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缺陷解决方法研究
目 录
1 引言 5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5
2.1 高校基建项目方面 5
2.2 高校科研项目方面 5
2.3 高校基本收支方面 6
2.4 高校资产方面 6
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6
3.1 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7
3.2 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8
3.3 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8
3.4 收入支出缺乏控制 9
3.5 财务管理缺乏重视 10
4 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建议 10
4.1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10
4.2 合理调整组织结构 11
4.3 精细化预算管理 12
4.4 规范会计审核 12
4.5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最近几年大学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存在高发态势,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此类问题涉及全国各类高校,上至211工程重点院校,下至普通本专科院校,高校腐败问题频发,令人深感意外并引发深思?为何秉持先进教育理念、拥有完善知识体系、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使命的神圣殿堂,竟也会滋生腐败的蛀虫?同时我们还发现,腐败问题牵涉面非常之广,不仅渗透到了招生、学校建设、采购、科研经费,而且还渗透到学校各项核心领域,所谓是有空子就钻,见缝就插针。其中涉案人员上到高层领导,下到普通教师队伍及学生会成员,实际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在这些问题中除了看到个人信念不坚定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度不完善并且存在严重缺陷。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高校基建项目方面
(一)从财务制度方面来看,2015年之前由于基建财务业务类型比较单一,因此一般高校的财务部门仅仅安排较少的人员负责基建财务,高校基建财务的账务是都是自成一派,不与学校其他账务在同一个系统中并存,“不在同一个屋檐下”无法对基建财务进行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给部分心怀不轨的高校管理人员通过这样的漏洞,钻空子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因此为了方便对基建财务的监督监管,在2015年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其不是像以前那样采用独立账套,而是要求高校基建财务与学校财务并账,在一个系统内操作,便可以使整个财务部的人员都可以查询到基建财务的日常业务,这样就能对基建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从业务角度讲,基建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中的各种专业术语和其中的业务不够精通,只是熟练各种财务科目和报表,以至于在业务处理及原始凭据的审核时做不到严格把关,使重要的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
(三)从预算方面讲,往往在基建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些涉及财务的环节,从论证筹备到规划设计;从项目评审到工程招标建设;再到最后的竣工决算验收,均由基建人员及外部的合作单位的人员经手,而财务人员对于基建项目的参与度较低,不能全面了解项目的内容和进展,监管不到位,出现严重数据偏差,以至于超预算情况严重。
2.2 高校科研项目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
纵向项目:由各级政府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因本身这类项目从项目申报立项到项目结题,整个流程都有一些相对完善和严格的要求,在各个高校普遍管理比较严格,内部控制也比较好。
横向项目: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项目。其与纵向项目恰恰相反,因本身委托方就对项目的内部控制无严格的要求,基本支出的内部控制项目过于宽松,项目验收方面的把控无法统一,可能过严或过松,这也正是造成众多挪用科研经费案件的一再发生。如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案便可说明一二。
2.3 高校基本收支方面
最近这几年,国家积极提倡有能力的单位实行自营创收,国家财政改革已经不断的完善,减轻财政的根本是创收多样化。所以我国很多高校已把学费和财政拨款纳入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还拓宽了多种渠道,例如:办理经营产业、对外部企业进行技术及资金投资等。面对收入持续增加、收入来源多样性的情况,学校财务管理应该要相应的提升,这时候就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否则即会出现监督管理不严密,导致学校面对财务风险,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并带来损失。而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开始高校基本收支方面腐败案件占据全国基本收支腐败案件的比例已经由3%上升至2015年的11%5。由此看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亟待完善。
现在高校的财务制度都是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严格实行两条线。国家对于高校建设的改革要求中有强调,要求高校调动下属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学院二级管理的模式开始慢慢进入到现在的学校管理当中,而学校也赋予二级学院可较多的权限,比如说财务的独立权限。但是现在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还不成熟,暂时属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制度需要健全,这样就不可避免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级学院收入监管不严,会出现费用混乱、票据杂乱无章、私自收费、私自使用、搭建自己的小账户等现象。并且在费用支出时,会出现资金使用面无故增大,挪用他款、虚构报账信息等问题,这些不规范的问题相当于给高校财务埋下不定时炸弹。
2.4 高校资产方面
现阶段我国80%以上的高校在关于学习资产管理上的机构设置、对资产使用权的及时控制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首先从机构设置不合理开始分析,现在高校对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设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并在一起,一种是把两个部门分开独立设置。其实怎么设置这两个部门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看这两个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系统数据是否相同。如果单位里面的两个部门使用的管理管件不同,那么有可能导致它们的数据信息比较混乱,无法一一对应。从而就会导致资产使用权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控制。因为现阶段高等学校的员工较多,资产设备肯定非常多,如果数据信息混乱,那么在对现有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就会设置了非常大的障碍,无法对资产的使用权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学校的资产会被心怀不轨之人挪作他用,或者把公有资产变为私有。学校的设备基本都是同一型号、课桌椅等公共用品基本都是同批大量进行采购,在资产采购时,如果没有登记好相关的资产信息,固定资产卡片对应的资产设备唯一性肯定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可导致资产设备张冠李戴。再者说,内部审批是一道非常关键的关卡,如果把关不严,未按照预算大批量采购、跟风采购与其他高校互相攀比,那么采购的设备及公共用品可能无法与现阶段高校的实际使用情况相匹配,那么所采购的物资无法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成本的浪费。最后,资产处置任性。所有的资产采购回来之后,基本上没有按照严格的设备资产信息进行编号记录,如果某种设备损坏或者丢失,大部分情况只是做个简单的记录,并未对其损坏或者丢失追究其原因,没有任何人对此类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就会造成资产非常大的浪费。
预算控制环节薄弱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在预算管理上忽视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报表片面依照上级财政部门审批的预算目标编制,并未对成本核算进行细致划分,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的支出成本没有原始基础资料,甚至在支出预算编制时没有切合实际的、可行的费用标准支持。
1 引言 5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5
2.1 高校基建项目方面 5
2.2 高校科研项目方面 5
2.3 高校基本收支方面 6
2.4 高校资产方面 6
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6
3.1 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7
3.2 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8
3.3 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8
3.4 收入支出缺乏控制 9
3.5 财务管理缺乏重视 10
4 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建议 10
4.1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 10
4.2 合理调整组织结构 11
4.3 精细化预算管理 12
4.4 规范会计审核 12
4.5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最近几年大学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存在高发态势,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此类问题涉及全国各类高校,上至211工程重点院校,下至普通本专科院校,高校腐败问题频发,令人深感意外并引发深思?为何秉持先进教育理念、拥有完善知识体系、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使命的神圣殿堂,竟也会滋生腐败的蛀虫?同时我们还发现,腐败问题牵涉面非常之广,不仅渗透到了招生、学校建设、采购、科研经费,而且还渗透到学校各项核心领域,所谓是有空子就钻,见缝就插针。其中涉案人员上到高层领导,下到普通教师队伍及学生会成员,实际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在这些问题中除了看到个人信念不坚定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度不完善并且存在严重缺陷。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高校基建项目方面
(一)从财务制度方面来看,2015年之前由于基建财务业务类型比较单一,因此一般高校的财务部门仅仅安排较少的人员负责基建财务,高校基建财务的账务是都是自成一派,不与学校其他账务在同一个系统中并存,“不在同一个屋檐下”无法对基建财务进行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给部分心怀不轨的高校管理人员通过这样的漏洞,钻空子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因此为了方便对基建财务的监督监管,在2015年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其不是像以前那样采用独立账套,而是要求高校基建财务与学校财务并账,在一个系统内操作,便可以使整个财务部的人员都可以查询到基建财务的日常业务,这样就能对基建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从业务角度讲,基建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中的各种专业术语和其中的业务不够精通,只是熟练各种财务科目和报表,以至于在业务处理及原始凭据的审核时做不到严格把关,使重要的环节也只是流于形式,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
(三)从预算方面讲,往往在基建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一些涉及财务的环节,从论证筹备到规划设计;从项目评审到工程招标建设;再到最后的竣工决算验收,均由基建人员及外部的合作单位的人员经手,而财务人员对于基建项目的参与度较低,不能全面了解项目的内容和进展,监管不到位,出现严重数据偏差,以至于超预算情况严重。
2.2 高校科研项目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
纵向项目:由各级政府部门资助的科研项目,因本身这类项目从项目申报立项到项目结题,整个流程都有一些相对完善和严格的要求,在各个高校普遍管理比较严格,内部控制也比较好。
横向项目:即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项目。其与纵向项目恰恰相反,因本身委托方就对项目的内部控制无严格的要求,基本支出的内部控制项目过于宽松,项目验收方面的把控无法统一,可能过严或过松,这也正是造成众多挪用科研经费案件的一再发生。如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案便可说明一二。
2.3 高校基本收支方面
最近这几年,国家积极提倡有能力的单位实行自营创收,国家财政改革已经不断的完善,减轻财政的根本是创收多样化。所以我国很多高校已把学费和财政拨款纳入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还拓宽了多种渠道,例如:办理经营产业、对外部企业进行技术及资金投资等。面对收入持续增加、收入来源多样性的情况,学校财务管理应该要相应的提升,这时候就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否则即会出现监督管理不严密,导致学校面对财务风险,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并带来损失。而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开始高校基本收支方面腐败案件占据全国基本收支腐败案件的比例已经由3%上升至2015年的11%5。由此看来,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亟待完善。
现在高校的财务制度都是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严格实行两条线。国家对于高校建设的改革要求中有强调,要求高校调动下属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学院二级管理的模式开始慢慢进入到现在的学校管理当中,而学校也赋予二级学院可较多的权限,比如说财务的独立权限。但是现在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还不成熟,暂时属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制度需要健全,这样就不可避免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级学院收入监管不严,会出现费用混乱、票据杂乱无章、私自收费、私自使用、搭建自己的小账户等现象。并且在费用支出时,会出现资金使用面无故增大,挪用他款、虚构报账信息等问题,这些不规范的问题相当于给高校财务埋下不定时炸弹。
2.4 高校资产方面
现阶段我国80%以上的高校在关于学习资产管理上的机构设置、对资产使用权的及时控制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首先从机构设置不合理开始分析,现在高校对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设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并在一起,一种是把两个部门分开独立设置。其实怎么设置这两个部门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看这两个部门使用的管理软件系统数据是否相同。如果单位里面的两个部门使用的管理管件不同,那么有可能导致它们的数据信息比较混乱,无法一一对应。从而就会导致资产使用权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控制。因为现阶段高等学校的员工较多,资产设备肯定非常多,如果数据信息混乱,那么在对现有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就会设置了非常大的障碍,无法对资产的使用权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学校的资产会被心怀不轨之人挪作他用,或者把公有资产变为私有。学校的设备基本都是同一型号、课桌椅等公共用品基本都是同批大量进行采购,在资产采购时,如果没有登记好相关的资产信息,固定资产卡片对应的资产设备唯一性肯定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可导致资产设备张冠李戴。再者说,内部审批是一道非常关键的关卡,如果把关不严,未按照预算大批量采购、跟风采购与其他高校互相攀比,那么采购的设备及公共用品可能无法与现阶段高校的实际使用情况相匹配,那么所采购的物资无法有效利用,导致资源成本的浪费。最后,资产处置任性。所有的资产采购回来之后,基本上没有按照严格的设备资产信息进行编号记录,如果某种设备损坏或者丢失,大部分情况只是做个简单的记录,并未对其损坏或者丢失追究其原因,没有任何人对此类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就会造成资产非常大的浪费。
预算控制环节薄弱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在预算管理上忽视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报表片面依照上级财政部门审批的预算目标编制,并未对成本核算进行细致划分,各类教学、科研活动的支出成本没有原始基础资料,甚至在支出预算编制时没有切合实际的、可行的费用标准支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555.html