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电器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加强企业的营运能力是参与竞争的核心以及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了海信电器有限公司的运营能力,发现了公司的运营能力上存在着“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企业的存货过量和销售量下降;企业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企业购入的生产要素成本高;企业催收账款的效率低;企业过于推陈出新而忽略旧产品销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信用体系宽松”。对此提出了增强成本管理;强化应收账款;强化存货管理控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信用体系”等策略,保障公司健康营运。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4
2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现状 6
2.1 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简介 6
2.2 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相关指标分析 6
2.2.1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6
2.2.2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7
2.2.3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0
3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存在的问题 12
3.1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12
3.2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12
3.3企业的存货过量和销售量下降 13
3.4企业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13
4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15
4.1企业购入的生产要素成本高 15
4.2企业催收账款的效率低 15
4.3企业过于推陈出新而忽略旧产品销售 16
4.4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信用体系宽松 16
5提升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途径 16
5.1增强成本管理,提升营运能力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强化应收账款,提升营运能力 17
5.2.1强化应收账款的掌控力度 17
5.2.2增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应对 17
5.3强化存货管理控制,提升营运能力 18
5.3.1增强存货管理的意识 18
5.3.2健全存货管理制度 18
5.4健全规章制度和信用体系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电器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的行业。本文以我国海信电器营运能力分析的背景出发,目的是根据海信公司的相关数据,将海信公司的运营能力分析作为研究对象,以过去35年的相关数据,近一步分析海信电器营运能力的现状,发现并总结海信电器有限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运营问题。使企业能及时准确的了解自身营运能力的现状,以求全面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电器行业投资者,使海信电器在猛烈的竞争环境中达到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
1.1.2研究意义
本文以加强营运能力的研究为目标,对海信电器的营运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家电企业而言,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诸多内容。企业的营运能力是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维持营运、赚取利润的能力,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微观表现。其研究的意义具有以下几点: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情况和电器企业的详情,经过对营运能力的研究剖析,企业的高层可以提高和改变其营运策略,使企业的营运管理更加规范,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营运情况,优化营运能力,加强营运效率,降低营运成本;再者企业还可以通过寻求先进的营运能力管理理念,树立更加适宜本身的营运能力管理形式,缩小与世界知名电器公司的差距对中国同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的对营运能力探索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个人流动资产的管理到整体运营能力的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金融期刊对这方面的讨论很少;到21世纪,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营运能力理论方面。但是,对于营运能力的研究、分析、创新却并未中止。
AliciaKritsonis(2015)认为可以通过衡量公司资产管理的效率来衡量公司的营运能力。低比率指标不仅表明营运能力水平较低,而且表明公司未有效使用资产,这将导致利润减少,资本支出减少,利息增加,资本金要求增加。。[1]
George& Harold (2016)发现人们认为,营运资金运用效率是资产净利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营运能力指数本身并不直接反映企业的利润率,也不反映企业当期的利润。但是,它可以反映企业单位为获利而支付的资产资源成本,即企业的经营效率。[2]
Anonymous(2017)在《Toimproveworking capital and help avoid business failure》文章指出,美国公司约65%的营运资金管理业绩正逐渐开始显现。例如,应收账款周转期增加了12%,现金周转率也增加到了行业的最高水平。结果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的总体情况与构成要素密切相关,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许多减少营运资本的因素,但没有具体说明问题。[3]
David M. Katz (2017)在《Working captialscored》文章第一次提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它逐渐成为渠道理论管理,将采购阶段和销售阶段联系起来。目的是协调各部门的营运能力管理,最终实现更好的合作策略。[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6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