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附件)
摘 要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股权结构是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对公司的业绩有重大影响,进而决定了公司今后的发展前景,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规模、组成、科技水平、管理人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发现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国有控股公司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等问题,得出陕西省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差的结论,并提出优化股权结构的相关建议。目 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
1.3.1主要内容 1
1.3.2研究方法 2
1.4文献综述 2
2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2.1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4
2.1.1国有股 4
2.1.2个人股 4
2.1.3法人股 5
2.2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规模 5
2.3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份组成 6
2.4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 6
3 股权结构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3.1股权属性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8
3.2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8
3.2.1股权高度集中的影响 9
3.2.2股权高度分散的影响 9
3.2.3股权适度集中的影响 10
4 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4.1 重视机构投资者 11
4.2 股权置换 11
4.3 国有股回购 11
4.4 资产重组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省内现有的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比较差。在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权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省内现有的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比较差。在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也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以决定公司的利润收入。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股东以国有控股公司居多,陕西省也避免不了这样的情况,所以,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析,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使得陕西省的经济平稳发展。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加深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经营及盈利情况的了解,分别分析了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陕西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以及陕西省上市公司对陕西经济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公司发展潜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进而提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2 研究意义
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提高公司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在一步步完善,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发展迅速,但是它们的经营业绩比较差。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得发生大股东的利益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现象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所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对于单个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促进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安排活动的主要依据。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了解其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从而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股权结构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第四部分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1.3.2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通过收集一些文献研究,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并查看他们的分析方法的看法。 文献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有:(1)找到分析的相关档案;(2)对个人收藏的日记、笔记、传记进行分析;(3) 收集的数据出版的书籍和其他出版物进行了分析。
规范分析法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本文还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从理论方面对股权结构做出解释,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了解,可以从中找出股权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政策。
1.4 文献综述
Demsetz和Lehn(1985)对美国511家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代表公司经营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不相关[1]。
Pedersen和Thomsen(1999)研究了欧洲12国435家公司后发现: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2]。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关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少的国内学者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成长,但仍有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怀疑。
许小年和王燕(1997)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司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属于混合所有制,而他们的研究实证表明,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份所有制的集中程度及其结构有很大的影响[3]。
于东智(2001)以1999年12月31日为止上市的923家A股上市公司为主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制、国有股、法人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他发现在存在变量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制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尽管其对业绩表现出了正面效应。他指出,我国目前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的业绩的改善,但是其结果是公司的弱相关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大股东的个数有限[4]。
马海涛,徐玉楠(2009)认为目前我国股权的的高度集中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低下、公司绩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只有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现股权的全流通,才有可能真正分散股权结构,并且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
1.2研究意义 1
1.3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
1.3.1主要内容 1
1.3.2研究方法 2
1.4文献综述 2
2 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2.1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4
2.1.1国有股 4
2.1.2个人股 4
2.1.3法人股 5
2.2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规模 5
2.3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份组成 6
2.4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 6
3 股权结构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3.1股权属性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8
3.2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 8
3.2.1股权高度集中的影响 9
3.2.2股权高度分散的影响 9
3.2.3股权适度集中的影响 10
4 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4.1 重视机构投资者 11
4.2 股权置换 11
4.3 国有股回购 11
4.4 资产重组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省内现有的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比较差。在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权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在不断的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省内现有的上市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比较差。在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也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以决定公司的利润收入。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股东以国有控股公司居多,陕西省也避免不了这样的情况,所以,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分析,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股权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使得陕西省的经济平稳发展。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加深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经营及盈利情况的了解,分别分析了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陕西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以及陕西省上市公司对陕西经济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公司发展潜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进而提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2 研究意义
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提高公司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在一步步完善,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陕西省的上市公司也发展迅速,但是它们的经营业绩比较差。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得发生大股东的利益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种现象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所以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对于单个上市公司来说,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促进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安排活动的主要依据。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了解其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从而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股权结构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第四部分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1.3.2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通过收集一些文献研究,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并查看他们的分析方法的看法。 文献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有:(1)找到分析的相关档案;(2)对个人收藏的日记、笔记、传记进行分析;(3) 收集的数据出版的书籍和其他出版物进行了分析。
规范分析法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本文还采用了理论分析的方法,从理论方面对股权结构做出解释,通过对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了解,可以从中找出股权结构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政策。
1.4 文献综述
Demsetz和Lehn(1985)对美国511家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代表公司经营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不相关[1]。
Pedersen和Thomsen(1999)研究了欧洲12国435家公司后发现: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2]。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关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少的国内学者认为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成长,但仍有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怀疑。
许小年和王燕(1997)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司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属于混合所有制,而他们的研究实证表明,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股份所有制的集中程度及其结构有很大的影响[3]。
于东智(2001)以1999年12月31日为止上市的923家A股上市公司为主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制、国有股、法人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他发现在存在变量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制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尽管其对业绩表现出了正面效应。他指出,我国目前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的业绩的改善,但是其结果是公司的弱相关的性能主要是由于大股东的个数有限[4]。
马海涛,徐玉楠(2009)认为目前我国股权的的高度集中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低下、公司绩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只有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现股权的全流通,才有可能真正分散股权结构,并且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