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2.1 内源融资现状 1
2.2 外源融资现状 2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4
3.1 政府因素 4
3.2 金融机构因素 5
3.3 企业自身因素 6
4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7
4.1 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 8
4.2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影响 8
4.3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 10
5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11
5.1 规范经营,提高信用等级 12
5.2 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12
5.3 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 12
5.4 加强防范和管理利率风险 13
5.5 增加创新性融资工具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企业的数目占据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奉献已超过了60%而且所占的比率最大,还为我国创造了过半的税收,在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比重非常之高并且已经成为了就业的重要载体。这些信息可以充分表明,中小企业已然变为国民与社会经济的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这一关键时期,中小企业作为改革的排头兵更加应该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小企业长久以来一直被融资渠道狭窄单一、融资的环境差、金融机构歧视等等问题所困扰着,而且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领域在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于完善,利率市场化慢慢走向成熟并且已成为形式发展的必备条件。利率市场化的本质即在一定的程度上放松利率,以中央利率为基本,根据市场来规定,进而发挥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银行机构和资本市场均会受到其带来的影响,中小企业也不会例外。中小企业若是能准确把握与应对这一新趋势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各种优势,有效的避开或解决所应对的劣势,或将能开辟出新渠道,实现全面转型并升级,但至于是否能改善中小企业目前资金融通艰难的现况值得我们去深究。
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如果按照不一样的标准划分,那么融资方法也会不尽相同。例如从资金获取的渠道来划分,融资的方法可以分成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性融资包含了企业在初创时期的原始投资、自身的留存收益和公司的折旧,资金都是来源于企业自身,而外源性融资是指资金来自于企业之外的经济主体。
2.1 内源融资现状
内源性融资的成本不高、抵抗风险能力强,而且比较便捷,因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过程中至关重要并且会首要考虑的办法,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进行资金融通的渠道,据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选择内部融资的比重占所有融资的45%,欧洲各国的这一数据是50%,而我国所占的比重高达90%且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之后,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时候,由于其自身的积累能力普遍较低,积存的留存收益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在不断扩大时对资金的需求,因此这种方法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
2.2 外源融资现状
外源性融资若根据是否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可以分成直接性和间接性融资。直接性融资是指金融机构不参与,供方和需方直接接触融资。间接性融资是指单位将当前不需要用的资金 通过一定的方式交由金融机 构,然后再由金融机构以特定的方法把资金 交由融资方,进而完成资金的融通
图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2.2 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的占比
资料来源:wind资讯。
由图2.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占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在总体上看处于持续上浮的走势,因为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的比例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但其占比从2009年开始在五年时间内便从10%上升到了35%。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股票、债券市场的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场内场外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这些信息都能够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已经在产生变动,正由间接性融资逐渐转向直接性融资。图2.2是图2.1的细分,可以详细看出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债券、股票所占的比例和整体的发展趋势。
2.2.1 直接融资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股票融资
股票融资的风险比较小,具备永久性,不可逆性,收益性等特点。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中小板、创业板和三板市场这三种市场来发行股票。企业运用股票融资可以促使其转换原来的经营机制,并且有利于资产的重组。由图2.2可以看出,从2000年直至2015年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总额占其融资总量的比例一直不高且大多在2%以上至5%以下徘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所设定的进入条件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高不可攀。除此之外,发行股票要承担信息披露、财务审计、承销费用等一系列的成本,而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巨大的融资成本。因此股票融资对于普通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效率是不够理想的。
(2)债券融资
由图2.2可以看出,在2005年之前,债券融资的使用频率相比于其他融资方法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从2005年突破5%之后其占比不断攀升并且远远超越了股票融资的规模。债券融资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是因为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资金的融通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在融资方面的风险。但是债券的持有者并不介入企业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持有者有权力定期收回约定好的本金和利息。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寻求实力强大的机构或是单位为其进行担保,还要承担较高的发行成本。所以债券市场易被大型的上市企业垄断,留给中小企业的机会相对来说较少。
(3)民间借贷
由表2.1可以得出规模越小的企业对于民间借贷的需求就越大,因此可以看出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渠道对于满足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方面的需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在企业创业的初始时期和发展的初始时期。当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并且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时,中小企业往往会采取民间借贷的方法来进行融资。相对于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民间借贷的手续比较简单快捷,交易成本也不高,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的地区民间借贷普遍存在并且非常的受欢迎。但是我国的法律对于民间资金的借贷并不支持。在现行的相关条例中有明确地提出民间借贷的利率能够适度的比银行高,但是不允许超出同一时期央行的指导性利率的四倍。如果超出,则超出的部分将不受到法律保护。
14 柳彦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及对策[J]. 商业现代化,2015(23):216~21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4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