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附件)【字数:13486】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途径选择,在当下研究企业融资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企业的融资结构能够影响企业的税收政策、财务状况和自身的治理结构,进而能够通过影响企业经营政策和治理行为来影响企业绩效。本文以融资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随机选取其中50只股票2014- 2016年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债务融资与其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与其绩效之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据此,本文提出通过企业立足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途径、国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金融机构强化自身职能这三点建议来优化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企业绩效
目录
0 引言 1
1 理论综述 2
1.1 融资及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2
1.1.1 融资方式 2
1.1.2 融资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3
1.2 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4
1.3 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5
1.3.1 内源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1.3.2 债权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1.3.3 股权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2 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6
2.1 模型构建 6
2.1.1 样本及指标选取 6
2.1.2 确定权重 7
2.1.3 建立数学模型 9
2.2 相关性与回归性分析 9
2.3 结果分析 13
3 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14
3.1 存在的问题 14
3.1.1 融资结构不合理 14
3.1.2 融资途径较为单一 15
3.2 优化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对策 15
3.2.1 企业立足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途径 15
3.2.2 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5
3.2.3 金融机构强化自身职能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引言
近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挑战,资金的短缺形成了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融资结构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情况、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政策,进而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行为,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重大,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风险应对行为。资本市场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企业绩效高低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融资结构则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1]。探讨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融资结构如何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是现有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足以满足企业们筹集资金的需求,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很多企业承担不了高昂的融资费用。截至2017年4月10日,我国股票市场已有3193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每天还不停地有着新股进入市场,上市债券则有14255只,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547505.55亿元,股市总市值在全球排名前三位。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设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多为制造业企业,其他行业上市企业相对较少,意味着其他行业想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可能性较小。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股票市场融资方式在上市企业中占比增加,传统的贷款融资方式有所下降,债券发行所占比例也相对降低。在A股市场中,虽然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条较为安全稳定的渠道,但是全国众多中小企业能够成功上市的还是少之又少。除了股票与贷款融资之外,发行债券、寻求基金投资等融资途径使用率则非常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来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这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着诸多种融资困境,提出改善措施是很有意义的。
1 理论综述
1.1 融资及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融资,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融合资金、货币融通。融资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行为,该行为是资金有缺口的企业从资金有盈余的投资者或者专门机构获得资金。企业的融资应当是在自己的生产运营状况、资金拥有的情况、对财务风险的承担能力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评估预测,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合适的理财行为。
1.1.1 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资金来源
从资金的来源来说,融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顾名思义,内源融资是企业从内部进行筹资,比如说企业使用自己的剩余的未分配利润和向职工集资。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相反,是企业从外部投资人和机构手中筹集资金,比如说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向银行贷款。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各有其利弊,总的来说,企业采用外源融资的方式比较多。内源融资可以筹集到的资金比较少,灵活性不强,但是对企业现有的所有权结构影响不大,而且几乎没有筹资成本。外源融资形式多样,高效灵活,比起内源融资来说可筹集到的资金更多,但是会产生较高的融资费用和利息支出,容易冲击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权。
(2)融资时限
从企业的融资时限来说,可以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两种。企业的长期融资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长期融资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对于企业发展所施加的压力较小,借款方可能取得的利润比较多。但是所要支付的融资费用较高,债务融资需要长期支付利息费用,股权融资则要每年支付大量的股利分红。短期融资相较于长期融资来说,融资费用较低,利息率相较于长期融资较低,但是由于企业可以使用该笔资金的时限短,因而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也大,短期融资可获得的利润要比长期融资少。
(3)融资渠道
目录
0 引言 1
1 理论综述 2
1.1 融资及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2
1.1.1 融资方式 2
1.1.2 融资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3
1.2 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4
1.3 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5
1.3.1 内源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1.3.2 债权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1.3.3 股权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
2 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6
2.1 模型构建 6
2.1.1 样本及指标选取 6
2.1.2 确定权重 7
2.1.3 建立数学模型 9
2.2 相关性与回归性分析 9
2.3 结果分析 13
3 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14
3.1 存在的问题 14
3.1.1 融资结构不合理 14
3.1.2 融资途径较为单一 15
3.2 优化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对策 15
3.2.1 企业立足实际选择合适的融资途径 15
3.2.2 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5
3.2.3 金融机构强化自身职能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引言
近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挑战,资金的短缺形成了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融资结构直接影响企业的税收情况、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政策,进而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行为,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重大,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风险应对行为。资本市场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企业绩效高低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融资结构则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1]。探讨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的选择是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融资结构如何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众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是现有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足以满足企业们筹集资金的需求,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很多企业承担不了高昂的融资费用。截至2017年4月10日,我国股票市场已有3193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每天还不停地有着新股进入市场,上市债券则有14255只,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547505.55亿元,股市总市值在全球排名前三位。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设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多为制造业企业,其他行业上市企业相对较少,意味着其他行业想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可能性较小。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股票市场融资方式在上市企业中占比增加,传统的贷款融资方式有所下降,债券发行所占比例也相对降低。在A股市场中,虽然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一条较为安全稳定的渠道,但是全国众多中小企业能够成功上市的还是少之又少。除了股票与贷款融资之外,发行债券、寻求基金投资等融资途径使用率则非常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来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这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着诸多种融资困境,提出改善措施是很有意义的。
1 理论综述
1.1 融资及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融资,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融合资金、货币融通。融资是为了企业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行为,该行为是资金有缺口的企业从资金有盈余的投资者或者专门机构获得资金。企业的融资应当是在自己的生产运营状况、资金拥有的情况、对财务风险的承担能力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评估预测,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合适的理财行为。
1.1.1 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资金来源
从资金的来源来说,融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顾名思义,内源融资是企业从内部进行筹资,比如说企业使用自己的剩余的未分配利润和向职工集资。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相反,是企业从外部投资人和机构手中筹集资金,比如说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向银行贷款。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各有其利弊,总的来说,企业采用外源融资的方式比较多。内源融资可以筹集到的资金比较少,灵活性不强,但是对企业现有的所有权结构影响不大,而且几乎没有筹资成本。外源融资形式多样,高效灵活,比起内源融资来说可筹集到的资金更多,但是会产生较高的融资费用和利息支出,容易冲击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影响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权。
(2)融资时限
从企业的融资时限来说,可以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两种。企业的长期融资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长期融资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对于企业发展所施加的压力较小,借款方可能取得的利润比较多。但是所要支付的融资费用较高,债务融资需要长期支付利息费用,股权融资则要每年支付大量的股利分红。短期融资相较于长期融资来说,融资费用较低,利息率相较于长期融资较低,但是由于企业可以使用该笔资金的时限短,因而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也大,短期融资可获得的利润要比长期融资少。
(3)融资渠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