注财务指标,用过去的业绩来预测前景,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适应。
经济增加值(EVA)[7] 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所推广出的一种新指标。目前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成为公司绩效管理指标的时间并不长,目前EVA在全球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EVA是指税后净营业额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后的经营利润。EVA的正负值的大小表示企业经营状况的理想与不理想程度。EVA法能够克服传统绩效指标方法的不足,从长远目标考虑,真实的反映商业银行的业绩,根据信息做出的决策能够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有效弥补会计误差,更好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评价目标。诚然,EVA已成为商业银行内最有效的衡量标准。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8]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几种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合各个部门的情况将上级指标逐一分解,上级与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工作快速准确的展开,以实现目标。KPI的不足之处是过度的依赖于指标,在考核方面缺乏弹性,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缺乏完整有效的指标框架体系。
平衡计分法[9]是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教授共同研究出来的,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和全球化下的强烈竞争的需求。平衡计分卡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强、完整性好的绩效管理指标框架。平衡计分法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法主要由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及学习与成长维度构成。平衡计分卡作为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这使各层面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商业银行之中银行为了实现指定的财务目标,就要深入到客户,从客户的视角,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以获得客户的需求资讯或者赢得其满意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着手于内部流程,使之更为高效便捷,使服务更为客户所接受。而员工的素质的提高是内部流程效率的重要保障。平衡计分卡使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企业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之间达到了更好的平衡效果。
3.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南京农商行绩效管理现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